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行李:归途中的温情记忆作者杨桂林(长安)
年假的钟声终于敲响,我带着一颗迫切归家的心,踏上了返回故乡的火车。随着列车的缓缓启动,窗外的风景开始流动,我的心也随之飞扬,期待着与家人的重逢,期待着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
火车在铁轨上疾驰,沿途的风景如同一幅幅流动的画卷,但我的目光却常常被车厢内的情景所吸引。乘客们或坐或卧,有的闭目养神,有的低声交谈,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各自的故事。而我,只是一个归心似箭的旅人,沉浸在对家乡的无限遐想中。
当列车员那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在车厢内响起:“宝鸡到了,宝鸡旅客准备下车。”我猛地回过神来,挎起背包,准备迎接与家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在我起身的同时,我注意到前面的一位叔叔也正在从行李架上取下他的行李包。那个行李包异常庞大,几乎比一个大人的身躯还要宽大,沉甸甸的,仿佛装满了岁月的沧桑和远方的故事。
叔叔的身材瘦小,与那个庞大的行李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费力地拽下行李包,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吃力。周围的旅客见状,纷纷伸出援手,有的帮忙扶着行李包,有的则主动提出帮他背上。在众人的帮助下,叔叔终于将行李包背在了肩上,但那一刻,他整个人几乎被行李包所淹没,只能看到那个庞大的包裹在缓缓移动。
我被这一幕深深触动,不由自主地伸出双手,想要帮他分担一些重量。我双手扶住行李包的一侧,试图减轻他的负担。然而,即便是我这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仅仅坚持了一会儿便感到胳膊酸痛不已。叔叔感受到了我的帮助,他转过头来,嘴角勾起一抹温暖的笑容,轻声说道:“谢谢,不重。”
我随他一起缓缓走下列车,穿过狭窄的过道,走下楼梯,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而又坚定。叔叔的背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渺小,但他的步伐却异常坚定,仿佛那个沉重的行李包就是他全部的依靠和信念。
快到检票口时,我提醒他早点准备身份证以便顺利出站。他微笑着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掏出身份证,在闸机上轻轻一刷,便顺利地通过了检票口。我这才放心地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完成了出站手续。
出站后,我望着叔叔那远去的身影,那个庞大的行李包依旧在他瘦小的身躯上缓缓移动,仿佛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普通的行李包,其实承载了太多太多——它不仅是叔叔在外奔波的见证,更是他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眷恋。
我收回目光,转身望向宝鸡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此时此刻,它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迎接着每一位归乡的游子。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些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每一个归来的人诉说着家乡的故事和变迁。
我穿过灯笼墙下的过道,每一步都踏在了家乡的土地上。这里的空气弥漫着熟悉的味道,那是家乡独有的气息,让人倍感亲切和温暖。我漫步在热闹的年集中,耳边充斥着摊贩的叫卖声和人们的谈笑声。那些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年货和小吃,让人目不暇接、垂涎欲滴。
我沉浸在这片热闹和喜庆之中,感受着家乡独有的年味。然而,我的内心却始终被那位叔叔和他的行李包所触动。他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成为了我这次归途中最深刻的记忆。
我想,每一位在外漂泊的游子,或许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们背井离乡,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他们的行李包中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也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而当他们终于踏上归途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艰辛都仿佛烟消云散,只剩下那份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渴望。
我站在年集的熙熙攘攘中,望着那些忙碌而又快乐的人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这里是我的家乡,是我生长的地方。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经历了多少风雨和坎坷,这里永远是我心灵的港湾和归宿。
我继续漫步在年集中,品味着家乡的美食和特色小吃。每一口食物都仿佛带着家乡的味道和记忆,让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而那些热闹的摊位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也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活力和生机。
当我终于走出年集,回到家中时,那份归家的喜悦和满足依然洋溢在我的心头。我望着窗外那片熟悉的风景,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庆幸。感激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个温暖而又美好的家乡,庆幸自己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回到这里与家人团聚。
而那位叔叔和他的行李包,也成为了我这次归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家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家更温暖、更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呵护了。
此刻的我,坐在家中温暖的灯光下,心中充满了平静和满足。我知道,无论未来我会走到哪里、经历什么,这里永远是我心中最柔软、最温暖的地方。而那位叔叔和他的行李包,也将成为我记忆中一道永恒的风景,时刻提醒着我家的方向和归途的温暖。
作者杨桂林,以笔为舟,泛游文学之海;以梦为马,纪录人生齿轮间的璀璨美篇。喜欢文学创作,跑步,旅游,作品纪录趣味生活分享快乐源泉,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断的滋养自己,心态好,状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