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战略大后方
文/陈世良 重庆
川渝战略腹地安,四面八方巅天险。
西有横断山脉刃,北盾秦岭蜀道难。
东险长江黄河涌,南借云贵山高原。
天府之国川军魂,鬼子难闯夔门关。
2025年正月二十於重庆万盛青年镇。
这首《川渝战略大后方》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川渝地区独特的战略地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呈现出大气磅礴的风格。
- 地理描绘气势恢宏:开篇便点明川渝作为战略腹地的安稳,紧接着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对川渝的地理优势展开描绘。“西有横断山脉刃,北盾秦岭蜀道难。东险长江黄河涌,南借云贵山高原”,诗人巧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将横断山脉比作利刃,把秦岭当作盾牌,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川渝周边地势的险要,展现出川渝地区犹如天然堡垒般的地理优势,让人感受到其易守难攻的战略特质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天府之国川军魂,鬼子难闯夔门关”一句,巧妙地将川渝地区“天府之国”的美誉与英勇无畏的川军精神相融合,唤起人们对川渝地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记忆。川军在抗战中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形象跃然纸上,夔门关更是成为抵御外敌的重要象征,彰显出川渝地区在历史长河中抵御外敌的坚韧力量,饱含着对先辈们的崇敬与缅怀,也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怀。
- 情感真挚激昂:整首诗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诗人对川渝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自豪,以及对其战略重要性的深刻认知。在激昂的诗句中,能感受到诗人对川渝地区历史地位的高度认同,以及对这片土地上人民英勇精神的由衷赞美,这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使读者也沉浸于对川渝地区辉煌过往的赞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