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
(7211——7240)
张 鹏

7211.为了听一听来自故乡的声音,我打了七、八分钟的电话给我一位已经回到故乡的同学,故乡正在旧历年底的干冷之中,无边无际的风在无休止地吹刮着,非常像鲁迅《祝福》文中的中国旧历的年底。泗水人过年,油炸藕盒、丸子、鱼、花生米、地瓜之类是少不了的仪式。在烟熏火燎和油煎火烹之中完成了对岁月的最好的告白。一年又一年,多少个春节我都是在故乡度过的,可是,从2018年以后,每年的春节我都是在泰安度过,今年也不例外。在灯光下,喝茶或咖啡,吃烤地瓜,在干冷的世界中寻觅温馨的一隅,慰藉自己的灵魂,我在干冷的风中,在泰山学院的校园走过,枝头掠过冷风,干枯的叶子和破碎的悬铃木的果实在大地上飞动。年底的干冷,意味着冬天的极致,似乎在昭示着即将到来的早春。今日上午,零星细碎的雪花,虽然微量,却也是迎春的点睛之笔。
7212.我常常在寒假里寂静的夜晚,在泰山西南麓的教学楼上,灯光明亮的办公室里,安静地阅读纸质的书籍。夜读有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喝着绿茶,拿着铅笔在书页上做眉批,我喜欢这种纸质的书籍所散发出来的油墨的香气。也为灯光漂白的四壁所深深陶醉。曾经在泗水的乡下,在寒假期间,坐在窗户纸被风刮破的寒冷的房间里,听着奶奶和母亲在院子里油炸藕合的声音,我默默地阅读唐诗宋词。想一想故乡,想一想青少年条件的简陋,我对今天这个时代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和相对安静的灯下夜读,充满了感恩。山风从远处吹过,旧历的年底。给人一种辞旧迎新的过年的感觉。遐想山外之山和天外之天,遐想故乡和远方。在泰山脚下的夜读中,心灵坦荡,遁入文学的腹地。
7213.W兄谆谆相告,每个人的福报,都是有限的,任何人也无法穷尽人间一切福禄名利寿喜,只能尽量多行善,尽人事而听天命。是啊,半夜里睡不着,我也反复思索比对,得与失,名与利,种种盈余,种种匮乏,尽量悦纳,慈悲为怀,大度海涵,期待天赐。
7214.教学楼的灯光依旧,干冷的年底的风,掠过静谧的山坳里的校园,夜读,饮茶,与先贤晤谈,神交于跨时空的字里行间。再有不到三十个小时,蛇年即至,愿来年笔走龙蛇,文思泉涌。成年人的年关,内心是压抑而惶惑的,无数实现不了的理想,只能被时光裹挟,以待来年。清冷的夜气中,茶是热的,心潮澎湃。
7215.龙年的除夕,夜色渐浓,鞭炮响起,千家万户吃着团圆饭,辞旧迎新。站在阳台上外望,街道上一片冷清,所谓守岁,乃是与最亲爱的人一起抱团取暖,度过这一年最后的夜晚,除夕是迎春的高潮。每年雷打不动的春晚即将开始,春晚的节目好不好已经不重要,关键是,这是一个民俗性的,制度性的安排。饭菜的香气,酒肉的香气,相互的祝福给予我们一年到头奔波风雨的最好慰藉。泰山脚下,祝福各位新年快乐!
