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九月菊(十三)
文/ 尚金恒
第十三章
一个女人的音容笑貌能把一个男人的判断力完全搞乱。爱情本身就是壮丽的纷扰,心智的不平衡,根本不能用逻辑来分析。
——林语堂
第二天,陈刚陪玉珍来到医院。在住院部门前,首先看到了一块大匾牌,精工细雕着《天工论》《天工论》凡为医之道,心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能明理以尽术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如此,然后事必济而功必着矣;若不能正己,则岂能正物,不能正物,则岂能愈病,今冠于篇首,以劝学人。
见过杨大夫,说让病人先住下,要全面检查。很顺利地住进了泌尿科39号病床。但必须交押金两万元。陈刚将身上带的一万元取出,又让姑娘在MTV自动取款机上取了一万元,交到收款处。
此病房共五张床,39号玉珍,38号一位19岁的男孩子,来自山西太原。37号一位21岁的小伙儿,来自西安市。36号一位39岁的小伙子来自第八冶金公司,听说是一个分厂的厂长。35号床是一位34岁的小伙子,来自河南,据说是一个体户。估计器官移植室病房紧张,所以没分男女病房。这几位病友各有故事,暂先放下,到时我一一介绍他们。
住下不久,一位操山东口音的小伙子,一身军装,英姿飒爽走进病房便大声说:39床,明天早餐别吃,抽血配型,别忘了留尿。
怎么又要配型?玉珍声音很低地问陈刚。这一点陈刚早已料到,像这种大型手术,任何一个医院,都要有自己亲自做的结果,不可轻易相信你某一家医院。为了安慰玉珍,陈刚站起对小伙子说:大夫,我们在兰州已配好型,材料我都带着,我取来你让主任看看。
小伙子很和气地说:老大爷,那不行,我们必须全面检查,亲自配型,要不相信你可去问杨医生。
小伙子那一声宏亮的“老大爷”叫的陈刚浑身倒抽了一口冷气,唉!老了!老了!二十几岁的小伙子都称自己老大爷了。陈刚俩口无话可说了,只是觉得在兰医二院配型花的二千多元又打水漂了。只见玉珍无奈地摇了摇头,双眼红红的,便无声的坐在床上发呆。
抽血后再无任何消息,天气一天天炎热使人难受,去问大夫,只有一句话,型已配好,耐心等待肾源吧。何时有肾源,谁也说不上,还是原先兰医二院的那句话——等。
三天后,陈刚搞清楚了一个秘密,他们的隶属关系是这样,那小伙子姓赵,是军医大实习的硕士研究生。小伙子直接分管病人,然后将病人的具体情况,以医嘱的形式报告杨大夫,杨大夫不能作主处理或权限以外的事,他再请示科主任牛教授,牛教授扛大校军衔。且整个医院的人,都将大夫称医生,而不叫大夫。从此陈刚也改口,将大夫们一律称医生。心中觉得军队中有些东西还挺传统的。
等待肾源的日子是漫长。仿佛漫漫的长夜无尽期。又似进入了隆冬的腊月寒天,使人心中冷冷的,但由于天气酷热,又使人擦不完的汗。有点坐卧不宁。每天除了发几片什么叶酸片,碳酸氢钠片。再就是几种维生素。除此之外,没什么事可做,唯一不能变的就是星期一和星期五到透析室去透析。
透析室有三台机子,一切用具及床单都很干净整洁。一位科室负责人叫柳叶,身材细而高条,牙齿洁白如玉,且排列整齐有序,看到柳医生的牙,让陈刚便想到了阅兵时的女兵队列。那双眼特别有神,仿佛时刻都在跟你打招呼或亲切的问候你。说话甜而带有磁性,每当她来床前叫玉珍去透析时,玉珍的情绪就由阴转晴,同时能听到她跟柳医生说话时的笑声。
柳医生的整体形象,在陈刚的脑海中顽固的映现出那一个在中国政坛红极一时,又倒霉一生的女性——江青。柳医生的手下有两位年轻医生,均为女性,一位三十左右姓王,一位刚刚结婚的小年轻姓李,丈夫就是泌尿科的大夫。
透析室也体现了人性化管理,每到中午时,两位年轻医生看护病人,柳叶便去食堂给病员买饭,有时是炒菜米饭,有时是面条。当她提着一次性饭盒进来时,便笑喜喜地对玉珍说:老太太吃饭了。她称玉珍老太太,但从不带出姓来。平时不多说话,偶而转到病床边问上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如:没什么反应吧?恶心不?头痛不痛。就又进入她的办公室去了。
如果玉珍要问:柳医生,这肾源何时才能等到?柳医生则永远是职业性地一笑说,耐心等吧?这事说不好,也许一月,也许半年,也许明天就等到了。说完甜甜一笑,就自然转到其他病人的床前,顺序转一圈,就又进了她的办公室。
