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烟
外公89岁了,明年春天就是他的90大寿。
我搬到南京已12年,外公却从来没有到过我家,这一直是我内心久存的遗憾。几个月前,和妻对他好说歹劝,才特意把他接到我家住了一段时间。没想到,一个月的相处,却给我和爱人上了一堂深刻的人生课。
外公人缘极佳!走到哪儿,都是众星捧月的贵客,他老当益壮,性格开朗,谈笑风生,歌声不断……一个星期不到,就和小区的老人孩子份得倍儿熟。
外公什么都好,就是酷爱抽烟,他原先是个木匠,从15岁跟师傅学徒起,就坚持一天两包,从未间断。关于外公抽烟,还有一件有趣的往事,想当年,和外婆恋爱时,外婆的母亲当着众人面问过外公,“我最反对抽烟,在香烟和我的宝贝女儿之间,如果只能选择一样,你选择什么?”外公想也没想,立刻大声喊道,“当然是香烟!”不过,最后,可爱的外婆还是选择了外公,在外婆看来,外公没有任何缺点,包括抽烟。
如今,他的烟龄已有七十年,各种档次的香烟在他的鼻前一闻便知,外公吐烟圈的本领更是远近闻名,他吐出的烟雾像奥运五环一样精美;不仅如此,还能用满口烟吐出一条条长长的巨龙。因此,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老烟枪”。
因为他毫无节制的抽烟,严重地影响了我家的生活,平日里,妻最怕闻的就是香烟的味道,闻之则想吐,还不停地流眼泪;女儿也因为家里久久不能散去的烟味而私下唠叨。外公在乡下生活了几十年,对卫生习惯可没有城里人那么讲究,时常到处吐痰,随手扔烟头,马桶里总有来不及冲洗的烟灰、吐沫和老痰,最让我们不能忍受的是他每天早上四、五点钟的咳嗽声,一个接着一个,像战场上的机关枪!看到这些,母亲多次出面劝他戒烟,不仅和他说了一大堆戒烟的理由,还把那些廉价的香烟都给藏了起来。
身在我家,外公身单力薄,没办法,只能选择默默接受,但看得出,他在我家过得很不开心,好几次和母亲争辩,“毛主席喜欢抽烟,活到84岁;邓-小-平抽了一辈子烟,活到93岁;张学良烟不离手,活到103岁;周总理从来不抽烟,只活76岁……你们知道吗?抽烟和人的生命本就没有直接关系,也不会影响到别人!”任他说了千百遍,可妈妈的态度始终很坚定,“戒烟”后的外公变了,走起路来没有了以前的底气、自信和阳刚,满脸的笑容突然间飞走了,张嘴就来的玩笑话消失得无影无踪,嘹亮的歌声停止了……只短短几天的时间,外公一下子变成愁眉苦脸的哑巴。
这样的生活,只过去一个星期,他就老是和妈妈吵着要回农村的老宅,无奈我们工作忙,没有时间送他,还担心他一人在家的起居和安危,可怜的外公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急得在屋里到处转悠,嘴里还一遍遍念叨,“你们哪是接我来享福的,分明就是活受罪。”
正当我们暗自窃喜,猛然间,发现他竟背着我们偷偷抽烟,晚上,他在卫生间一呆就是半小时,还把窗户全部打开,并开了排气扇,蚊子和苍蝇纷纷飞了进来,他全然不管,尽管如此,依然可以闻到卫生间浓浓的烟味;外公平时爱做饭,这几天,他总是独自关门在厨房里炒花生米,透过玻璃门,妻发现,他一边炒菜,一边抽烟,他故意把油烟机开的档位开到最大;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到走廊打开所有的窗户抽烟,趴在阳台上,他整个头都露在外面,我真担心他会掉下去……
又是一个周六,下着中雨,和妻难得睡个懒觉,等我们醒来,已过8点,发现外公不在家,以为他外出散步了,和母亲做好早饭,还是不见他的踪影,怎么会这么长时间没有回来?难道……我、妻子、女儿和妈妈想着、猜着……不禁个个害怕起来!慌忙一起下楼找他,远远地,只见他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站在马路对面的梧桐树下,独自一人抽着闷烟,透过淅淅沥沥的雨点看他,瘦弱的外公在风雨中飘摇不定,豆大的雨珠从树叶上稀稀拉拉地洒落在他的光头上,外公完全不顾,他嘴里的半截烟在吐着烟雾,手里还拿着一根,看样子,是准备接上去再抽的……
看到这些,我和爱妻似乎一下子同时读懂了外公,他已活了89岁,所有的一切早已成为无法更改的习惯,我们为什么非要把自己不一定正确的观念强加于一个原本十分快乐的高龄老人身上?为什么不设身处地去考虑一下老人多年的习惯和感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是不是都太自私了?看到这些,我觉得孤独无助的外公就像一个有家难回的躲债者!看到这些,爱妻和女儿几乎在瞬间明白了一些事和一些情,她俩赶忙转身奔向商场,给老外公买了三条上等的好烟,还外加一个漂亮的打火机和烟灰缸。
双手捧着香烟,外公乐得就像得到棒棒糖的孩子!几个月来,他再也没有提过回家的事情!
作者简介:黄宏宣,江苏省作协会员,国家三级创作员,在刊物、网站发表作品八千余篇,十多篇散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出版散文集《我这十年》和长篇小说《深深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