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情感与精湛技艺的完美融合
——读桑恒昌的《心祭母亲》
墨 林
心祭母亲
桑恒昌

一九一八
是母亲的诞辰
一九五三
是母亲的忌辰
就是这双手
为母亲换上新衣
就是这双手
送母亲安枕就寝
天底下
所有的好女人
和女人
所有的好
加起来
放大十倍
就是
母亲
母亲的命
凋零于青春
独独把我
在人间寄存
心上的伤口
一次次咬破嘴唇
疾病和厄运
把我绞杀
我攥着苦胆
与之厮拼
黄土埋了黄土
红尘滚过红尘
八十有年这颗心
依然是
母亲
燃烧的灵魂!

【评 鉴】
一、细腻入微的情感刻画 桑恒昌的《心祭母亲》以其细腻入微的情感刻画,展现了一位诗人对母亲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诗歌开篇即以母亲的诞辰与忌辰为引子,轻轻揭开记忆的帷幕,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温情与哀伤的情感空间。诗人通过“就是这双手/为母亲换上新衣/就是这双手/送母亲安枕就寝”的细腻描绘,不仅勾勒出了母亲生前的温馨场景,更传达了诗人对母亲无尽的怀念与敬仰,这种细腻的情感刻画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活的温度与情感的深度。
二、精湛的语言艺术 诗歌的语言质朴而不失精致,诗人巧妙地运用日常语言,却能够表达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如“心上的伤口/一次次咬破嘴唇”,通过简单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如“天底下/所有的好女人/和女人/所有的好/加起来/放大十倍/就是/母亲”,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而高大。
三、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象征 诗歌中意象丰富,且寓意深远。如“黄土埋了黄土,红尘滚过红尘”,这一意象不仅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更隐含着诗人对母亲离世的无尽哀思。而“母亲燃烧的灵魂”则成为整首诗歌的核心象征,它代表着母爱的不朽与伟大,也寄托着诗人对母亲永恒的怀念与敬仰。
四、巧妙的叙事与抒情结合 诗人巧妙地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通过叙述母亲的生平事迹和诗人的个人经历,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情感的叙事空间。同时,诗人又不失时机地穿插抒情诗句,将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转化为动人的诗句,使得诗歌既有故事性又有情感深度,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又能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与内涵。
五、独特的结构布局与情感节奏 诗歌的结构布局紧凑而有序,情感节奏跌宕起伏。诗人从母亲的诞辰与忌辰入手,逐步展开对母亲生平的叙述与怀念,情感逐渐升温。然后,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将情感推向高潮。紧接着,以诗人对母亲灵魂的祭奠作为结尾,情感得以升华与沉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节奏与审美体验。
著名情感诗人桑恒昌的《心祭母亲》以其细腻入微的情感刻画、精湛的语言艺术、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象征、巧妙的叙事与抒情结合以及独特的结构布局与情感节奏,成功地展现了一位诗人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与敬仰,是文学中一首极具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的悼念母亲之作。
[桑恒昌简介]

巜山东文学通史》称,桑恒昌的怀亲诗创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诗坛的一个高潮,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他被誉为继臧克家、贺敬之之后,山东诗坛第三代,探索新诗意象化卓然有成的一代的领军人物。《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一书对山东文学六个门类重镇人物有这样的确定───
小 说: 张炜、莫言;
报告文学:李存葆;
散 文:王鼎钧;
诗 歌:桑恒昌;
电 影:张宏森;
电 视:赵冬苓。
这就是现实的述说和历史的存留。
【墨林简介】
墨林,原名陈斌,现居中国青岛。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诗社副社长、理事、论坛执行站长,香港诗人联盟理事,香港当代文学艺术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海内外多个纸刊,著有个人诗集《N的思维》等两部。
(济南市历下区退休语文高级教师王炳强组发)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