俩位年轻医生,技术很好,出现什么问题,很快就能处理,服务态度也好,有时对陈刚开玩笑说:我看你们老俩口关系特好,年轻时肯定浪漫得很。说完自己先仿佛十年早知道似地微微笑了,笑得暧昧而意味深长。
所以,玉珍时有两种心情在交替出现。到透析时心情舒畅,忧伤减少,加之透析后,不恶心呕吐能吃点东西,精神状态也很好。一次跟年轻医生交谈中,突然表扬起陈刚来了,她看一眼陈刚说:小李,我们老头子很优秀,不但工作挑大梁,业余创作发表了不少小说呢!有的都冲出国门发表到外国的文学杂志上了。
小李深情地看一眼陈刚,便向玉珍一笑说:能看得出来,能看得出来。
此时玉珍的脸上就绽放出甜而红润的笑容来。
回到病房,玉珍的心情仿佛气温逐渐向零度滑落,纷纷雪花又漂落了下来,那情绪又一下子悲观忧伤起来。双眼红红的,嘴唇白白的,无神的双眼木木地盯着一个地方长时间发呆。整天没什么事可干,除了等,还是等。等到何时才能了?再看看,那几个年轻人,小孩子,个个腊黄的脸,苍白的唇,木呆呆的双眼,忧愁的表情,他们又等到何时啊?本该上学的年龄,却被病魔送进了医院。他们小小年纪,要经受多痛苦的忍耐啊!仅一项透析就让他们够受的了。他们等到何时?即使肾换上了,能像正常小孩那样去学习去玩耍吗?唉!真是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各人有各人的不幸。每天三百多元的住院费,怎能承受得了?看看一个个家长那愁苦样,这个地方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好人都会给弄成病人,使你神经失常,不要说病人了。每当这时,玉珍的心情就一下子降落到了冰点。
陈刚也便心情烦乱的郁闷上好几天。
现无事,我向各位读者叙叙这几位年轻的小病友,看看听听他们的欢与乐,悲与喜,绝望与盼望吧。38号床小男孩,19岁,叫李宁,正在读高三,发病后,在太原治了一段时间,又去北京301医院看,仍无什么效果。有位老乡在此医院当医生,给介绍到了军医大。是妈妈陪着来的,爸爸在一所中学管后勤。每隔十天到半月来一次,主要是来回跑着筹钱和送钱。据那位爸爸讲,他现在已负债累累,家中还有一个儿子在农村种地,现所有能借的亲戚朋友都借了,自己所在的学校又给捐了一次款。从301医院出来就已花去了八万多元。说着那位爸爸便掉下了一颗颗忧伤而无奈的泪珠。泣泣地说:现在花了这么多,手术还没做,这等到何时才是头?不知手术做完还要花多少?大儿子今年二十八了,还没找下对象。这次来就是把准备给儿子盖房的木料卖了三万多元钱全拿来了。
李宁小孩,不太听妈妈的话,小孩气十足,妈妈让吃,他偏不吃,让穿上鞋子,他偏不穿。气得妈妈一次次哭。小孩大多时候不躺在床上,经常床边放一小椅,坐在小椅上双手搂在一起,爬在床边上,估计那种姿势舒服点,整个晚上都是那样爬着。爬累了,出去走走,然后回来继续爬在原位,让人看了心中特难受。漫漫长夜那是多难熬呀?半月后总算等到了肾源,但做后,尿量较少,排斥反应大,一直在监护室。据其他病友家属偷偷说:大人肾换到小孩身上就不太好。那位妈妈整天愁眉苦脸,以泪洗面还要听护士的使唤。一会儿去端屎倒尿,一会儿又要去摆洗拖把,让你不得消闲。
37号床位的小伙在一所职校上学,21岁,叫刘强,是爸爸陪着来的。小孩白天似乎各方面可以,只见晚上常常不能入睡,呆呆坐在床上,一句话不说,没有笑脸,有时一整夜都坐着。自住院后,从未见妈妈出现,有时六十多岁的奶奶来送饭。在闲谈中,那位爸爸说:有一天,我们儿子突然呕吐厉害,去医院一查,就是尿毒症晚期。我有位同学在军医大,认识泌尿科的杨医生,说是肾移植的权威,就给介绍过来了。我们家经济宽裕,有两套家父留下的老宅子,在市里的黄金地段,要卖是很值钱的,钱我们不发愁。
每晚爸爸便走了,就来一位很漂亮的十八九岁姑娘来陪刘强。据说是某师范学院大二学生,是学音乐的。每次来都带好多零食,快乐天真地打开和刘强吃。刘强只是象征性的吃点,姑娘却吃的甜而开心。待休息时,姑娘打来热水给小伙子洗完脚,拉开被子两人盖在一起就睡下了。
病室的其他病友和家属均善意地一笑,谁也不怀恶意或怀疑些什么,便陆续就寝了。等姑娘熟睡后,小伙儿悄悄爬起,仍坐在床上发呆,有时一直坐到天亮。像失娘的孩子在海岸守望妈妈的归来。
有次,陈刚一笑问:小刘强,怎么不见你妈妈来看你?
