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贡献,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王度,这位明清之际的名宦,便是其中之一。他以清廉为官、公正执法著称于世,其事迹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更在岁月的沉淀中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本文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对王度墓旧址的实地拜谒,以及对王度生平事迹、家风传承和文化价值的深入探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叙述,文章不仅还原了一段历史,更展现了王度精神在当代的传承与弘扬。这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缅怀,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礼赞。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人了解王度的故事,感受清廉家风的力量,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动力,让历史的光芒照亮新时代的征程。
清风不朽:王度墓旧址与北上高的文化传承
张庆明
2025年2月16日,阳光洒在泰安市北上高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广场上,王度墓纪念雕像静静矗立。雕像庄严肃穆,仿佛一位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明清之际的风云变幻。这一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会同泰山学院历史学院教授赵兴彬先生、当代艺术名家陈学林先生,在片区书记吴长清同志的陪同下,专程来到这里,拜谒这座雕像,追寻王度的故事。

一、王度:清廉为官,政绩斐然
王度,字平子,生于名宦世家,是名宦王嘉宾之子。清顺治三年(1646年),王度中进士,随后踏上仕途,历任刑部主事、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等职,最终成为仓场总督,负责管理京城和通州等地的粮仓。
在大同任职时,王度因平定姜瓖之乱有功,被擢升为刑部主事。此后,在江南恤刑期间,他平反了许多冤案,救活了众多百姓,政绩斐然。他以清廉著称,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清廉与公正不仅体现在工作中,更融入了他的家风之中,影响了后世。
王度的故事,是明清之际那段动荡岁月中的一个缩影。他的一生,是对清廉为官、公正执法的生动诠释。他的事迹,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后世为官者的道路。在那个时代,王度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段令人动容的故事,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
二、王度墓:岁月沧桑,精神永存
王度卒后,葬于泰安城东的北上高村。墓地规模宏大,曾有石人、石马和牌坊等建筑,是明清时期泰安地区的重要人文景观。据吴书记介绍,乔家曾是王度墓的看护家族,世代守护这片林地。然而,这些古迹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如今已不复存在。
尽管岁月无情,王度墓的历史价值依然被后人铭记。他的生平事迹被记录在泰安的地名馆中,成为当地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北上高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前的雕像,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它让后人得以近距离感受王度的精神风貌,也让清廉之风在新时代继续吹拂。
三、家风传承:清正廉洁,世代相传
王度家族在明清之际是泰安的望族,家风纯正,重视教育。他的曾孙王枢也通过荫生入仕,成为青阳知县,延续了家族的荣耀。王度的清廉之气和为官之道,不仅在他生前受到赞誉,更在他去世后成为后世的榜样。
王度家族的家风体现了中华王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如清正廉洁、重视文教等。这些家风不仅影响了王氏家族成员的言谈举止,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在当代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王度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传承清廉家风,弘扬历史文化。
四、文化传承:新时代的回响
电视剧《天下粮仓》以清朝粮食问题为背景,讲述了乾隆年间一系列围绕粮食储备和漕运的故事。虽然剧中主要人物并非直接以王度为原型,但王度作为明清之际管理粮仓的官员,其事迹和背景为该剧提供了部分历史素材。王度的故事在影视剧中得以再现,让更多人了解明清之际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让王度的清廉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北上高片区党群服务中心是一个集政治学习、治理协商、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设有党史馆、清风馆、共同富裕馆等多个功能区域。这些场馆不仅展示了北上高片区党组织带领群众从乱到治、从治到强的发展历程,还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和互动体验,让参观者感受到党建引领在推动社区发展、服务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在北上高片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村史馆中,王度作为历史文化名人被详细介绍。村史馆通过展示王度的生平、政绩以及家风传承,让后人得以了解这位历史名人的精神风貌。此外,片区还通过“清风馆”等廉政文化场所,弘扬王度的清廉家风,推动廉洁文化建设。
五、结语:历史与未来的交响
站在王度墓纪念雕像前,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那个清廉为官、公正执法的时代。王度墓纪念雕像的建立,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象征着北上高片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王度的故事和精神,将继续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传承清廉家风,弘扬历史文化,推动北上高片区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拜谒,让我深刻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也让我更加坚信,文化传承的力量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王度墓旧址的今昔,不仅是对一位名宦的纪念,更是对一个时代的回望。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传统与现代融合,王度的精神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延续。
王度的故事,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应有的品格;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传承历史,让清廉之风、公正之气在每一个角落绽放光芒。
作者简历: 张庆明,1961年7月出生于山东泰安,汉族,研究生学历。他当过教师、蹲过机关、下过基层,大半的工作历程都在人民政协和政府领导岗位上度过,历经市县两级工作磨砺,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为区域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