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春节阖家欢乐
王慧仙
春节,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四季之中最为盛大的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每当这个时刻,家家户户团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到处都充满了喜悦和温暖的气氛。
今日正值正月十二,回望今年的春节,依旧感到温馨和煦。每逢春节,儿子一家四口,女儿一家三口,连同我们老两口,总共有九人团聚。无论是于北京女儿家,抑或是在上海儿子家欢度佳节,都热闹非凡,洋溢着浓厚的亲情。
今年,女儿一家三口于元月二十五号抵达上海,与儿子一家共度春节。他们一踏入家门,两个五六岁的孩子——我的孙子和外孙,便紧紧拥抱,亲昵得无法分开。大人们也热情地迎接,一边闲聊,一边沏茶、端上水果和糖果,尽管做饭时手忙脚乱,但洋溢着幸福的氛围。晚餐过后,大家一直聊到深夜十二点才各自洗漱休息。
隔日,我和老伴、女婿以及两个孩子一同前往超市采购年货。超市内熙熙攘攘,男女老少肩并肩、脚跟脚地穿梭其中。我们选购了各类蔬菜、新鲜水果、多样肉类以及干果,装满了整整一大袋。两个小家伙也争先恐后地帮忙提东西,显得极为可爱。
27号,儿子引领我们前往远香湖游览。即便是在冬季,远香湖依然风景如画,湖面波光粼粼。尽管寒风凛冽,但前来观赏湖景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他们沿着湖畔的人行道和错落有致的小桥悠闲地散步。湖边的树木,有的郁郁葱葱,有的枝干扭曲,却都挂上了大小不一的红色宫灯,与绿树相映成趣,夜晚亮灯后想必更加迷人。两个孩子在湖边嬉戏,时而观赏湖中游弋的彩色鱼群,争先恐后地喂食,时而又在湖边的儿童游乐设施上玩耍,荡秋千、滑滑梯,乐此不疲。随后,我们前往湖畔的江南书屋,小孙子轻车熟路地带着表弟直奔儿童读书区,一进门便各自在书架上挑选心仪的书籍,递给爸爸妈妈请求朗读。直到该回家的时刻,他们仍然依依不舍,不愿离去。
28号,除夕悄然降临。这个充满辞旧迎新特殊意义的日子,总是在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如期而至。若非手机的提醒,我几乎以为除夕还有两天,这让我们一家略感意外。遵循传统习俗,这天需彻底清洁家中内外,据说如此可确保新的一年中不会有虫害干扰生活。此外,还需购置鱼、饺子皮和面条,因为这三者在年夜饭中不可或缺。鱼代表着“年年有余”,包饺子象征着古代的元宝,而面条与饺子同煮则寓意“金线钓元宝”,象征着新一年的财富与好运。全家齐心协力,直至六点才将一切准备就绪。
我家楼下是一个下沉广场,也是小区指定的烟花燃放地点。窗外,烟花绽放,色彩斑斓,此起彼伏。两个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观赏烟花,因此我们迅速吃完年夜饭,陪伴孩子们去观看并亲自燃放烟花。直到晚上十点多,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地往家走,一步三回头。回到家后,他们还爬上窗前的桌子继续观赏。与此同时,大人们则聚精会神地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偶尔低声交谈,享受着全家人团圆的美好时光。我们守岁到午夜,吃了“金线钓元宝”后才洗漱休息。
29号,大年初一,享用完丰盛的午餐后,我们全家自驾前往昆山亭林公园游玩。沿途公路两旁绿树成荫,红色的中国结和大小不一的宫灯在电线杆上随风轻摆,色彩斑斓。两个孩子趴在车窗上,兴奋地指点着窗外的景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抵达昆山。儿子停好车后,带领全家步入亭林公园。一跨入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辽阔的草坪,众多古木挺拔而立。我们跟随指示牌,沿着石板小径向山的方向前进,山路逐渐变得陡峭,沿途可见形态各异的岩石,有的似动物静坐观天,有的似僧侣静心打坐,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我们到达半山腰时,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映入眼帘,儿子告诉我们这就是著名的“半山亭”。亭内设有石凳,老伴和女婿、女儿、外孙便在此休息,不再继续上山。我稍作休息后,心想既然已经爬山,就应当坚持到山顶,于是鼓起精神,继续跟随儿子、儿媳妇和孙子前进。山路越来越陡峭,我每迈出一步都小心翼翼,有时扶着路边的树干,有时紧握着岩石,艰难之处儿子和儿媳妇还会伸手搀扶。一路上,儿子向我们介绍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不知不觉间,我并未感到过于疲惫。最终,我们气喘吁吁地抵达了山顶。