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梦逝(散文)
文/苏志文
(一)
风,轻轻掠过天际,将云朵的轮廓揉碎,如同揉碎了时光的容颜。那些曾经洁白的云,如今染上了岁月的斑驳,从金黄到深黑,最终沉入夜的深渊。林间的草地上,疏小桃的人影散去,仿佛每一根轻松的枝条都在呼告着某个美好的约定。那些曾经为蜜蜂绽放的笑容,如今已不再需要热烈,只须安静地将情窦初开的棱角磨平。
夕阳的余晖悄然从树梢间溜走,留下一地的碎影。树枝间,鸟儿的鸣叫此起彼伏,仿佛在为归巢的同伴奏响一曲温柔的晚歌。山与云的距离愈发近了,仿佛它们也在彼此依偎,寻找着某种无声的慰藉。
我独自漫步在这云山与桃林之间,面对无言的云海与沉默的群山,闻着桃叶的流韵,心中涌起一阵阵刀割般的疼痛。那些遥远的记忆,像是被风吹散的尘埃,再也无法拾起。我愿将这份孤独,留给那个曾经心仪的人。我想剪段只挂一个桃果的枝条,打发飞鸽衔过去向她告白一下。
我静坐在桃林边,如同一块沉默的石头,渐渐与树影融为一体。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桠,仿佛都在微醺的绿色中苏醒。而我,却在醉意中,任由热泪如露珠般滑落。
你呀,为何还要固守在这片桃林,不去追寻那个心仪的人?呵,云啊,我已老去,却仍痴迷于此。
(二)
在干涸的路旁,枝头的鸟鸣早已消散。天地合一的瞬间,季节在无声无息中悄然褪去。曾经,你不寂寞时,我却没有摘下你为我盛开的花朵,只为看一眼那未干的露珠中,你用艳丽的色彩照亮我,也照亮了另一片世界。
你痴心将一生献给我的软弱,我妄想把一夜的梦境深深刻入你的期望。啊,是我错过了好时光,也是我浅尝了缠绵却不敢深读你远去的韶华。
今夜,新月初醒,遥远的星光似在点醒我的灵魂。黄土为床,青天为帐,在静静的期待中,我只愿参悟梦碎后的再圆。
风儿吹走了又一个白天。又一个、两个、三个夜晚,星儿玩得昏昏欲睡。
一轮圆月终于升起。又是我迟疑,又是我忧虑,最终,晚霞将软红十丈从西天收卷,晚风将归鸟从天际摘下。该勇敢时未勇,该拥有时未拥,一夜之后,惊见今晨的寒星一颗颗坠落。前夜的爱恨都已凋谢,前夜的凝眸都泡在泪中。呵,你仿佛突然站立在这块我勤耕的土地上,我羞怯地倒下,灵魂深处,只作你心语一则。
(三)
寂寞是深蓝色的,在无边的夜空下,我倚着桃树,凝望那遥远的星辰:闪烁,微弱,又很坚定。当星光与夜色交织时,有流星似银丝般划过,于是,我融化在这无垠的宇宙里了。是的,我明白生命本就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过程,那里没有时间概念,星星都在自己的轨道上欢快地唱歌。造物主让它们各司其职,不努力就要被一把掌打掉慵懒。
于是,我把寂寞染成了翠绿色,知道它是可以开花的铁树。在晨曦的微光中,我踏入露珠点缀的草地,有蝴蝶轻盈地舞动翅膀,围绕着我。我被一种清新的气息包围。于是,我消失在蝴蝶的舞姿里,感到洗涤我灵魂的又是蝶羽翩翩温柔的风景。
曾破例地点一根香烟,靠烟香袅袅来抚慰心灵。一缕缕烟香飘散,我依旧不变的守候姿态,连月亮看得也生怜惜。当晨光染亮了天际,抹去黑暗,温暖的晨风总想唤醒沉睡的情感。我用心灵向远方投去一串又一串思念,都化作光芒,在天际泛起一片又一片光辉,晨露轻轻落在我肩头,在我正闪烁的泪光中闪耀,我庆幸自己是翠绿色的,却又轻飘飘随风起舞。
我老多了,就这样在念你的时候。也不知青青的小桃向我瞥来了多少白眼。
有一天,我会老得离去,剩下思念不知你可曾感知。思念,这是我的影子,不论昼夜,也能陪你走过一段旅程。
(四)
一旦长久的梦醒来,又一道绚烂的金黄要看,这又是晨曦啊!
我知道,你的眼眸映得明亮,为了使我瞬间地安宁,你悄然离去了。原来生活这样无常,一切美好刚开始又匆匆而去,一切回忆犹如梦境。面向回忆,心里温暖,我依依不舍;面前无回忆,我又忧思万分,痛苦不堪。而在无你的日子里,空泛笑容为你祈祷,心灵将会无所依托。
我知道,我脚下的黄土终于掩埋了我,我终是大地的尘。你呢?你不满那金黄晨曦染遍大地或可能的山川和河流,你追寻光去了,你不回来,你终于想将一生化为不灭的光,也在我心里闪耀!
我深陷成尘,变成我的告别。
道声珍重,收回心,收回思绪,不让再构织夏之梦!啊,别了,永远的那就永远的,别了。让别了重生吧,我会快递一只金凤凰衔着花环追随你的光芒!
2018年5月20日 苏氏桃园

【导读与赏析】
分析说明:
1. 哲理的光芒: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云朵、夕阳、星辰等,赋予了它们深刻的象征意义,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从而升华了主题的哲理深度。
2. 情感的温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如孤独、思念、遗憾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深沉,如同太阳的温度,温暖而强烈。
3. 黑洞的引力:文章通过对夜晚、寂寞、离别等主题的探讨,营造了一种深沉、内省的氛围,吸引读者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4. 主题的升华: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文章将个人的经历与宇宙的广阔相联系,使主题具有了更广泛的哲学意义和普遍性。
整体而言,这篇散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充满哲理光芒和情感温度的氛围,同时通过黑调的引力,使主题具有了更深远的思考空间。
作者简介:苏志文,网名东风第一枝。中学高级教师。中国诗词研究会、甘肃诗词学会、白银市作协会员。《白银区志》水川史料撰稿人。其《〈西厢调〉小曲》为白银市获得国家级非遗“曲子戏”。《白银民间民俗文化集》责编。诗词歌赋散见《中国诗词》《甘肃诗词》《黄河诗阵》《兰州诗词》《凤凰网甘肃》《大西北网》《澎湃新闻》《今日头条》《中华诗词学会城镇诗词》《中华文明导报(白银周刊)》《商海诗潮》《中华诗赋集锦》《文化网诗词》《力军文学》《神州文学家园》《白银文学》《人文白银》《炎黄文学》《白银日报》《黄河文艺微刊》《全国百家经典》《青城诗词》等国家级和省市级报刊及网络平台。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吴建辉(兼)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