刘强泣泣地笑说:伯伯,我妈妈怕见我的病样子,看到我她心中难受,就会晕倒的。她自己就不敢来医院。
噢!是这样。陈刚长长出了一口气。刘强很快等到了肾源,手术后的第三天,又将换上的肾摘除了,说排斥反应太大,不及时摘除有生命危险。
36号床位的小伙子,名叫庄泽东,体魄健壮,双眼炯炯有神,声音很宏亮,说一口普通话,略带东北口音,像个当厂长的样子。因体质敏感,不能血透,只能采取腹透。陪员是自己媳妇,她的芳名叫李清芳。她人跟名一样,浑身显得清清芳芳,身体苗条而小巧,脸色白净,双唇红而薄嫩,说话细而绵长,见人微微一笑,既有古典风韵又有现代特征,典型一江南水乡女子。她每天去领来两袋腹透液,按医生的要求进行操作,两袋腹透液在体内循环完,也就五六个小时过去。在此期间她寸步不离,待透析完毕,她便疲乏地平躺在床上,盖上一毛巾被,静静地闭目养神。有时趁丈夫睡着时,迅速地取出一大约长十八厘米,宽七厘米的化妆盒子,快速地描眉扑粉,涂口红,将那小圆镜拿在左手,头东摇西摆地照。片刻,一切便都收拾妥当。从不见她当着丈夫的面打扮自己,陈刚觉得奇怪。
每当看到此情景,玉珍就坐在床上,看一眼陈刚,会心地一笑。陈刚就悄悄说年轻人嘛,没有点爱美之心咋行。有时其他病人走了,她就去睡在别人床上,身体躺得很平,毛巾被盖住小腹以下,双乳高高挺起,双眼微闭,双手交叉枕在脑后,随着轻轻地呼吸,整个身体带动毛巾被在一下一上,一上一下有节凑的起伏。那起伏的胴体,看得让人心动,看得让人心猿意马,看得让人不能自己。从另一床的位置观,简直就是一位睡美人,或者说一条美人鱼。
陈刚每次看到她那美妙的睡姿,脑海中就会心猿意马地翻腾上老半天,在梦中好几回都看到那睡美人的样子。那小伙子,晚上睡不着,白天腹透完只一声声叹气,跟病室任何人不打招呼,不说话,有时陈刚看到那女子搬这个,又拿那个很忙乱,忙不过来时,便前去帮上一把,媳妇只微微一笑,表示感谢。小伙每次引起都是那句没感情色彩的话:谢谢你。
后来小伙子肾换上,出院时间不长就死了,据说排斥反应厉害,了并发症。人不知所以的死了,媳妇哭着向医院讨个说法,最后医院也只好不了了之。
得知此消息,陈刚心想不知小李憔悴到了什么样子。心想:唉!这下活活把那样一个好女子害下了。
35床是一位来自河南的个体户。叫郑财夏,跟举重女运动员音同字不同,称自己有钱,凡全国能治肾病的医院他都去过了,包括山东那用玉米胡子当药骗人的医院。他现在主要以灌肠来维持生命,自我感觉还可以。他很热心地给大家介绍灌肠的工具和中药配方,
