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夜话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不知从何时起,每年的“2.14”这个原本是西方情人节的日子,开始“移情别恋”到国人的身上。情人,单从字面上来看,仅限于夫妻或恋人之间,当然也会有人认为她可以是婚外的“第三人”。但我认为,情人不仅只能是人生的挚侣,还可以把她解读为亲人,如父母、子女,甚至生我养我的家园等。
在情人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都能深刻地体会到,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寻觅那个能与自己灵魂共鸣的伴侣是多么珍贵。我说了,这个角色不一定局限于法律意义上的夫妻。一个好的情人,同样能给予我们无尽的温暖与幸福,成为情人节里最动人的存在。
好的情人,是心灵的慰藉。他们懂得倾听,无论是喜悦还是忧愁,都能与我们共同分享与承担。在他们的陪伴下,人生仿佛被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情人节的氛围更加温馨而美好。
也许有人或许质疑,情人怎能胜过真正的夫妻?但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名分的束缚,而在于心灵的契合。一个懂得珍惜、理解并支持我们的情人,往往能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就像中华民国的张学良先生与赵四小姐赵一荻、蒋经国先生和章亚若,他们志同道合,留下了动人的传奇故事,成为情人节里永恒的爱情佳话。
好的情人,是人生旅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个充满爱意的情人节里,让我们珍惜身边那个特别的人,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爱情篇章。
当“2.14”不在是西方的独有;当情人节淡漠了情人;当街上玫瑰香飘进了门窗;当拜伦普希金泰戈尔诗集布满灰尘;当爱尔兰叶芝在炉火旁睡意昏沉;当康桥夕阳已作别彩云;当舒婷与致橡树相依终身;当汪国真流露出永恒之心。那么,朋友们,去爱你的情人吧!她不但是你的父母孩子和爱人,她还可以是你我一刻也不可分离的祖国。足下的黄土地让你我永保青春,为什么我们说到祖国,眼里常常会饱含深情的泪水?那是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