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
(组诗)
诗/廖尚光
(一)
元宵本是汉朝女,会做汤圆千古奇。招进皇宮三载整,难见爹娘无靠依。
(二)
听说老父患疾病,不许出宫梦想飞。无法之间心绝望,轻生跳井被捞回。
(三)
此时神鸟从天降,已被人间杀死餐。玉帝闻知心愤怒,要派火神毁长安。
(四)
急忙会见东方朔,皇帝请他出解招。大煮汤圆城外贡,张灯德彩舞龙袍。
(五)
玉帝这天往下观,长安火海已烧燃。心中怒气全消解,骗过天皇百姓欢。
(六)
元宵趁此见亲朋,万户千家更沸腾 。皇帝颁招从此庆,形成节日保安宁。
(七)
正月之时逢十五,
亲人节日好相逢。
过年团聚元宵贺,热闹新春好复兴。
创作于:2025年.2月.12日
这组关于元宵节来历的组诗,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为读者呈现了元宵节起源的别样故事,在传统节日文化的诗歌创作中独树一帜。
- 叙事创新:诗歌采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将元宵节起源传说以故事诗的形式呈现,从元宵姑娘的身世,到神鸟之祸、东方朔献计,再到节日的形成,情节连贯,层层递进,赋予古老传说鲜活生命力,使读者能轻松理解并记住元宵节来历,比单纯文字记载更生动。
- 情感质朴:情感表达质朴而真挚,对元宵姑娘的同情贯穿其中,“难见爹娘无靠依”“无法之间心绝望”,寥寥数语,勾勒出她的孤独与无奈,唤起读者共鸣;同时,对百姓躲过灾祸的喜悦和对节日形成的欣慰之情也自然流露,展现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语言通俗:语言通俗易懂,没有过多华丽辞藻堆砌,采用直白表述,像“元宵本是汉朝女”“听说老父患疾病”,符合大众阅读习惯,降低理解门槛,让不同文化层次读者都能轻松读懂,传播节日文化。
- 文化传承:在文化传承上意义深远,借助诗歌这一传统文学形式,传播元宵节文化,使古老传说以新的艺术形式得以传承,激发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