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中国年味,深深的民族情意,挥之不去的无尽的回忆。居民趋之若鹜候糖画。渝北糖画非遗传承人李梅现场绘制糖画,居民热情高涨,排起了长龙。年味在人间,直到永远!
2025年蛇年元宵佳节游园活动,盛况空前。居民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丰富的有益活动。
据考查,糖画的历史超过500年。在汉代的朝廷宴会上出现了“以糖作狻猊行,号曰猊糖”的糖品,好像开头是用于装饰,到宋代把“乳糖狮儿”等计入“果子”一类。又据吴自牧《梦粱录》所述,有“吹糖麻婆子,孩儿等”记录。有文字记载,在明朝时期新年祭祀神的风俗,溶化糖霜,印于多类动物、人物之上作为祭品,因所铸人物多文官形象,故此当时称其为“糖丞相”。过后四川民间的艺人对工艺加以改进提升,从皮影的制作、雕刻获得一丝灵感,去掉模具,简单地用小铜勺操纵,舀出糖液几笔绘就皮影图。民间艺术“倒糖影”在蜀地开花。
关于糖画记录的史料,见于清朝宣统元年 (1909) 傅崇矩的《成都通览》。“成都民间风俗”内容中讲:“元旦日街市停贸易……只有小本营生者,专售小儿之钱,如……糖饼。”这正是糖画的描述,街巷之中多见糖画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