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了孟国泰先生写的文章:《末流生源学校的逆袭之道--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让每一个人都精彩》,内心涌动,有感而发。
文中有两段文字唯美且富有深刻的内涵,与大家共享:
1.“花朵一般都在春天开放,但冬天开放的花朵,更有傲风斗雪花品,会更加鲜艳夺目,更加扑鼻,于花,如腊梅;于人,如“差生”。从个体出发,让桃在春天妩媚,让荷花在夏天盛开;菊花在秋天争艳,让玉兰在冬天绽放。”
2.“以生为本,让生自主,向生学习,为生服务,当好教育家,争做大先生。 “为生服务”的宗旨是:视家长为上帝,视孩子为天使,视教育为生命,视质量为灵魂。”
每一粒种子都有破土的力量,每一颗星星都有发光的权利。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在教育的荒原上开辟出一片希望的绿洲,如同暗夜中的灯塔,为被贴上“差生”标签的群体照亮了自我觉醒的航道。
一、教育生态的重构:从标准模具到生命花园
在传统教育的流水线上,学生被切割成标准件,"差生"不过是质检系统的淘汰品。书中提出的"四季花圃理论"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体系。腊梅的傲骨不是对春天的背叛,荷花的热烈恰是盛夏的馈赠。当教育者学会用节气更替的智慧看待学生成长,教室便不再是冰冷的车间,而是孕育万千气象的生态园。
二、主体性的觉醒: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退半步,学生进三步”的革命性主张,在书中化作生动的教育图景。当学生站上讲台讲解三角函数,当学困生组织月考命题,传统师生关系的权力结构发生微妙反转。这种"放权"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的战略抉择。
每个人都是管理者的哲学智慧更,是流淌在校园每个角落的实践哲学。
三、服务型教育的涅槃:从知识权威到成长伙伴
“视教育为生命,视质量为灵魂”的服务理念,重塑了教育的本质内涵。教师变身"学习理财师",帮助学生规划知识储蓄方案。这种角色转换打破了"师道尊严"的刻板印象,建立起基于信任的成长同盟。当教育者放下"课堂霸主"心态,真正以服务者姿态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差生"的标签便在对话中自然脱落,露出个性迥异的生命本真。
教育不是优胜劣汰的竞技场,而是百花齐放的伊甸园。当我们在标准化考试的迷宫里兜兜转转时,那些被定义为"末流"的生源群体,或许正手握打开教育真谛的密钥。每个生命都蕴含着独特的成长密码,教育者的天职是成为破译这些密码的知音。正如寒冬中的腊梅终将吐露芬芳,当我们以敬畏之心对待每颗与众不同的灵魂,教育就会在看似贫瘠的土地上,收获意想不到的丰饶。正如孟国泰先生所说:
从个体出发的新文化,
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文化星。
从个体出发的新课程,
让不同的人都成为课程王。
从个体出发的新课堂,
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乐学者。
从个体出发的新管理,
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管理师。
作者:薛美丽(实达中学大先生、实达中学家委会主任)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