7216.昨夜除夕,守岁至半夜。春晚没细看,但电视一直开着,权当过年的声色动静之大背景。最激动人心的是,大约十一时多,听到熟悉的一曲《万水千山总是情》,欣慰之至。当年学唱此曲时,我正在泗水实验小学念五年级,十二岁。山一程,水一程,风雨兼程,万水千山,脉脉含情,三十九年之后,旧曲乍聆,情动心惊。午夜度岁,睡至天大明,一夜无梦,心宽体轻。旭日初升,新正伊始,祝福好年景。
7217.一直到1993年,我十九岁之前,一直在樊家庄过春节。那时的大年初一,我一般跟随三叔或单独行动,去一些关系亲近友好的亲邻们家里拜年。不少家庭都在堂屋正中间的客厅里祭祀了祖宗,香烛纸锞,我们恭敬叩拜,也给长辈们叩拜。之后,喝茶,寒暄,吃糖,总能获得些鞭炮或糖果,村里走动完。我还喜欢骑车到县城电影院一带逛悠,见见城里的同学们,买几本新刊物如《辽宁青年》《青年文摘》《读者》之类,或者看场电影。那时,从我村去县城是土路,如果降了雨雪,则泥泞不堪,也就只好在村里活动了。那时,四世同堂,无忧无虑,充分放飞自我。那时,甚至要去邻家看电视,看春晚,看《射雕英雄传》,看《几度夕阳红》,看《西游记》,看《围城》。而今,在泰安过年,思之依然神往。那时的不焦虑,不压抑,不纠结,真的富有年味。
7218.高中时代的我,已经喜欢在寒假中的村外田野里四处散步,我不选择人来人往的村路或通往县城的大路,却钟情于田间丘陵的地埂或羊肠小道,我喜欢把双手插在裤袋里,慢悠悠踱过绿色的冬小麦田边或空荡荡的地瓜田边,用双脚感受枯草的干燥柔软,看天空,晴好或彤云密布的天,看村里升腾的炊烟,看放羊老汉的棉袄和长鞭的鞭竿或鞭梢,看临近地平线的落日,看黄土地与淤地坝上的石块,看弃置田间的香烟盒或火柴盒。甚至,我在那时,已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是个小小的知识分子,未来一定会离开故土去远方。如今,我多么想去故乡的村外,再看一看那些土地和天空啊!
7219.“人生应该是旷野,而不是轨道。现在的孩子们缺少的就是对旷野的亲身体验”。三叔说得好,我庆幸少年时代跟随三叔一起或独自在村外的散步,大地和天空无边无际,聊天与遐想更是漫无边际。向成长的岁月和大地深情致意,故乡一直是课堂,旷野一直令人神往。
7220.在多达数百万字随笔的写作过程中,我遇到过至亲至敬的师友亲朋的劝阻甚至不屑,但我的坚执和快乐始终告诉我,要听从内心的召唤,是其所是。我只遵从内心之律令,只干自己认为正确和快乐的事。就这样,一天天过来了。我坚信,文字篇幅的短小不影响文字的质量;我更坚信,三言两语之间,尽可展示认知,表情达意,甚至有可能流传后世。随笔不是我发明创造的,这个地球上,我之前,我之后,一定有人醉心于此并因此而声名卓著。寻找到一个表达方式不容易,天天醉心于此并且行稳致远更难能可贵。我愿意一直写下去,陶醉其间,大快平生。
7221.活得像你自己,活得快乐、洒脱而自豪,并非易事。多少的峨冠博带和功名利禄终将零落成土,但惬意与自得,却为你的每一分钟的拥有并记录而永在。为什么活出自我不能算是成功呢?
