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春残雪》
作者——王建中
幕春残雪绘就了一幅北国早春的独特画卷。立春之后,北方大地似乎还沉浸在冬日的余韵中,朔风轻拂,雪白如银,依旧是这片北国的日常风景。然而,在这看似冷酷无情的季节交替里,大自然却以它独有的方式,悄然诉说着寒冬与暖春的故事。
“冻人不冻水”,这句古老的谚语,像是一封来自春天的密信,轻轻揭开了冬日的封印。积雪,那些曾经坚硬如冰的白色精灵,开始在温暖的阳光下羞涩地融化,沟溪间,溪水潺潺,脉脉含情,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春日图景。
窗外的世界,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那些被严冬封存起来的鸡鸭鱼肉,如同春江里的鸭,最先得到春的消息,此刻也在悄然解冻,连同那硬邦邦的冻梨,也变得柔软多汁,仿佛在诉说着整个冬季的沉寂。
闲暇之余,我伫立于窗前,目光扫过斑驳的残雪,定格在楼下的那排垂柳上。不知何时,那些看似枯槁的枝条,竟已偷偷染上了绿意,它们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柔美与坚韧。这舞动的枝条,是如此的新鲜,如此的生机勃勃,它仿佛是大自然最直接的宣言,宣告着春天的到来,无论寒冬如何顽固,春天终将如约而至。
而那积雪的颜色,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曾经的洁白无瑕,如今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淡淡的灰,或是浅浅的褐。这是积雪在哭泣远去的寒冬,还是在用一种更为深沉的方式,陪伴着春风的到来?或许,这变化的色彩,正是大自然对季节更迭最细腻的感知与表达,它无言的暗示,每一个结束都是新开始的序章,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王建中,1967年11月出生在松花湖畔小山村。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学历,现任吉林市桦甸市第一中学地理教师,吉林省级骨干教师,中共党员。专业导游,被桦甸市聘为生态旅游宣传大使。酷爱摄影,吉林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公开发表作品若干,PSA中国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