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人日节,一曲生命的颂歌……》
作者:吴军久
今天是大年初七,人日节翩然而至。 这是独属于人类的盛大庆典。
当历史的车轮回溯到西汉,东方朔的《占书》宛如一道神秘的曙光,最早记录下正月初七作为“人日”的踪迹。时光流转,晋代董勋的《答问礼俗说》又为这古老传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让这一观念得以确认与传承。正月初七,就这样被尊为人类的诞辰日,它承载着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尊贵与独特,熠熠生辉。这节日的诞生,是古人对生命崇敬敬畏的深刻烙印,更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质朴而深邃的哲学。
谈起人日节的文化内涵,女娲造人的传说,宛如一首古老而动人的歌谣,悠悠传唱。在那混沌初开的远古,大地一片寂寥,女娲娘娘心怀悲悯与慈爱,以黄土为墨,塑造万物生灵。前六日,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在她的妙手下依次诞生,为大地带来了生机。而到了第七日,女娲突发奇想,她精心捏制出拥有双腿双手、形态各异的人类。自那一刻起,人类便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扎根,以非凡的智慧、善良的心灵,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明之旅。 后人为了铭记女娲这一伟大功绩,将正月初七定为“人日节”,这是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生命奇迹的礼赞。
在往昔的岁月里,人们在今天这个节日里,要戴着“人胜”,载歌载舞的庆祝的。那是用五彩丝绸或金箔剪成的小人形状,或戴在头上,宛如顶着一片璀璨星空;或挂于家中,仿若让家被祥瑞笼罩。这小小的“人胜”,承载着对人类诞生的纪念,也满含着对新年吉祥如意的祈愿。吃七宝羹,这一习俗亦满含深意。七种蔬菜汇聚一锅,熬煮出的是万象更新的蓬勃朝气,是新年新气象的美好期许。尽管各地物产有别,所用蔬菜不尽相同,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却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每一个人的心房。在南方的一些地方,“捞鱼生”的场景更是热闹非凡。众人围坐一桌,将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入大盘,一同欢快地捞动,口中呼喊着“捞啊!捞啊!发啊!发啊!”那声声呼喊,是对步步高升的渴望,是对财源广进的憧憬,更是人类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生动写照。而在北方,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秉承了一个从母亲口口相传的一个习惯,那就是人日子,必须吃面条。而且是还分正月初七是小孩子的人日子,正月十七是中年人的人日子。正月二十七是老年人的人日子。在这三个日子里,必须吃上一碗面条,以兹纪念,权作顺顺溜溜,平平安安之意。
人类啊,你是自然的骄子,以善良为羽翼,以智慧为利剑,在漫长的岁月里,披荆斩棘,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从古老的文明遗迹,到现代的科技奇迹;从文学艺术的璀璨星河,到思想哲学的深邃海洋,无一不彰显着你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与改变世界的胸怀。你的业绩与成功,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值此节日之际,请允许我,以极其敬仰和尊崇之心向你和他致敬!向人类致敬!
———哈尔滨,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