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宝鉴中的陌上花开
梦在远方
陌上花开
可缓缓而归
谁会想到一千多年前
吴越王钱镠
不经意的一句情话
竟款款走出了
今日杭州市的人间天堂之美
其实钱镠
不仅没有出生在书香门第
而且由于小时候“奇丑无比”
差一点被他父亲投进后院的井内
是他祖母由于
对一个新生命的尊重和慈悲
才给了他“生存的机会”
南方人尊称祖母为“阿婆”
容易与北方的“外婆”产生文字误会
由于阿婆的挽留
"婆留"就成了他的乳名
不够文雅
听着有点《山歌寥哉》式的俗味
但钱婆留三个字
在江南文化中的“人性高贵”
耐住了千年历史风云的雨打风吹
在成书于北宋初年
钱塘儒生编写的中国《百家姓》里
赵“钱”孙李
钱姓紧靠赵氏国姓
排在了中华民族姓氏的第二位
如今我们提起
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
钱复,钱穆
还有唐朝写《省试湘灵鼓瑟》
的那个“钱起”等等
每一个人的名字
都贯耳如雷
不要有任何怀疑
他们都是这个“钱婆留”的子孙晚辈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天下英雄出吾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鸿图霸业谈笑间
豪爽多情真智慧
横槊跨骑挥鬼雨
白骨如山鸟惊飞
一剑霜寒十四州
吴越钱镠驷马归
示范人生可励志
今寻史册步履隨。
钱婆留,后改名钱镠
他的父亲“钱宽”
是一个不入史册的“乡下平民”
英雄莫问出身
钱镠自小,识字不多
并没有受过名师栽培
乱世之中,舞枪弄棒比读书
更容易吃饱肚子,维系生存
版卖私盐使钱镠少年
就涉足江湖生涯
适逢唐未黄巢起义
给了他改变人生的机会
钱镠被杭州唐未镇将董昌
招为乡勇参加了军队
手下二十一个人,微不足道
相当于一个小排长
在腥风血雨中
可以说微乎其微
临安兵,兵屯“八百里”
“八百里”本是个地名
钱镠将虚张声势的"空城计
进行了天才性发挥
使黄巢的大部队
绕开“八百里”直入福建
保全了杭州百姓的生命安危
年仅27岁的临安乡勇钱镠
惊动了淮南节度使高骈(Pian)
钱镠被破格授为“都知兵马使”
去讨伐越州绍兴,又凯旋而归
钱镠知道董昌“移镇绍兴”
是历史的机缘巧合
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的杭州
让给钱镠镇守
并不完全是“厚道的栽培”
只能说是“混世军阀”董昌
缺乏战略眼光,“脑子进水”
那一年的钱镠,更好三十四岁
三十四岁的钱镠,如虎添翼
三十四岁的钱镠,年青有为
常州,镇江,苏卅相继收复
“不识时务”的董昌
又在“绍兴”自立为王
与“中原正朔”,分庭抗对
念及旧情,钱镠不忍痛下杀手
率亲兵面见自己的“老领导董昌”
陈述厉害,促其向朝庭“负荆请罪”
董昌秘谴使者联络
镇守扬州的杨行密,派出军队
想左右夹击杭州
要建立“大越罗平国”
没有想到被把当年的老部下钱镠
试破诡机,一举荡毁
结果董昌兵败
投杭州市萧山县西小江自杀
顺水推舟
钱缪就这样被唐昭宗
加封“钱武肃王”
45岁,奠定了吴越王的绝对权威
如果说钱缪是一介武夫
但他写出的陌上花开,浪漫悠美
如果说钱镠懂“图谶纬书”
但他拒绝了江湖术士
“填平西湖”成“千年基业的盎惑”
保住了现在西湖的一池美水
如果说钱镠是偏安一隅的乱世枭雄
但《钱氏家训》中
永奉“中原正朔”
期盼“中国大一统”的文字
至今读之,依然催人落泪
如果说钱镠只会带兵打仗
但他箭射钱塘潮筑堤
抓“民生建设”的治政方略
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项羽衣锦还乡是"沐猴而冠”
但钱镠《巡衣锦军制还乡歌》
最有人情味
今人也想与之同醉:
“你辈见侬底欢喜
今朝设宴杯散飞
别有一般乡土味
乡情永在我心里”
啊,陌上花开,款款而归
啊,人间天堂,西湖山水
啊,钱武肃王,钱氏后辈
这其中有多少客观因素
这其中有多少主观人为
这其中有多少历史肃穆
这其中有多少人性光辉
我不想说什么积善之家
我不想说什么因果轮回
我不想说什么厚德载物
我不想说什么天佑善人
但钱镠分明高寿八十多岁
最值得后世华夏儿女认真体会
我只想伴着
《好人一生平安》的音乐旋律
让钱镠的功过是非,人生修为
化成春天的陌上花开
走出历史的千年孤独
在河南汝阳蔡店妙黍村何普庆的
《青铜宝鉴》中
款款而归,熠熠生辉
歌曰:
大潮呼啸,呼啸着多难兴邦。
山水无言,见证了千年辉煌。
神功射潮头,鬼斧造天堂。
锦绣安民生,归中原系民望。
多悲壮,历沧桑。
吴越依然领风光,
百世不朽心碑在。
谁人不是草根王,
大海浩荡,呼啸着多难兴邦。
江南最是草根王,
江南最是草根王。
2025年2月10号修订于印心书屋
作者简介
梦在远方: 中学教师,崇尚简约,追慕陶行知的平民教育理念,高山仰之(止),景行行之(止),虽不能至,心向往至。
主播简介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