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写文颂的交流》
作者:王荣辉
朗诵:聽琴
踏着蛇年脚步,新的一年如约而至。踏着蛇美舞步,又一个春天踏歌而来。中华五千年历史,三千年诗韵。每一首诗词背后,都记录了凝练的历史、鲜活的人生,文化的中国。
时间从来不语,却诵配了所有作品。岁月从来不言,却印证了所有付出。
2025年,是互联网时代,是新的文学时代,用文化的视角看。
伊春有冰雪森林,童话世界,八百里兴安林海,千年红松,森林文化,生态旅游等。
天津有历史古迹、海河滨海、曲艺年画、文化名人、独特民俗及饮食文化等。
两地都有适合文学创作的素材基地,尤其是有了梅园之音这样的平台。文颂之间的交流,会出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分享海内外。
在【梅园之音】文颂平台上,文友老师们用心书写的诗文作品,既是文颂群团结、和谐、昂扬向上的风貌缩影,更是大家联手用好作品,书写时代故事实践、记录时代发展的文颂交流的写照。
无声的作品,发出有声的诵读;深耕细作,创文颂盛事。文学与互联网的融合交流是一场双向多元奔赴,映照着文化发展的万千气象,凝结的是创作者、诵读者、文友及音频合成的联手共赢。
优秀的文颂作品既提供知识,更建设灵魂。为题材创作,为文颂发声,为人民书写,为时代发声。
新融媒时代,优秀的作品必然是由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读者,优秀的诵读,优秀的传播者共同完成,这是一个新的合作机制,更是一个新的遇见。而【梅园之音】作为时代的传播平台,被作者和读者所认可,接受,成为文颂提升、交流、互鉴平台。
无论是耄耋之年的文斗,还是青春之年的才俊,用诗文的力量温暖人心、鼓舞士气,交流互动。以勤奋书写诗文,以文化交融共生。文颂者用心写下了中华文化的诗文画卷,每每笔端透着对家的深情厚谊,抒发的不仅是“小家”的温馨,更是折射出“大家”的繁荣与强盛。彰显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也让读者感受到森林文化繁荣背后的作品力量。
文颂爱好者的新征程上,每一位作家、诗人,每一位诵读老师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篇作品都熠熠生辉。
以百姓为中心、以时代为舞台,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迸发,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民族风格和百姓情怀的优秀作品。
好的作品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自于每个创作者的不懈努力,来自于每一次题材构思的落笔见文。对于文颂者、文友来说,新时代都应挺膺担当,用诗文佳作回馈读者,通过文艺创作推动群内文化繁荣和水平提升,以蛇行千里的劲头,书写文颂作品新篇章。
一篇篇文颂作品,敬旧年,也敬新年。敬过往,也敬未来。敬所有跨越山海,文颂交流,传承分享的诗文满满。
一篇篇文颂作品,一段段情怀的描述,跨越着山海,接着地气、冒着热气、聚着人气。为这个时代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读者因文化滋养而更加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