他说:灌肠器各大药店都有出售,15元钱左右,中药方现我按他提供的开列如下:大黄30g,生龙骨30g,生龙牡30g,蒲公英30g。水煎半小时,等温后进行灌肠。每天至少三次。并配上西药尿毒清口服。小伙说:他现在至少花去二十多万。灌肠治标不治本,听说军医大技术好,便慕名来到这里求医。
小伙子住了三天,便在泌尿科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银川的一女子,手术后刚一个月,又找上来了,称换上的肾不起作用了。医院二话不说把其患者送入了监护室,后又说新肾已排异,待以后进行二次移植,病人和家属一怒之下走了。
二是宝鸡的一姑娘,爸爸的肾移植给姑娘,一周后发生排异,只好再进透析室透析。老父哭着说:我一个下岗职工,现已花了十几万元,把姑娘给我治成这样,天天昏迷不醒,我的身体也搞垮,以后我们咋活哩嘛。老汉浑身颤抖地让人不忍目睹。
河南小伙一看如此可怕,跟来陪护的媳妇一商量,很快结完账走了。临走给大家告别时说:我回去仍维持灌肠,我不能让他们当实验品,你们各位多保重吧。
河南小伙走后,一股无名的恐惧笼罩了病室。唉声叹气声不绝与耳,悲观失望明显挂在病人和家属脸上。李清芳那几天,即使丈夫熟睡,她也没取出化妆盒化妆,一副无精打彩的样子。
玉珍偷偷抹起失望的眼泪。
陈刚也十分担忧,在心中对这家医院发生了怀疑,是不是徒有虚名,是不是另有隐情?那天晚饭后,太阳仍红红悬在西边,半边天都烧的血红。再看像染了色的半个蛋黄。陈刚搀着玉珍的胳膊在医院的草坪,花坛间散步,晚霞使整个天空一片灿烂。
突然,玉珍忧忧地说:老陈,要么我们回去吧,不治了,去到家,维持透析到哪天算哪天吧,我怎么有点害怕。
陈刚急问:怎么?害怕了?害怕什么?
玉珍说:不全是害怕。
陈刚又问:不是,是什么?
玉珍悠悠地说:你看一个病室都是年轻娃娃,人家医生都称我老太太了,跟年轻娃娃们比,我也活够了,也想通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何毕在这里花冤枉钱。
陈刚有意笑说:称老太太好啊。
玉珍说:不是。我不是说了吗,我跟那些娃娃们比,我也活了四十多年了,也就行了,不在这里受煎熬了。看到一个个年轻人离去,我心中难受。
陈刚说:玉珍,安心等待,别胡思乱想了。
玉珍说:不是胡思乱想。你看人家都是妻子来陪丈夫,妈妈来陪儿子,唯有我们是丈夫陪妻子。我一天天看你受累,不忍心再待下去。
陈刚说:看你想到哪里去了,我要病了,不是你来陪伴吗?不论谁来陪伴,都是实际的需要嘛。
玉珍说:反正我不想住了,住在这,对我是一种煎熬。
陈刚说:别胡思乱想。这样回去,我给你老妈怎么交待?给关心我们的好心人怎么交待?姑娘能答应吗?