7222.我在忆旧中,不断选择性地忘记了乡村时代的艰难。那时,在樊家庄过春节,室内通常冷到水缸里结冰,我一双棉鞋,白天四处游荡,夜晚把鞋垫子抽出来,让夜风尽量吹干一些。袜子也多不到可以天天换洗的程度,甚至几天洗不了一次脚。那时,有些油炸食品吃,已是美味,油炸地瓜那么好吃,家里也舍不得多炸几次。那时,房子小,光线暗,气温低,故乡寒风瑟瑟。单纯从物质生活的进步而言,今天比那时,仿佛钓鱼台国宾馆与乡镇鸡毛小店的差距。我怀念的,可能仅仅是一段充满希望的青春时光而已。青春时光中,我总是幻想,可以通过读书和考试翱翔云天,前程似锦,前途无量。而眼下的中年时光,关心的却是琐碎的日常的一地鸡毛。我总是渴望青春和激情,理想和抱负,如同渴望一束灼亮的星光,刺破黑暗的夜空。
7223.昨通话,G兄说,连拜年都敷衍了事的人,大可少联系了。G兄说,群发的图片与短信、短视频,没头没脑,无盐无油,更增加了彼此的疏离。我深有同感并力戒之,哪怕发几个汉字,也要有个特定的称谓,让对方感到言之有礼。过年,让亲切者更亲切,让陌生者更陌生,让疏远者更疏远。
7224.年前年后,与各个学段的老同学交流,几乎都有一种壮志未酬的焦虑感。这触发了我对人生的重新审视,究竟如何才算已经成功?在无边的比较和权衡中,我们自己也往往迷失在奋斗的征程中。忙碌大半辈子,依旧被一种不成功的感觉困扰,这是令人心悸的。
7225.推开客厅通往阳台的门,再推开封住阳台的玻璃窗,正月初三的冷空气,让我体会到了大自然本身的温度。人的奋斗,几乎都是在抵御大自然加诸于你的风霜雨雪、严寒酷暑。房子、暖气、空调、衣服、蚊帐、车子、雨伞,这是我们与大自然战斗和妥协的产物。除此之外,一粥一饭,一饮一啄,这又是在满足人类自身的自然需求。我常常在看山看水时,一下子穿越了文明的迷障,一下子回到了山顶洞人的荒寒与野蛮。文明只是人类的奢华,大部分时光和心血,人类只足与大自然在对抗,不断满足着温饱,尽力舒适。
7226.知子莫若父,钱钟书20岁秉承父命,慨然代笔,为钱穆《国学概论》作序,署其父名基博。国学根柢,语言功力,博学识见,远超同侪,其父乃敢善任。钱氏父子,堪称绳继家学,继往开来。近日常叹,儿子过于优异,可能遮蔽了钱基博的一世文名。有子如钟书,乃父可自慰自宽矣。
7227.使命感。一直觉得,过于敏感大自然的美妙,每日对朝晖夕阴,花草树木,风霜雪雨,江河丘陵,山光水色等等纯自然事物凝目过多,乃至夜晚必须抽出时间欣赏星光月色,乃是我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在人世纠葛、功名利禄的世故背景中,我常常发呆,走神,遁入人类之外的云天,聊寄闲情于刹那间的想象中。
7228.我敬天畏地,虔诚求神,每进道观庙宇,则谨慎叩拜,将内心诉求一一拜求祈祷。大雄宝殿的神佛,我小心翼翼拜求。当然,我更是一个泛神论者,自信神灵无时无处不在,举手投足,力求尽善。走路时,我捡起路上的石子、碎玻璃扔远;看见树上将落的枯枝,我尽力扯下扔远;及时清理办公场所和家中的垃圾,力求不与之共。小善多积,庶几通神。
7229.高一下学期,1991年春天,我在泗水工人文化宫阅览室与《围城》邂逅,一下子如受电击一般感受到了钱钟书的文化魅力。在那之前,我读过的小说颇不少了,但钱氏的妙语连珠与幽默睿智还是狠狠地征服了我。一直认为,也许,我的思维与表达,与《围城》存在某种宿命般的缘份。后来,我的骨子里的傲慢与偏见,也是深受了钱氏文字的渗透与濡染。
7230.灵气充沛的文字,来源于灵气充沛的身心,进一步说,甚至来源于作者所处的天地山河,风花雪月乃至饮食起居。我为此常常看星星,希望星光之美丽能闪烁到我的字里行间。同理,我游山玩水,欣赏花鸟虫鱼,聆听流水风声,饮茶,吃坚果,尽量多睡觉以保证精气神。一直认为,阅读之外,这以上诸多因素,同样关乎文气、文风、文运。
7231.文学是敏感、多情、固执、纯粹的青年的天然精神家园。迷恋文学的人,让上述性情进一步走向极致。这种凡事皆倾向于用文字表达定格的文学人格,让人在不确定的世界里企图秉持契约精神,至少是直觉的契约。文学的全部,无非是个体心灵对世界万象的印象与梗概。写作者容易对印象入戏太深,甚至想为世界打造剧本,而剧本的演出,却往往荒腔走板。文学爱好者,因而也更易迷茫和怅然若失。
