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视界之光
天 琮
在岁月悠悠的长河中,我不知不觉已渐渐步入古稀之年。生活于我,恰似一首平缓而温暖的乐章,虽无波澜壮阔的起伏,却处处洋溢着平凡的温馨与自在。而驾车,这一日常行为,早已在时光的流转中,悄然超越了其本身的功能性,幻化成我与外界紧密相连的坚固纽带,承载着数不清的珍贵回忆与探索世界的炽热渴望。
我的老父亲已 87 岁高龄,居住在桓台孝妇河畔的荆家。那一方故土,不仅有我儿时的回忆,更有我最深切的牵挂。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对于我来说,是连接亲情的温暖距离。每次驾车踏上那条熟悉的道路,心中都满是对父亲的思念和即将相见的喜悦。沿途的风景,四季变换,见证着我一次次归乡的旅程。

车内的空间,弥漫着家的味道。伴随着车轮滚动,我享受着这一路的静谧与期待,想象着父亲见到我时那满是笑意的脸庞。到达老家,推开车门,熟悉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父亲早已在门口翘首以盼。我们相视而笑,打着招呼,亲情在这一刻肆意流淌。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难以预料。不知从何时起,眼前的世界如同被一层无形的阴霾悄然笼罩,变得愈发朦胧混沌。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是白内障这个病魔在暗中作祟,右眼视力急剧下降,如今已不到 0.2。而七月份,我的驾驶证即将到期,按照规定,换证需要通过“三力”测试以及严格的查体,其中对视力的要求是达到 0.8。这 0.2 与 0.8 的差距,宛如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冷酷无情地横亘在我与心爱的驾驶之间,将我抛入了深深的焦虑与不舍的漩涡之中。
我实在无法接受在还未满 70 岁的时候,就被迫与驾车告别。因为那不仅仅意味着失去一种出行方式,更意味着我与父亲相聚的时光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想到以后可能无法再如此便捷地驾车回到老家,看到父亲那期盼的眼神,心中便不是滋味。那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曾经是那么轻松愉悦,如今却可能成为难以跨越的障碍。若不能开车,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与父亲相聚时间减少的现实,那对我和父亲来说,都将是无比痛苦的事情。
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我毅然决然地决定,要通过手术去除白内障。于是,我怀着坚定的信念,走进了历下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踏上了这条充满希望与未知的寻求光明之路。一系列繁杂却又满载希望的检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项检查结果都如同拼图的关键碎片,一点点拼凑出重见清晰世界的曙光。终于,所有检查圆满完成,幸运的是,我完全符合手术条件。
我预约了下周三(2月19号)由李建平主任为我主刀手术。提及李建平主任,在业内那可是声名赫赫、备受敬仰。听闻他每年要操刀几千例手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如同深邃无垠的海洋,给予我坚定不移的信心。想象着他那双沉稳且灵巧的手,在无数患者的眼睛上精准施术,为他们驱散黑暗,重新点亮生活的熠熠光彩,我内心深处的担忧便如薄雾般渐渐消散。
等待手术的日子里,我的内心犹如翻江倒海,满是期待与忐忑交织的复杂情绪。期待着手术后能再次清晰地看见这个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世界,忐忑于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未知状况。但我心里明白,唯有鼓起勇气直面挑战,才能迎来命运的转机。
我满心憧憬着重获光明后的美好生活。那时,我又能稳稳地握住方向盘,沿着熟悉的道路自由驰骋。我要再次踏上那条通往老家的高速路,沿路去看山间烂漫盛开的野花,它们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似在欢迎我的归来;去赏田间那落日的余晖,如梦如幻;去感受风的轻柔低语,它带着大自然的问候,轻抚我的脸庞。我渴望再次全身心地融入这个充满无限活力的世界,用清澈明亮的双眼去发现和记录更多隐匿于生活中的美好。
此刻,我静静地等待着下周三的到来,如同在漫漫长夜中守望黎明的曙光,怀揣着对新生的热切期盼。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在李建平主任精湛医术的保驾护航下,手术一定会顺顺利利地完成。我定能挣脱眼前这恼人的混沌模糊的束缚,重新拥抱那明亮而又美好的世界,续写与驾车相伴的温馨篇章,更能继续驾车穿梭在回家的路上,延续那份珍贵的亲情。
写于2025年2月16日/乙巳正月十九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