玉珍说:回去了,我给他们解释。
陈刚有点生气地说:这不是解释不解释的问题。
玉珍说:反正我没信心治了。
陈刚又沉沉地劝说:珍,看在我们多年夫妻的份上,看在姑娘的面上,鼓起勇气坚持治吧。坚持就有胜利的希望,不坚持我们可就永远的失败了。
玉珍无奈地说:我怎么一下子精神上像要垮了。
陈刚说:你看,为了你,姑娘又联系医院又跑着租房,身体都瘦了一圈。你现在又打退堂鼓。
玉珍说:来时,我们司机听说是姑娘联系的医院,连说,你姑娘懂事了,你姑娘懂事了。当时我好感动,好幸福啊!我女儿总算能为妈妈做些事情了。
陈刚说:就是,就凭这点也要鼓起勇气把病治好,到时你这名副其实的奶奶,去带外孙子成长吧。
玉珍泣泣地笑了一下说:我咋观察的这医院技术也不行,他们常常让病人家属从他们手中买药,而且都很贵。那次为了给小刘强止血,杨大夫把刘强的爸爸叫到门外说:是他的关系户,外国进口药,一支就5000元钱。我刚好从卫生间出来听到了,他们看见我,急急转身走了。
陈刚说:这个现象我也发现了。不从药房取药,从他们手中拿,我想他们从中在吃回扣。
玉珍忧虑地说:责任性不强,就靠那两个实习生整天跑来跑去。我们市医院还列行公事,天天要查房,你看这里何时查过房。
陈刚说:也许人家军队医院,有军队医院的规定吧。
玉珍说:你听说没?玉珍压低声音,头转向陈刚说:对面121房间住的那老太是植物人,是科主任的妈妈,除了他们保姆和一位护士能进去,任何人都不能进,绝对保密。
噢!陈刚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轻轻说:我说科主任怎么常进出121房间,而其他病房从不送脚步,我还认为住着兰州军区一个什么大官呢,原来是这样。
玉珍说:你不看那杨医生,抽的全是软“中华”烟,年纪轻轻牙都薰黄了。看他军衔,才是个少校,他不吃回扣,哪有那么多钱。
噢!陈刚叹了一口气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都有屈死鬼呀。陈刚想:作为医院,就得靠良心、靠高尚的医德来行医,一个人特别要懂得“耻感”,如若没有那“耻感”自控,作为医生他也就终其一生了。
说着陈刚便给玉珍讲起了“耻感”文化。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将人心分为三个层面,即“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泛指具体心理中本能的生理欲望和强烈的生物性冲动;“超我”是一个人人格中社会道德与良知;“自我”则是二者的中间(介),体现为当个人的欲望和社会要求发生利害冲突时的一种理性的思考。根据东西方心理学家的划分,人类的内在情绪制裁,基本可分为“耻感”与“罪感”两类。其中西方社会“社会化”主要体现为“罪感取向”,东方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社会化”则主要体现为“耻感取向”。这种东西方社会的不同的“道德心理”的差异,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特征的文化,即西方社会的“罪感文化”和东方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的“耻感文化”。
西方社会的“罪感”主要来自于上古及中世纪虔诚的宗教信仰,是神权至上社会的人们将人神关系置于首位的表现。“罪感”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行为主体对错的判断,若个人感觉自己的行为不正确或不该做,就会产生“罪感”。
“耻感文化”则是由中国特殊的历史语境决定的。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人本主义扩大了家庭和论理的本质,相互构成了有利于“耻感文化”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耻感文化”主要表现为他人对主体行为的反应。若他人对你的行为反应不佳,作为主体道德良好的“超我”就会产生耻感。孟子也要求人要学会知耻改过,反求诸已,革除恶端的丛生。这样不仅能安顿自己的心灵,而且能找回放失了的良心(求放心),他还认为“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如果做错了事知羞耻,就会重新恢复这一种善良的本性。在寡欲、自省、知耻、改过、求放心这个道德教养过程中(扩充善端),人的道德感就会内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它集中地表现为具有压倒一切邪恶的浩然正气(吾养吾浩然之气),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情操。
“耻感文化”,体现的是一种特别注重他人文化的反应。自己感觉个人的行为被他人所鄙视,被大众所贬斥,就会产生羞耻之心;反之,自己感觉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所敬仰,为大众所钦佩,就会产生自豪和荣誉之感。孟子所说的“君子”三大乐事,其一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就是东方“耻感文化”的经典表现。
