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曲艺行里敬唐明皇,木匠行里拜鲁班,读书人祭孔子。手艺人吃饭穿衣、开工都不会忘记赐给他们饭碗的创始者。
陈炉的人也祭着他们的窑神。2007年5 月,“陈炉窑神庙春秋祭祀礼仪”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意思的是,陈炉的窑神不只一个,而有三位。
据康熙五十七年《重修窑神庙记》:“窑神庙肇自明崇祯”,庙中祭祀的窑神分别“日炎帝,日老君,日雷公”。
传说正月二十这一天是窑神柏林的生日,柏林本来是一个窑场口传留下来的人物,他是教授黄堡窑工烧窑制瓷技艺的,后世将他和德应侯等同为一人,
清乾隆三十年《同官县志》记载说,“德应侯庙,宋熙宁中建,旧址在黄堡,后徙陈炉镇, 清康熙五十七年重修。
实际上,祭窑的风俗有两种。一种是公众的、大型的,就是每年正月二十和八月十五的社祭。还有一种是个体的,一家一户或者几家合起来开窑,不论是哪家需要生火点窑,烧制陶瓷,都得祭祀窑神。
今年的公众祭窑神,有非常庄重的仪式。从鸣炮献乐开始,由陈炉窑神庙党委会负责人郑思胜致辞,宣读祭文按礼仪上香、焚表、三叩首等,而后由各大窑口代表、民间代表一一恭敬进入窑神庙祭拜窑神。
今天亲临现场的有陈炉陶瓷厂的孟秉龙先生、童家瓷坊房的童胜利先生、 兴隆鸿美陶业郭林安先生、王家瓷坊的王战军先生、李家瓷坊的李忠营先生、大门里瓷坊的李全平先生、李保峰先生、王丽娜工作室的徐军照、精善堂耀洲工作室的侯新利、永盛瓷业的侯军涛先生、旭升陶瓷厂的段旭升先生、铜川市陶瓷协会的崔涛先生等依次祭拜了窑神。
而后由乔润科先生主持社火表演以娱神。第一个出场的是马科村的舞龙表演,其次是上街社区的锣鼓队,最后压轴的是咀头社区的旱船表演。表演者忘我地陶醉在各自的角色里,围观的群众都跑上了墙头,三个无人机在空中拍摄,下面的专业摄影师二马盘槽、旺眼欲穿、可乐姥爷、佛光、许永杰等也排成了长龙阵,忘记了早春的乍暖还寒,精气神都融在了拍照的意念里,融在了热爱的心愿里。
台上各位红花窑主致祭时祈祷的让窑神保佑自家的窑烧得好,成品率高,产量好,销量好,每一个窑口都红红火火,生生不息!财富都在这一年实现倍增!我们这些台下的绿叶心心念念的是家庭和睦!亲人平安!朋友顺遂!事业蒸蒸日上!所有的梦想在这娱神的狂欢中都能兑现!
在娱神节目进入尾声时,戏台上的秦腔《二进宫》还在继续,我们文化小苑群的二十多个能人艺士在笛王鱼公和侯金婷资深美女的带领下也准备离开时,我和李陕西老师望着天地间高高大大的公道杯,讨论着陈炉窑神庙祭祀活动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推动古镇经济与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传承祭窑活动,既守护“陶民精诚团结、励精瓷业”的精神内核,也为游客呈现了一场集历史、艺术、民俗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楚丰华
2025.2.17
正月二十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联系方式:19909195598 /19909198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