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作为孟子教育研究院的院长,孟国泰先生的背景与职位、教育思想与贡献、社会影响与成就、教育格言与精神,一定备受广大同仁关注。今刊登《孟子教育研究院院长孟国泰介绍》和《孟子教育研究院的掌舵人——孟国泰》,供大家一览其风采。
孟国泰是孟子教育研究院院长,同时也是当代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其教育理念与实践在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背景与职位
1.身份与传承
孟国泰是孟子第70代孙,这一身份强化了他与孟子思想的文化联结。他现任孟子教育研究院院长,兼任陕西师范大学西部课堂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德州睿聪高中名誉校长。
2. 教育实践经历
他历任云南素质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央教科所教育科技中心副研究员,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与研究经验。此外,他还是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三标课堂”创始人,被誉为“教育创新英雄”和“当代新教育三大体系建构者之一”。
二、教育思想与贡献
1. 核心理念: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
孟国泰提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体系,强调教育应基于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主张“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共建大同世界”,注重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这一理念被纳入“孟子教育研究院”的研究方向,旨在结合孟子思想进行现代转化,例如将传统“仁义礼智”发展为“仁义礼智创”的新德育体系。
2. 三标课堂与教学范式
他创立的“三标课堂”包括三大目标(设置、达成、反馈目标)和三项标准(学生主体性、学习快乐化、高效成果),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该范式在全国多地学校推广,显著提升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2017年,被《中国教师报》评为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之一。
3. 创新教育理论
孟国泰提出多项教育新概念,如“新五育”(体育、情育、智育、创育、和育)、“新五乐”(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三和教育”(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和谐共生),以及“万物教育论”等,丰富了现代教育理论框架。
三、社会影响与成就
1. 媒体与学术认可
其教育思想和实践被《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半月谈》等50余家媒体报道,其建构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被纳入“当代新教育三大体系”之一。
2. 著作与知识产权
代表作品包括《孟国泰教育思想言论选》《大众教育学:孟国泰教育诗集》等。他还拥有“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三标课堂”等10余项知识产权,涵盖教育模式、课程设计等领域。
3. 研究院的使命
在孟子教育研究院,他主导的课题包括“乐育”“德育创新”“整体建构”等,致力于将孟子思想与现代教育结合,推动文化传承与教育公平。研究院的目标是通过构建“文化大观园”“课程大世界”“课堂百花园”等五大板块,打造教育示范基地。
四、教育格言与精神
孟国泰的人生格言“千创新万创新,创新自己是根本”体现了其自我革新与引领教育的追求。他强调“高分是高快做人的副产品”,倡导通过人格培养实现全面发展。其教育诗作以陶行知风格著称,被称为“第二个陶行知”。
总结
孟国泰以孟子后裔的身份和教育创新者的双重角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他的实践不仅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提供了范例。
作者:青力、阿鹰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