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我的平凡世界
作者:何武平/陕西宝鸡
平凡的世界描写的是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广阔的社会画面。每一集平凡的世界看完后,都使人陷入深深的深思之中。小说中的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从骨子里向外渗透出人性的一种韧劲。少安、少平这两世世代代农民的儿子,生于贫穷,不甘贫穷,与困难抗争,与命运抗争,与世俗挑战,人品正,心高气不傲,做事大气,有板有眼,有男人的气魄,这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热血男儿的缩影。作者塑造的少平少安两个人物,他们俩所经历苦难,可以说就是路遥诉说自己磨难,作者一生远大的抱负,心中的中国梦寄予了少平,少安两去实现,其实每一个人,当夜深人静之时,都能在小说中寻找到自己的角色。少安,少平,田润叶,田晓霞等等,小说处处感动着每一个人,激励着每一个热血男儿,它是中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就是中国好的宝保尔。
几十年过去了,每次看完电视剧,都勾起了我少年的的回忆,那时候,我们和少平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永不停息的奔跑着,哪里累了 哪里歇,哪里跌倒哪里爬,我们与命运较量。考学,过独木桥,是千千万万个农村青年的惟一选择,为此,我们每一节课都竖着耳朵,每一个个习题都不敢马虎,几十年过去了,心中仍有一些甜思思的回忆,小说平凡的世界是我们六十年代末人的精神之柱,他激励着我们去奋斗,去努力,我想,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必将鼓励新一代年轻人去创新,去创业,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是平凡的世界小说不灭的灵魂。
我家住在一个山区农村,父亲是一位与孙玉厚一样的纯朴忠厚的庄稼汉,父亲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能打一手好算盘,因而在生产队一直担任出纳,还干过几年小队长,于孙少平一样,因为前面有哥与姐,因而我在家的还是比较幸运的,小时候我是很少干农活,我吃奶一直吃到5岁多,看来与大多数的同龄农村娃娃相比我还是很幸运的,我二姐是一个非常聪明但不受兄弟待见的人,每次父母上工走了之后都是由我二姐负责烙馍馍,做饭,每次她烙好馍馍都藏起来,不让我们吃,非要等到父母回来后一起吃,这一点我们一直反抗,争取,但都无济于事。
八岁多了,我才到大队的小学上了小学一年级,那时候,最快乐是每天早上在校园用小木棍写生字,全班十几个学生一并排比赛者看谁写的快,有时候,老师还给我们发一些粉笔头,那可是我们最快乐最开心的事了,由于只有十几个学生,教室后面还有很大一块空地,于是学校就在后面堆放了一些凝固了的水泥块,上面放了一个闲置的篮球架,真没想到,这竟成了我们课后最好的玩具,我骑在上面,把它当作了我的大洋马,课间玩的不亦乐乎,为这我没少唉过老师的批评。那时候和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一样,劳动课是学校经常开展的必修课,学校后面半山上面有我们自己开荒种的蓖麻,听说它能渣蓖麻油,到今天我都不清楚蓖麻油有哪些用途,总之劳动时,只要一碰到它,蓖麻树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喷的我头脑发晕,呕吐。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的春风吹满了三秦大地,我的家乡也奏响改革的号角,我们大队小学办成只有1到3年级的初小,我不得不离开我心爱的村办小学,去较远的地方上学,我是那样的不情愿,可我无能为力,就像故事中双水村小学撤销一样,伤透好多娃娃的心,由于去新学校有一段路程,我们好几个可爱的小伙伴从此离开了他热爱的校园,从此成为许多人一生的遗憾。
来到邻居大队的小学接续上小学五年级,我们大队和另外两个大队的一共三个大队总共50几个学生被学校编到五年级2班,他们学校原来的学生称五年级1班,两个班级语文任课老师不同,数学老师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学习内容是难度深了,可我对学习的更上心了。学生比以前多了,教室宽敞了,灯光比以前更明亮了,房子全是砖木结构,窗户也换成宽敞明亮的大窗户,语文老师讲课讲的好,数学老师我觉得懂得可多了,每次我都会问老师一些工程问题,追击问题,形成问题的应用题,老师每次都会在我的认真思索中给我一些点拨,小学五年级毕业时,我们统一到乡镇中学参加考试,为了早知道自己的自己的成绩,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中学改卷教室去看成绩,我们的执著和真诚打动老师,改卷老师早早的就记住了我们的名字。
与故事的中的孙少平相比,我算是幸运儿,我没有去街头揽工,没有在漆黑的煤矿下经历与死神搏斗,可是我们与现实抗争,与命运抗争,正是在平凡的世界的感召下,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从未懈怠,不经风雨那能见彩虹,没有历练,你永远不能成熟,人生还是要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才能磨砺出坚韧的性格,几十多年过去了,从小说问世到搬上上荧屏,平凡的世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心,小故事渗透着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余味无穷。
共1885字 2025年2月15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