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土生土长在农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炫耀,不夸大其词,我喝了一辈子农村里的沙土淡水,说了一辈子乡土话,自感水平一般,但我信心满满,一刻也没有忘记对家乡的情感。我的心与村民已紧紧地粘合在了一起,产生出了无话不说的深厚友谊!我的千言万语来自于民间,取材于乡里乡亲们的口传。
我经历过、听说过农村里的那些事、那些人,一代一代先贤们的优秀品德,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在我心里已留下了永久的印记!我决心用笔记录下来这些人,这些事,让物生辉,让人复活,造福子孙,助微薄之力。
我没有电脑, 几年来就用笨拙的双手,在床头、沙发、树墩上等有限办公条件中,不管黑日白天、忙中抽闲,在手机上写出了村里的这些故事并汇编成册,传递给社会,留给乡人。
2025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十八)上午,在信都区作协主席王金平主持下,召集部分作协会员聚在一起,开了个小型发布会,并安排了新的一年工作计划,要求各位会员继续再接再励,挖掘信都历史文化,为经济腾飞,百姓富裕而助力,写好文章,宣传好信都。大家集思广益,总结了过去,展望蛇年再创佳绩。 我把自己主编的一本《乡情悠悠》分享给了信都区部分作协会员,请老师们斧正。这是我有生以来的一大成果,虽然比不上众位老师大作,就当是我为社会增添的一点正能量心意。
这本书的写作是我用了近三年时间完成的。共收录78篇文章,14余万字,分为“悠悠情思”、“乡间岁月”、“邢襄风情”、“心灵感悟”四个篇章,记录的全是乡村生活。没有虚构,没有华丽的词语,都是真人真事,典型的人物事例,所以能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
从书的封面设计,到书名《乡情悠悠》的题字,以及序言和后记,都给这本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份量。
封面由邢台电视台台标设计者,河北省电影广告画协会会员,著名书画家李君奇设计。书名《乡情悠悠》,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荣获河北省“硬笔书法家”称号的书画家林新学题写,序言是原信都区浆水中学校长,中国散文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郝永渠老师撰写的。后记是我的初中老师张清亮,系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所写,是他把我带到这个作协圈,让我有了发挥余热的空间。张老师是《燕赵文学》《文学作家》平台的主编。其间河北省女子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邢笑青老师,河北省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邢台市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张爱民老师为我的文稿进行了校对。别的不说,单说这些重量级的人物给我添枝加叶,画龙点睛,就足够我这本书有着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借此向支持和帮助我成书的每一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致意。
信都区作协工作座谈会,同时也成了我的颁书仪式会,这是我一生难以忘记,感到骄傲的一场盛会。
信都区作协王金平主席亲自主持了颁发仪式,对书的封面设计到内容编排,书名题写给予了高度评价。仪式气氛庄重而活跃,理事会的领导们给了我精神上的鼓励,每个人的笑容让我焕发了精气神,激励我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我站在那幅“牧童吹玉笛,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五牛奔彩”图画前,与各位老师们一一合影留念,心里感到美滋滋的!虽然我不是大腕明星,但那种场面、气氛、高兴的心情,我感觉到不一样的美好!没有专业的录像和摄像,只是大家用手机咔嚓咔嚓的抓拍聚焦于我,那样的场景让我合不拢嘴,成了我记忆中永远的感叹号。
高红娟老师对我的作品,写作上的快速提升给予肯定。王昭霞、冯爱平、曹志刚、张文法、王德明等位老师,妙语连珠的夸奖,弄得我无法用感激的语言去表达。 陈如敏主席当即赋诗一首: 七律·贺《乡情悠悠》付梓
笔蘸乡情写逝川,
耕耘三载砚磨穿。
永渠作序彰文骨,
清亮题跋溯墨缘。
乡土风凝村史厚,
民生事入俚谣妍。
今朝且约作协友,
共捧新书对月圆。
乡情悠悠墨香浓,
喜魁新书映日红。
笔底波澜抒壮志,
字间珠玉见深功。
文坛盛事传佳话,
艺苑奇葩绽丽容。
今日举杯同庆贺,
明朝再续锦绣丛。 曹志刚老师吟诗一首: 七绝·题张喜魁老师《乡情悠悠》
墨润乡情笔未休,
丹心曾许古村谋。
真情化雨字行里
一卷春风醉北留。 李小平老师赋诗一首: 贺喜魁《乡情悠悠》处女作成功发布
悠悠情思铭怀中,
乡间岁月不了情。
邢襄风情展笔下,
心灵感悟随墨生。 远在北京的清华大学毕业的张清奎老师赋诗祝贺:
时光如穿梭, 耕耘有收获。
早晚勤动笔,
三年见硕果。
大咖齐上阵,
人人留佳作。
乡情悠久传,
当下先祝贺! 林高生老师赋诗祝贺:
和风吹送, 乡情悠悠;
数载卧薪
无量苦愁一一
一朝满愿,
神驰宇宙;
贤音共赞
大道奔走! 张建芳老师赋诗祝贺:
文田墨海勤遨游,
村事民情笔下收。
岁月沧桑留史册,
新风古韵西北留。
“山里人,爱的奉献”任付珍老师,当天晚上为我的《乡情悠悠》作了个美篇,还发在了农网上。题目是《乡情悠悠》意更长,手捧佳作心激扬。
其内容:“2月15日,阳光明媚的一天,邢台市信都区作家协会举办李村镇西北留村原党总支书记张喜魁同志付诸心血的《乡情悠悠》一书欣赏座谈会,拜读之余,大家点赞有加,农村干部能有如此水平,实属奇才!”
“奇才”之称愧不敢当,我只是个小小的土包子,其实肚子里没什么内货,只不过是些不会装扮、粉饰的小文章。
乡下人只会说些乡下话,讲些大实话。好也好,不足之处也罢,希望我这本《乡情悠悠》能给读者们带来欢乐!给农村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希望不足地方,大家给予指正。【作者简介】张喜魁,邢台市作协会员,邢台市信都区作协理事,信都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信都区西北留村原党总支书记,村级顾问。服务家乡,热爱家乡,对家乡有浓厚的感情,每每巡视这片热土,都能激发心中的那抹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