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流年诗伴行
——听雨斋诗社

善恶终有报应日,人间正道是沧桑
(名家有约~高文俊专辑43)
听雨斋诗社【2443期】
【作者简介】高文俊,内蒙古包头市交通运输局退休公务员。当过农民,教师,恢复高考后考入内蒙古交通学校(现为内大),毕业后分到国家机关工作,一直从事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爱好文学历史,在岗期间每年有近百篇豆腐块新闻发表于地方和行业报纸。退休后,仍笔耕不缀,被单位返聘为史志办主任,现定居北京哄孙子。
七律二首 评剧《秦香莲》观后
文图/高文俊
评剧《秦香莲》也叫《铡美案》《明公断》,是家喻户晓的一部传统戏,各个剧种都有演出,故事讲述的是北宋年间,湖广书生陈世美进京应试,考中状元,被招驸马。其家乡连年荒旱,父母去世,妻子秦香莲(湖广均州人士,今湖北丹江口人)携儿带女进京寻夫,闯宫遭逐。丞相王延龄怜之,试图让秦香莲在陈世美寿辰之日扮成歌女席间弹唱以助破镜重圆,不成。王延龄授秦香莲纸扇,暗示其到开封府告状。陈世美派家将韩琪追杀,韩不忍,终放走秦香莲母子,自刎……秦香莲逃出三官堂,至包拯前控告陈世美"杀妻灭嗣",包拯将陈世美召到开封府,好言相劝,话不投机。令秦与对质,陈世美自恃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怒欲铡之。……皇姑、太后闻讯阻刑……包拯不顾,铡死陈世美。2025年2月6日,笔者在顺义影剧院观看了由中国评剧院三大美女青衣陈思宇、卞玲玉、冯小明以及国家一级演员张国强(饰演陈世美)梅奖得主孙路阳(饰演包拯)优秀青年新秀王欢(饰演皇姑)演出的评剧《秦香莲》。看后,无论青衣花旦唱腔也好,须生花脸唱腔也罢,是笔者看过所有《秦香莲》最感人肺腑的一出精品大戏。特别是三位白派美女大青衣唱腔如泣如诉委婉动听,主角秦香莲也是经历了多重历练,从一开始的祈求夫君回归,到清醒后的绝地反击,每一阶段的觉醒、心路变化,都融入进她的歌声中。花脸孙路阳以其宏厚的声腔,表演细腻传神扣人心弦、把清正廉明的一代名臣再现舞台,令观众折服。鉴于篇幅,只能以七律二首作结。

其一
久演不衰秦香莲,忠贞烈女美名传。
陈年旧案重提起,善恶有报天道全。
寻夫路上多艰险,面对权贵不屈颜。
包公堂上伸正义,铡美案中显威严。

解析:此诗首联直接点题,指出秦香莲的故事久演不衰,其忠贞烈女的形象深入人心。颔联则回顾了秦香莲的遭遇,陈年旧案被重提,强调了善恶有报的天道循环。颈联描绘了秦香莲寻夫的艰辛与面对权贵时的不屈精神,进一步突出了她的坚贞与勇敢。尾联则通过包公堂上伸正义、铡美案中显威严的情节,展现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美好结局。

其二
陈年旧案诉衷肠,香莲寻夫路漫长。
忍辱负重携儿女,满腔悲愤诉朝堂。
忘恩负义陈世美,铁面无私包拯扬。
善恶终有报应日,人间正道是沧桑。
解析:这首诗同样以秦香莲的故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她的悲惨遭遇和坚强不屈的性格。诗中不仅赞美了秦香莲的忠贞和坚韧,还批判了陈世美的忘恩负义和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强调了正义和道德的力量,以及人们对于善恶报应的坚定信念。
2025年2月6日于顺义影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