7232.那么多年、节、假时光,我都喜欢去教学楼的办公室静读,G兄说,虽然不一定立竿见影地产生学术效益,却实实在在远离了许许多多是非纠葛。天底下,还有什么比空空荡荡的楼宇里安安静静的办公室更接近于五行之外的玉宇澄清呢?书境,茶境,禅境。
7233.学友H的表弟是物理学博士,在某省会城市的一所高校任职。他业余为了赚些零花钱,居然去做些家教的兼职,奇怪的是,居然只能找到一些给初二小孩辅导物理的小活,真正做起来,他才发现,文学博士辅导小学语文的,数学博士辅导中学数学的,都很常见。内卷之下,一个会屠龙的人,能寻到杀鸡屠狗的小活计,也得将就着做。毕竟,屠龙之技一旦无龙可屠,挣钱就没了门路。委屈求钱,不丢人。
7234.乡村的萧条,是从乡村小学的裁撤合并开始的,没了娃娃们的读书声,乡村顿时沦为沉寂的一隅。H兄说,现在的乡村春节,除了几个穿着棉袄倚在墙根晒太阳的老人,村街上空空如也。逃离乡村,成了年轻人对待乡村的基本态度。
7235.过年。成功人士天天在过年,他们一年四季的每一天都沉浸在盛大节日一样的喜庆和快意中,真正的年,不过是多了一次高潮体验;相反,非成功人士的过年,反而因为需要如同小单位迎接上级检查一样,愈加捉襟见肘,也更加透支平日不多的家底,焦虑感雪上加霜。所以,努力走向成功,就等于多过了许多年。
7236.立春。蛇年的立春,没能实现春打六九头,却打在了五九尾巴上了。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我想起少年时代在济河两岸的早春,遥看鹅黄的嫩柳时的惊喜。这个季令,河湖之冰已渐渐消融,水暖鸭先知,碧波之上游弋着灵气十足的小野鸭。尽管寒冬仍在延伸,但春天的气息已在酝酿中。我渴望,明媚的春风,律动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吹拂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7237.梦中的舞台。不止一次,我常在深夜的梦乡中激情澎湃地发表演讲,梦醒后,还能忆起讲演的大致内容。可能,我太需要一个讲演的场面了,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诉诸于深夜的梦中。听众的惊讶与掌声依稀,我讲演中的手势和修辞依稀,黎明的朝阳被防盗窗的钢棂反射,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在了梦醒后的我的脸上。梦醒了,却无处真能演讲。梦想,常常调戏现实人生。
7238.名人为书法立法。对于书法,我的基本态度是,只要你功成名就了,哪怕率性胡写,依然是一手好字。这样说吧,在名人手迹中单独摘出一字或数字,你如果一口咬定是你小区的保安写的,其书法价值马上荡然无存。反之,保安真写了几个字,你硬说是某著名作家、书法家、政治家的真迹,其价值马上飙升。
7239.不同的地点,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记忆。岱庙东北角的御座宾馆,对泰安人而言,是一家高端大气甚至神秘的酒店,我在泰安工作定居二十多年,总共在里边吃饭不超过五次。但这里给我留下的印象却不是吃饭,而是陪考。2013年6月中旬,2016年6月上旬,我和妻,在此度过了难忘的陪伴儿子中考、高考的时光。儿子进入考场,考试开始后,我与妻慢慢东行,进入御座宾馆大堂,坐在布沙发上喝茶等候。我至今还记得,我读着曹础基编著的《庄子浅著》等候。距每场考试结束十分钟,动身返回泰安一中门口,迎接儿子出场。那些初夏的日子,距今渐远,但从容等待的记忆,却依然清晰。
7240.因为舍不得那些瞬间的感觉和记忆泯灭,我立即动手,追风蹑电一样,把任何在头脑和心尖滑过的念头,迅速定格为文字,如此,才稍得喘息。打捞记忆,拒绝遗忘,为逝去的时光铭刻意义,这让我在一天任何时光中都有可能动手涂鸦,留下文字,证明并未放过那些心灵的律动。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省作协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