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升学率: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价一所学校的升学率,不能仅仅关注最终的升学数据,更要考量其对学生的 “加工” 能力和提升效果。对于一流生源的学校而言,凭借优质的生源基础取得高升学率,固然值得肯定,但这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对于末流生源学校来说,如果能在相对薄弱的生源条件下,取得令人瞩目的升学率,那无疑是教育领域的一大奇迹。尽管生源质量在学校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末流生源学校就只能在教育竞争的赛道上默默落后。事实上,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策略,学校以精细化管理和创新勇气,构建“习惯-能力-素养”逐级进阶的成长阶梯,学校同样能够实现逆袭,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助力他们走向成功。
二、习惯培养:从细微之处雕琢学生成长
①行为习惯:筑牢品德成长根基
行为习惯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基石,它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末流生源学校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当务之急。学校应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着手,制定一套涵盖校园生活方方面面的详细的流程化管理准则,让学生清晰地知晓自己行为的边界和准则。
②教师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示范角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时刻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比如,教师在校园内主动热情地向学生和同事问好,以实际行动爱护校园环境,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用自己的每一个举动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
③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氛围。例如举办 “文明行为月” 活动,借助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校园广播等多样化的形式,大力宣传文明行为的重要意义;设立 “文明行为监督岗”,让学生参与到校园行为监督工作中来,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
三、学习习惯:开启知识殿堂之门
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的关键保障。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学会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将预习、复习、作业、阅读等学习任务有条不紊地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②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重要环节,它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浏览教材、标记疑问点等方法进行有效的预习;复习则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制作思维导图、总结归纳知识点等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的效果和质量。
③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学习方法讲座,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优秀教师或者成绩优异的学生,为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和实用技巧。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交流、互助,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创新教育理念:以科学方法推动教育质量
提升
①秉持实用创新教学理念,突破教育教学困境。先进的教育理念犹如一盏明灯,能够高瞻远瞩,敏锐地洞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弊端,精准地把握中国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它为解决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教师教学压力过大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②科学的教育理念应当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从对教育教学各要素的精准把握,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学生校园生活的管理等,都应涵盖其中,形成一个全面、系统、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
③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④打破传统僵化的学科壁垒,积极开展跨年段、跨学科体系建构,是创新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跨年级、跨学科建构是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进行有机整合与联系的过程,它能够引导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深入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同时,创新教育理念还注重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①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末流生源学校应当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要点,可以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系统地向学生讲解,确保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而对于那些抽象难懂的知识,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教学的吸引力。
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促进提升
①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末流生源学校应当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②评价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例如,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发言质量、合作能力等;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创新性、完成态度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程度等。
③在评价教学时,要从宏观整体层面出发,全面综合地考量教学的各个关键要素,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恰当、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有效、教学评价是否科学等,确保这些要素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④定期向学生和教师反馈评价结果,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让教师及时掌握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七、开展教科研活动:以创新驱动教育发展
立足学校实际,优化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善于创设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逻辑体系和能力体系实现三体合一。同时,要注重营造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构建平等、民主、尊重且充满关爱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无压力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八、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教育新路径
学校可以围绕学生发展、教学改革、教育管理等方面,确定一批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例如,开展 “末流生源学校学生学习动力激发策略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等课题。通过这些课题研究,探索适合末流生源学校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九、从整体出发: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
在明确教学目标时,要确保各阶段目标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逐步递进的完整体系。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重内容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将相关知识有机融合、系统整体建构,包括颠覆传统三轮中、高考备考模式的建构。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选择讲授、讨论、实践、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评价方式上,要做到全面客观,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参与度、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水平等多个维度。
十、加强校际交流,实现经验共享共进
①校际交流是学校获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的重要途径。末流生源学校应当积极与其他学校,尤其是优质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广泛的校际交流活动。
②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到优质学校听课、观摩学习,让教师亲身感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邀请优质学校的骨干教师到校开展讲座、示范课等活动,为教师提供面对面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此外,通过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之间的共同发展。
③末流生源学校实现逆袭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学校全体师生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地努力。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做起,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教科研活动,不断探索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教育教学之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最终实现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逆袭。

作者简介:
刘士秋,全国名校长,山东德州睿聪高中校长,三和教育品牌创建者之一。全国和谐教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理论创始人,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专利六项,山东省星火计划奖一项,全国各地讲学130余场,培训教师5万余人次,国家级校长培训导师,指导过数所学校的中高考,取得耀眼的中高考成绩。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