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作者原创作品一目了然的阿拉伯数字)
试述人的生命三个“度”
作者:林耀平
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换句话说就是:正常情况下,谁也决定不了自己能在这世上活多久。但是,人的生命宽度、厚度和深度自己是可以决定的。
本文仅就一个人的生命宽度、厚度和深度作些探讨。
首先,关于生命的宽度。人的生命宽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我认为应该是知识的博大精深。
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其词风婉约,诗风豪放;琴棋书画可谓样样精通。她的前半生,风华正茂,锦衣玉食,幸福美满;晚年时却遭金兵入侵,遂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古绝唱。
唐代李白被誉为“诗仙”,其游历一生,见遍祖国的壮丽山河,结遍天下仁人志士。虽然壮志未酬,自荐数次无果,但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饮酒作诗,逍遥快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不朽诗句《望庐山瀑布》。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是430万人,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只有120万人。从数量上讲,两军对垒,似乎共产党的失败是“板上钉钉”的事。于是,蒋介石为了维持其独裁统治,于1946年6月撕毁了“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人民解放军奋起反抗,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开始。但是,让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共产党仅用不到三年时间就占领了国民党的老巢南京“国民政府”的“总统府”。究其原因,刨根问底,就是因为伟人毛泽东太伟大了,其伟大的根本原因就是知识太广博了。蒋介石之所以败在伟人毛泽东的脚下,是因为蒋介石所掌握的知识还不及毛泽东的1%。
所有的这些名家、伟大的人物,之所以让后世赞颂,是来自于他们的知识、才华,也就是他们生命的宽度太宽广了。
其次,关于生命的厚度。同样,人的生命厚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我的理解那主要是一个人的德行。俗话说:“厚德载物”嘛,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那么,人的好德行是怎么来的呢?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学习。这十来年,我从书店买回几十本古之经典,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墨子》、《道德经》、《传习录》、《王阳明心学》与《尚书》、《中国人的修养》……对这些经典,我是一句句、一字字地学,并且作了很多的笔记,写了几十篇感悟文章,讲了几十上百场中华传统文化课,在线上线下听众超过一亿人次之多。真的使我倍感学习古之经典对增加人生命的厚度太重要了。二是践行。只要你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学好了,你的德行就在不知不觉中增厚了。有一天上午约9点钟,我楼上的一位胖老太太买了十几斤重的菜回来,我正好下楼去一个单位讲课,该老太太不仅菜买得多、身体还胖,而且她的腿脚不方便。尽管小车在楼下等我,我跟司机说:“您等一下,我帮老太太把东西扛上去先。”我扛着东西咚咚咚地把东西扛上了5楼,然后下来告诉老太太:“东西放在您家门口了。”尽管我也已67岁多了,但我的腿脚好,举手之劳,为什么“不”呢?类似于这样的事,我还有许多许多,反正一句话:遇事先替别人打算。如此,久而久之,你的德行就会“厚厚”的了。三是积累。好德行是要靠日常一天天、一点点、一滴滴积累而成的,当你学习传统文化足够多以后,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愿意帮助别人了,帮得多了就成了非常自然的事了。如此,你的好德行、生命的厚度就越积越厚实了。
再次,关于生命的深度。人的生命深度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我认为应该是一个人理念的深刻。只要注意研究伟大毛泽东的人都会知道:中国共产党在初创时期,在每个重要节点,毛泽东都有其经典的理念。在1927年9月29日“三湾改编”中,毛泽东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著名论断,已过去97年多了,人民解放军始终坚持这一理念。1928年4月28日“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后,针对敌强我弱的状况,毛泽东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战略方针,从而赢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至于之后的长征路上、延安岁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毛泽东的理论,多着去了。有专家说:毛泽东亲拟的400封电报,打败了国内外一切反动派。其中毛泽东亲拟的198封电报让蒋介石败退到一个孤岛上去了。所以,蒋介石也不得不服气。他说:“毛泽东打仗是艺术,干什么都是艺术”。这时,他提高了嗓门:“是高超的艺术!”所以,尽管毛泽东的生命停止在了82岁,但他的人生宽度、厚度、深度是谁也比不过的。
总之,人的生命长度确实有限,但若你生命的宽度足够广博、生命的厚度足够厚实、生命的深度足够高深,你就能像孔子、毛泽东他们那样,让人民永远记住并且传颂的。
(↑↓)林耀平先生的简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