“耻感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更是安邦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的有效手段。对于“君子”来说,若自身的行为得到他人的首肯,那么体现“超我”的德性就会感到满足,主体就会觉得无愧于“君子”的身份了。
在治理国家时,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如果用权力和刑罚来治理百姓,百1姓虽暂时免于犯罪,但在其意识中,只想着<何顺利的逃脱法律,却没有羞耻之心。相反,如果用道德和礼仪来治理百姓,百性就会产生羞耻之心,从而走上礼仪之邦的正道。
在自我修养时,孔子说“邦有道,毂,耻也;邦无道,毂,耻也。”(《论语,宪问》),他认为不论邦国是否有道,作为君子,只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或者不能独善其身而贪图官禄,均属可耻。孟子也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人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个个体,就必须时时面对且回答,如何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得到他人的尊重。说白了,就是你如何被你生存其中的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所接受、所吸纳、所尊重,而不是被孤立、被排斥、被抛弃。在“耻感文化”中,强调的不是个人的作用,个体的价值,而是大众意识和个体被社会所认可的程度。社会的认可程度与个人的光荣感、成就感成正比,与个人的“羞耻感”“孤独感”成反比。你被社会认可的程度越高,你的面子就越大,才越能被人尊重;反之,你就会被社会所抛弃,被“群体”视为异类而孤立,从而给你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和难以忍受的孤独感、羞耻感。对此,你或者努力“修正”自己以更好适应环境,溶入“群体”之中;或者自甘孤独、蒙羞乃至毁灭自己。“桌而不群,特立独立,枪打出头鸟”等便是对这类人与事的高度概括。在鲁迅笔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人与文化、与环境、与个体、与群体之间激烈的冲突和尖锐的斗争。祥林嫂是自觉适应环境的典范,她为了遵守“好女不嫁二男”的社会规范,“逃(婚)、撞(香案)、捐(门槛)、问(灵魂)”。但她最后仍然没有被现实社会所接纳,而在别人的祝福中走向了死亡。“狂人”和子君则是与环境抗争的典范,“狂人”对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发现,子君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的绝叫,至今仍发聋振聩,动人不已。在“耻感文化”中“君子”与“小人”是一对相对独立的概念。“有耻”的君子与“无耻”的“小人”,泾渭分明,格格不入。亲“君子”而远“小人”,不仅是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而且也是衡量行为主体的认识水平与道德操守的评价标准。在客观上,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文化修养,无穷的人格魅力,确实倍受人们尊敬;在主观上,他们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安邦治国,爱国爱民,到治家教子,待人接物都无不体现出君子之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性”最私密、最隐讳,是最不可示人的东西。在“性羞耻”的文化心态下,“性”成为骨子里个个有,口头上人人所不耻的东西。因此,“耻感文化”一方面是一种对性的遮蔽文化和“非性”文化。在古代社会,人们只能从一切可能的文化角度,去解释人类的本能性冲动,而独独回避“性”。否则,你就会被逐出高级上流文化社会,被大众群体所不耻,于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被奉为“后妃之德”的最高典范。
《金瓶梅》被历代统治阶级视为最大的“淫书”,而《红楼梦》则必须采取“真事隐去”的手段,进行“蝉蜕手段”、“莲出于泥”把本能的色欲净化、雅化、方能化丑为美,获得群体及社会的认同。其实,真正的爱情是男女主人公心灵的呼唤,精神的感应与对话,是思想境界的共同升华。
“耻感文化”强调的是群体意识而非个人价值,当个体思想、观念、行为与群众意识不融洽、不谐调、不同步时,群体便合称之为“不知耻”或则疏远他、排斥他,或群起而攻之打倒他。陈刚一口气讲完耻感文化后天便暗了下来。
夜幕降临,陈刚搀扶着玉珍回到病房。只见李清芳又拿出多日不见的化妆盒子,正在给双唇抹淡淡的口红。看到他们只微微一笑,陈刚跟玉珍也回了一个微笑,便走了过去。
那件事又坚定了玉珍继续治疗的信心。
有一位宝鸡公安局的警察,年约四十五六左右,籍贯甘肃天水人士。名叫方志明,医生们都叫他方警官。后来陈刚跟方警官还认了老乡,在他的特护室里常去熬稀饭给玉珍吃。
