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这是一段真实的经历,多数人物及故事是有原样的,用小说手法适当的组合加工,就有了这篇小说。为纪念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胜利46周年特别奉献。
兵哥哥的酒(短篇小说)1
文/魏少华 诵/梦锁清秋
一
阿米尔站起身来,说先要与我喝一杯酒,他右手端着酒杯,那是一只精美的磨砂雕花玻璃高脚酒杯,他的拇指和食指揑着酒杯纤细的腰身,左手掌平托着酒杯底座,这种碰杯敬酒方式表示自谦和诚意。他微红的脸上有一种豪气张显,表情却很和善礼貌:魏主任,这杯酒我代表我自己敬你,我赶忙站起身,也像他一样端着酒杯,说,刚才我们大家都互相敬过了嘛。刚才是集体互敬,这杯酒只代表我个人!代表...个人,这还有啥子说法吗?当然,前两天我在战壕里手中还端着冲锋枪呢,今天手中却是端着茅台酒啰,前线与后方真是两个天地呀!我是第一次到重庆这样的大城市来,大后方老百姓的一言一行都使我感动,我为穿这身军装自豪!说完,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将杯口朝下,一滴酒也没洒下。
当他们一行人从火车上下来,我与他们近矩离接触时就好像嗅到了他们身上战火硝烟的味道了,他们脸上还写着战场的疲惫,但眼光有神行步带风,不失战士的雄健。
此时的阿米尔喝酒也像他打战般雷厉风行,不容你说什么,先自已喝干了,再用挑战的眼神看着你:我什么推脱的话都说不出口,有一股从脚底板涌泉穴激灵着冲上脑顶门的气息,也学他一样,干干脆脆将杯中酒倒入口中,将杯口朝下给他看,也是一滴不剩。
阿米尔出生在大凉山,身高一米八三,彝族人,二十三岁,身材修长,皮肤油黑而光亮,浓密的自然卷曲的头发下,脸型轮角分明,鼻梁高挺,两眼神俊。他入伍被分配到了仪仗队,可他偏偏要求下连队,为了说服领导,他将七百克的教练手榴弹轻松地甩过了七十米。于是,如愿以偿地下了连队,且分配到尖刀班,半年后当了班长。
阿米尔又酙满酒站了起来,举起酒杯走过来,我看有些不对劲,立马站起来,用手拦着他的酒杯,说,阿米尔!你还要代表?阿米尔说,你猜对了,这第二杯酒代表我们尖刀班全体战士敬你,怎么还要敬我?你的尖刀班...不是还在云南吗?
你之前说过呢,你们领导是女同志,这几天身体不适,你陪我们喝酒嘛。对,对!对嘛,我今天所有的工作就是陪你们吃好,喝好。我看着他端起酒杯雄纠纠地像出征打仗的样子,心中直发怵,我知道自已的酒量跟他比起来,只是个小酒杯而已,而他,被称为彝族之鹰的阿米尔却是一只大酒缸。所以,预先我在选择酒具时,特别选用了很漂亮的磨砂雕花高脚小酒杯使用,面对一群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绝不能在喝酒的问题上扫了他们的兴致,我还是要绷起面子把话说得大气点。
接待这支老山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四人英模演讲团,是一九八五年上半年发生的事,是以我局钟副(女)局长为主,我作为局长办公室代理主任具体负责安排接待事务。他们是当天从硝烟弥漫的战壕里退下来,又当天坐汽车转火车,连续熬了两天两夜的行车旅途,马不停蹄于今天清晨四点钟赶到重庆的,又于今下午四点转车去安康铁路分局,在那里第二天上午作演讲报告,在重庆有十二个小时的停留中转时间,受安康分局的委托,由我们重庆分局代安康分局作好这十二个小时的接待工作。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从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打响,取得了第一阶段的重大胜利,但在老山、则阴山一带还处在互相争夺阵地的战争前沿,处在大后方的父老乡亲迫切地想知道前钱战士们的英雄故事,应安康铁路分局的盛情邀请,相关部队派周团长代队组织了另三名英模战士前去作战情报告。(待续)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主播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华汉俳》《中国联墨缘香》副总编: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接近三千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