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意象 深情的笔触 高远的意境
——评胡明启《悼黄旭华院士》
安徽东至三中 金成道

这首诗是对黄旭华院士逝世的深情悼念,充满了敬仰与哀思。黄旭华院士是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离世无疑是国家与民族的重大损失。

悼黄旭华院士
安徽东至葛公中学 胡明启
蓬山此去万峰青,千顷碧波鉴赤诚。
雪浪排空开海路,蛟龙入水响天钲。
潜心卅载匿名姓,茹苦半生斩棘荆。
一鹤西游无怅恨,且听春雨带潮声。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蓬山此去万峰青:
首句以“蓬山”喻指黄旭华院士去世后所去的仙境,同时“万峰青”象征着院士高尚的人格和不朽的功绩,如同青翠的山峰永远屹立。

千顷碧波鉴赤诚:
“千顷碧波”可能暗指海洋,黄旭华院士一生与海洋紧密相连,为我国的核潜艇事业奋斗终身。“鉴赤诚”则是对他忠诚于国家、忠诚于科学事业的赞美,他的赤诚之心如同碧波般清澈可鉴。

雪浪排空开海路,蛟龙入水响天钲:
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黄旭华院士在核潜艇研制过程中的艰辛与成就。“雪浪排空”形容海浪汹涌,象征着科研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开海路”则是指他带领团队开辟了新的海域,即核潜艇的研发之路。“蛟龙入水”直接指代核潜艇的成功下水,而“响天钲”则是形容这一壮举如同天籁之音,震撼人心。

潜心卅载匿名姓,茹苦半生斩棘荆:
这两句是对黄旭华院士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深刻描绘。“潜心卅载”指他长达三十年的潜心研究,“匿名姓”则体现了他甘于幕后、不图名利的高尚品质。“茹苦半生”和“斩棘荆”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半生以来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但他始终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一鹤西游无怅恨,且听春雨带潮声:
末两句以“一鹤西游”喻指黄旭华院士的离世,如同仙鹤西去,充满了超脱与宁静。“无怅恨”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无悔与坦然。“且听春雨带潮声”则是以自然界的春雨和潮声来寄托对院士的哀思和怀念,同时也象征着他的精神将如同春雨般滋润后人,如同潮声般永不停息。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既表达了对黄旭华院士逝世的深切哀悼,又高度赞扬了他为国家和科学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诗人成功地将自己对黄旭华院士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