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沐之
我们看到食物
色彩诱人
淌着油光
便开始涌出口水
占有欲
是最原始的能量
我们看到广告
猜想着暧昧
充满诱惑
便蜂拥而至
毫无意义的日子
茶与咖啡一样疯狂
无非是空白
心饿了
眼饿了
花朵也饿了
全然不知
世界已是天罗地网
没了真实的花
女人或是月亮
藏于旯旮
弃之遗忘
喧嚣过的心
飘着风雨后的迷茫……
2025-2-16修于钓鱼台
《不惑……沐之》是一首充满深度与哲思的现代诗,诗人沐之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当代社会中人们精神层面的困惑与迷茫。
诗开篇从对食物的本能反应入手,“看到食物/色彩诱人/淌着油光/便开始涌出口水” ,以这种最原始的生理欲望,引出 “占有欲” 这一人类本能,将其视作 “最原始的能量”,奠定了整首诗对人类本能与欲望探讨的基调。这种从生活常见场景切入的方式,使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
接着,视角转向广告营造的虚幻世界,“看到广告/猜想着暧昧/充满诱惑/便蜂拥而至” ,揭示了人们在商业文化影响下,盲目追逐那些看似诱人实则空洞的事物,“毫无意义的日子/茶与咖啡一样疯狂” ,用 “茶与咖啡” 代表日常的消遣,表明在这种追逐中,人们的生活变得毫无意义却又疯狂不止。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的笔触变得更加抽象与深沉,“无非是空白/心饿了/眼饿了/花朵也饿了” ,将 “饿” 这一概念从生理拓展到心理、视觉,乃至赋予 “花朵” 以饥饿感,体现出人类精神世界的极度匮乏,而 “世界已是天罗地网” 则形象地描绘出人类在物质与欲望交织的世界中无处可逃的困境。
“没了真实的花/女人或是月亮” ,这里 “真实的花”“女人”“月亮” 代表着美好、纯真与诗意的事物,它们被 “藏于旯旮/弃之遗忘” ,凸显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这些珍贵的精神元素逐渐被忽视和遗弃。“喧嚣过的心/飘着风雨后的迷茫” 作为结尾,简洁而有力地传达出人们在经历了各种欲望的喧嚣后,内心深处弥漫的迷茫与失落。
整首诗语言简洁却富有张力,意象运用巧妙且自然,从生活细节上升到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反思,引发读者对现代社会中自我定位、精神追求等问题的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