1方先生是一个特殊病人,他的手术出现了奇迹。他的肝、胰、肾及部分十二指肠。都坏了,要进行一次联合移植术,这也是医院精心打造的一个“经典”。因一下要配型找好三个人体器官确实不易,但这些医院都做到了。且手术很成功。只是肝移植时,他们从湖南请了一位老专家做指导,其他都是本院的医生亲自操刀完成的。
手术成功后,医院召开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请了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军内各大媒体和中央电视台记者。隆重向全球发布该手术,国内第一例,亚洲第二例。对所有参加医务人员,兰州军区给了佳奖。同时,方志明也像大熊猫一样,一人一间特护室保护了起来。他成了延京医院医术高超现身说法的活标本,活教材。
方警官自我感觉良好。要求出院,但医院考虑到出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这不前功尽弃吗?他跟其他病人有本质上的不同。创亚洲第二先例,新华社向世界进行了报道。如果哪位好奇的老外通过外交途径来访问,人已死了哪可作何解释?所以医院专门给方警官一间房,让他休息,让他家属做饭,医院亦可随时监护,随时处理突发性病变。
陈刚听说方警官是天水人,亲不亲一乡人,在陕西的地面上,咱甘肃人就是老乡一家人了。有时方警官从楼道经过,陈刚便主动打个招呼,有时散步碰上一块走走,很快便混熟了。方警官邀陈刚,房间坐了几次,也了解到了,方警官花下的那个像天文数字一样的钱,单位象征性出了一点,其他都是院方心甘情愿自掏腰包的。
当然,创下的这个亚洲第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全球声誉,那是无可估量的价值,也就是巨大的无形资产。
陈刚开玩笑说:老方,你运气真好,你们家的祖坟肯定八百年前冒过紫烟,腾起过绞龙。
方警官哈哈一笑说:当时我也不抱什么希望了。你想想,单位能给你那么多的钱?我说死马就当活马医吧,当时我把遗嘱都写给妻子了。
陈刚笑说:结果奇迹出现了。就是,我也没想到。
方警官又一笑说:院长亲自找我谈话,说肝、胰、肾要一次换,我说没那么多钱。院长一笑说:这事不是你考虑的,你只配合我们就行了。
陈刚说:你心里就有底了?方警官得意地再次笑说:当然,有了这话,我为啥不做呢?反正三个器官都坏了,做了我不出钱,还有生还的可能,不做我可就死定了。
哈哈哈……陈刚和方警官放声大笑了。最后方警官说:以后就来我房间给病人熬稀饭吧,电饭锅一插挺方便的,你们出门在外挺难的。
从此,陈刚便找到了熬稀饭的地方。自方警官手术成功后,陈刚又跟方警官走得那么近,随时能了解一些情况,玉珍再没说过不治要回家的想法。
转眼一月过去。肾源仍没等到。钱已花出去了两万多元。
火炉西安使人难熬。来当陪员的小舅子,整天也无所事事,给五十元钱买了一辆旧自行车,他骑上车东游游西逛逛,每天列行公事似的来病房坐坐,便骑上自行车回租的招待所睡觉去了。没主动提出值上一个夜班,让陈刚去休息一下。玉珍看得有点生气,婷婷也报怨这个舅舅实在不像话。仅他一人吃喝玩耍,一月就花去了两千多元。
一天,出去散步时玉珍说:老陈,我有个想法,肾源何时等到很难说。都呆在这里花费大,让小伙子先回去,等何时手术,再让他或单位来人都行。都等在这里有啥意思。
听了玉珍的话,陈刚半天没吭气。他早有这个想法,可不敢说,说了怕玉珍有别的想法,既然她提出来了,那就顺水推舟吧。便迟疑着说:给人家小伙子咋说?
玉珍说:这没关系,我是姐姐,这话我来说,他走了就可把租房退了。一月五百元,两月就一千,能花得起吗?反正你在医院又不去住。
陈刚说:好,找个机会你说吧。
玉珍说:万一有急事,给姑娘打电话,过来给你帮个忙也就行了,不需要这么多人。
三天后,小伙子走了,陈刚去退了房,将衣物收拾齐带到了医院。
天天在盼,天天没盼头。家属们只要看着杨医生的助手背着那绿皮箱子出去,就猜想可能到某某地方取肾去了。有时能猜到,有时也猜不到。有时以开玩笑的口气问杨医生,杨医生十有九次都是只笑不回答。
有天,有位家属很神密地给大家说:你们知道吗?杨医生每次出去,都是事先和当地法院、公安局联系好的。几时枪毙人,他们几时就赶到现场。做好一切准备,只要枪在犯人的头上一响,他们就要急扑过去,稳准狠地一刀子下去,把犯人的肾掏出来,立即浸泡在药水瓶里,密封后,坐飞机赶回来,立即就要给配好型的病人换上。时间越短越好,一般十小时以内。一旦过夜,这个肾自身的生命就不行了。手术就有失败的可能。
噢!太恐惧。有位家属闭着眼说。你们发现没?那家属又说:做了的这几例都是在晚上吧?为什么?就是不能过夜。听人说,大人的肾换给小孩,不很理想。男人的肾换给女人也不太好,女人不但长胡子,排异性也大。
那位家属的小道消息,听得一屋子人毛骨悚然,不知所措,仿佛自己杀了别人在取人家的肾,心中毛刷刷地难受。
印度甘地告诫人们,人世有七样东西可毁灭我们:1没有道德观念的政治。2没有责任感的享受。3不劳而获的财富。4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5不道德的生意。6没有人性的科学。7没有牺牲的崇拜。陈刚觉得甘地很理性,同时也很伟大,她是在跳出尘世看问题,所以一看就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