站在山顶放眼望去,昆山城的全景一览无余,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古朴的街道小巷交相辉映,现代的繁华与古老的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存。山顶开阔平坦,还有一处军事基地,告示牌上明确禁止拍照。我们在山顶四处游览、观赏后便开始下山,上下山的人流络绎不绝。我本想拍照留念,但又担心跟不上家人,一旦混入人群就难以找到他们,只好放弃,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园内设有“亭林纪念馆”,以此纪念为中华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顾炎武。纪念馆内一尊尊雕像、一幅幅画卷、一本本书籍,无声地讲述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豪情,令人肃然起敬。亭林公园不仅是昆山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回家的路上,我回味着这一天的收获,感到十分满足。81岁的我还能爬上昆山山顶,还了解到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如今的京剧也由昆曲演变而来,这一趟真是不虚30号,大年初二,我们一家在享用完早餐后便前往陆家嘴游玩。考虑到这天可能会有大量人流和交通拥堵,停车不便,儿子决定全家乘坐地铁前往。正如他所预料的,地铁上的人群逐渐增多,而当我们抵达陆家嘴时,更是人潮涌动。我们小心翼翼地护着两个孩子,缓慢地在人群中前行。接近上海中心大厦时,我们注意到许多人都在用手机自拍,我们也加入了他们。在照片中,高耸的中心大厦仿佛矗立在我们头顶,那奇妙的拍摄效果至今让我难以理解其原理。陆家嘴地区汇聚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厦等现代化建筑群,以及江边的老码头遗址。随着人流,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这些雄伟的建筑。在过江乘船的路段,人群拥挤得几乎无法前行,为了确保两个孩子安全,我们不得不抱起他们上船过江。到达外滩时,夜幕已经降临,灯火逐渐点亮。我们沿着江边漫步,欣赏着外滩独特的风情与魅力,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观景步行道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黄浦江波光粼粼的江水,在霓虹灯的映照下闪烁着金银交织的光芒,缓缓流向远方。江面上几艘游船因节日装饰得五彩缤纷,悠然穿梭,彩灯与两岸的灯火交相辉映,宛如一幅梦幻般的夜景。我的老伴曾是军人,一直希望找到陈毅的雕像。于是,在儿子的带领下,我们在拥挤的人群中穿梭,最终找到了雕像。以陈毅雕像为背景拍完照后,老伴终于心满意足。在回家的路上,透过车窗我们看到了满天的烟花,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孩子们兴奋地边看边叫:“烟花又上天了……”回到家后,女婿迅速准备好了晚餐。饭后,孩子们又拉着大人去放烟花。现在的烟花因为科技的加持,种类繁多,比以往更加精彩。它们绽放时噼里啪啦,五颜六色的亮光散开后,没过几秒又变幻出其他形状,孩子们看得兴高采烈,迟迟不愿回家。
大年初三,女儿一家返回北京,我因车空间有限未能送至车站,心中充满离愁。儿子送他们后,带我们去了嘉定曹王禅寺。寺内宁静庄严,佛堂宫灯排列整齐,诵经声让人心静。古木翠竹,檀香弥漫,大雄宝殿金碧辉煌,释迦牟尼佛像慈祥深邃。我们虔诚磕拜,小孙子也模仿,其认真模样引人发笑。寺中千年古钟,钟声净化心灵。曹王禅寺不仅是寺庙,更是引导人们热爱传统文化的精神灯塔。
我曾多次提及想去上海松江佘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年初四,儿子驾车带全家游览。公园空气清新,树木郁郁葱葱,我们沿着山路攀登,欣赏美景,不知不觉到达山顶。从山顶俯瞰,绿色山峦和远处城市构成一幅水墨画。儿子还带我们参观了天主教堂和佘山天文台,天文博物馆展示了天文台的历史和贡献,馆内珍贵展品和望远镜至今仍用于观测。佘山森林公园之旅让我收获颇丰,眼界大开。我期待生活中有更多难忘的经历。
春节假期已过,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规律。儿子和儿媳已回归工作岗位,而孙女因即将面临高考,整日埋首于书本,鲜少外出。我和老伴偶尔会帮助小孙子辅导功课,偶尔也会到街上散步。街道上的红灯笼和中国结依然挂起,但它们的光芒已不再像春节期间那样璀璨夺目,它们似乎在诉说着节日的余韵,同时也提醒着我们新的一年已经悄然开始。
作者简介:王慧仙,退休教师。早年创作,发表过几篇作品,《上海“母亲陵”》曾获奖。 近年,相继在《茌平文苑》发表散文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