泰山:我生命中的巍峨坐标
张庆明
泰山,于我而言,绝非仅是一座山,而是扎根于灵魂深处的巍峨坐标,是我生命故事中浓墨重彩的底色,是岁月沉淀下愈发醇厚的情感寄托。
生于泰安,自幼便与泰山朝夕相伴。儿时,常随父母在山脚下漫步,仰望那直入云霄的山峰,心中满是好奇与敬畏。山间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溪流、苍翠的树木,还有那若隐若现的古寺钟声,都让我流连忘返。那时的泰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给予我无尽的温暖与安全感。
随着年岁渐长,我开始有机会更深入地接触泰山。工作后,虽未直接参与泰山的开发与保护,但作为省政协常委、市政协副主席等领导岗位上的一员,我曾多次为泰山的开发和保护鼓与呼。在各种会议、调研、考察等场合,积极建言献策,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泰山保护的力度,加强黄前水库主要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泰山的开发,科学利用泰山的旅游资源,让泰山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同时,我也关注泰山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致力于为泰山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泰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五岳独尊”的泰山,是我国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数千年来,泰山伴随山川崇拜、封禅祭祀、民间信仰,逐渐形成了大气磅礴、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泰山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泰山文化逐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所蕴含的国泰民安文化理念,成为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普遍价值追求。提炼泰山文化的核心价值,将“国泰民安”的理念融入泰山文化的核心思想提炼中,强调泰山作为国家安宁和民族和谐的象征,通过泰山文化展示体系,展现泰山与国家安宁、社会稳定之间的联系,强化泰山文化在国家和民族认同中的地位,这让我深感自豪,也更加坚定了传承与弘扬泰山文化的决心。
退休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与泰山相伴。清晨,我常独自漫步于泰山脚下,看朝霞映照山巅,感受万物苏醒的蓬勃生机;傍晚,我坐在山间小亭,看夕阳西下,晚霞满天,聆听山风轻拂树叶的沙沙声,任思绪在宁静中飞扬。此时的泰山,更像一位老友,默默陪伴着我,倾听着我内心深处的感慨与回忆。
如今,我虽已步入耳顺之年,但对泰山的热爱与眷恋丝毫未减。我深知,泰山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与弘扬泰山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愿尽我所能,为泰山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或许,我无法像年轻时那样翻山越岭,但我可以用笔记录下泰山的点滴变化,用镜头捕捉泰山的四季美景,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向更多人讲述泰山的古老传说与现代故事。
为了让泰山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和平愿景的桥梁,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党委政府参考:
首先,进一步深化泰山文化展示体系。在泰山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园的建设中,特别强调“国泰民安”的主题,精心打造一系列文化展览和互动体验项目。通过文艺展演和文化活动,如举办泰山文化主题的音乐会、戏剧表演、民俗风情展示等,让游客在欣赏泰山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泰山文化的包容性和祈福文化。同时,设计和开发以“国泰民安”为主题的文艺产品,如创意十足的文创商品、制作精良的纪录片、引人入胜的舞台剧等,借助这些生动多样的载体,让泰山文化走出泰山,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其次,加强泰山文化国际传播主体建设。在全媒体传播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突出“国泰民安”的国际传播主题,与国际媒体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策划和制作一系列关于泰山文化的专题报道、纪录片、短视频等,让泰山文化的和平理念传遍全球。同时,开发多语种的泰山文化规范表述,特别是“国泰民安”的国际表达,组织专业团队精心翻译和整理泰山文化的经典文献、碑刻铭文等,制作成多语种的出版物和电子读物,提升国际社会对泰山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领略到泰山文化的独特魅力。
再次,搭建泰山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定期举办“中华泰山国际文化”论坛,设置“国泰民安”专题,邀请国际学者、文化名人、旅游专家等齐聚泰山,共同探讨泰山文化在全球和平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学术研讨、文化交流、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促进泰山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举办以“国泰民安”为主题的文化体验活动,如国际友人泰山登山大赛、泰山文化国际研学旅行等,让国际来宾亲身体验泰山文化的祈福和和谐精神,增进他们对泰山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此外,培育集群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竞争力。以“国泰民安”为主题,推动泰山旅游企业的横向并购和纵向渗透,整合泰山周边的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形成以泰山文化为核心的旅游集团品牌。通过文旅资源整合,打造一系列以“国泰民安”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泰山文化深度游、泰山祈福游、泰山养生游等,提升泰山旅游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泰山旅游观光,感受泰山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同时,加强产业协作,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在文旅项目的顶层设计中,融入“国泰民安”的理念,建设以泰山文化为核心的文旅大项目,如泰山文化主题公园、泰山文化特色小镇等。发展以“国泰民安”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品,如祈福旅游、文化体验旅游、研学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丰富文化旅游产业链,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旅游体验。通过产业协作和产业链延伸,推动泰山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人才培养方面,培育文化旅游人才,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国泰民安”文化理念的传播和实践方面,建立泰山文化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与高校、职业院校等合作,开设泰山文化相关课程,培养一批既懂旅游业务又懂泰山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提升导游和旅游服务人员对泰山文化的理解和传播能力,特别是在国际旅游服务中,开展专业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专业、热情、周到的旅游服务,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泰山文化。
最后,完善配套设施服务,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在交通、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中,融入“国泰民安”的文化元素,提升旅游体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打造以“国泰民安”为主题的饮食文化特色,让游客在品尝泰山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泰山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宣传推广以“国泰民安”为主题的中华旅游品牌和活动,推出以“国泰民安”为标志的旅游产品,全面展示中国发展新格局、新风貌,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泰山旅游观光,感受泰山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总之,泰山,是我生命中永恒的巍峨坐标。它见证了我的成长与变迁,承载着我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与对文化的执着追求。在泰山的庇佑下,我将继续前行,用余生续写与泰山的不解之缘,让泰山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简历: 张庆明,1961年7月出生于山东泰安,汉族,研究生学历。他当过教师、蹲过机关、下过基层,大半的工作历程都在人民政协和政府领导岗位上度过,历经市县两级工作磨砺,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为区域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