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中
文/崔云生(山东)
人潮中
我人被架空
前面是别人的背
后面是别人的胸
人海中
我路看不清
上边是别人的肩
下边是别人的踵
身不由己
被人潮所推行
这不是我要到的地方
可这话没有人听
迫不得已
随人群而移动
这不是我要看的风景
可这话人微言轻
于人潮涌动处,洞察个体的渺小与无奈
崔云生的《人潮中》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在人潮人海里个体迷失与无力的画面,引发读者对个体在群体中境遇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篇,“人潮中,我人被架空”,短短数字,便将那种在拥挤人群中身体被挤压、失去自主空间的状态生动呈现。“前面是别人的背,后面是别人的胸”,这种具体而直观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被人潮裹挟的局促与压抑。诗人通过对前后位置的简单描述,勾勒出个体在群体中的紧密包围感,毫无喘息与自由行动的余地。
“人海中,我路看不清”则从空间的局促转向对人生方向的迷茫。“上边是别人的肩,下边是别人的踵”,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迷失感,在茫茫人海中,诗人不仅身体被束缚,连前行的道路也被他人遮挡,难以看清自己的方向,深刻地体现出个体在庞大群体面前的渺小与微不足道。
“身不由己,被人潮所推行”“迫不得已,随人群而移动”这两句,直白地揭示出个体在群体洪流中的无奈。人潮如同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推着诗人前行,即便“这不是我要到的地方”“这不是我要看的风景”,却无人倾听,无人在意,“人微言轻”的感慨饱含着深深的无力与失落。在这里,诗人借人潮这一意象,映射出社会中个体在面对集体意志、社会潮流时的被动与无奈,许多人在生活中随波逐流,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生活、追求梦想,即便内心有不同的声音,也难以被听见。
整首诗语言简洁,没有过多的修饰,却凭借精准的意象和直白的情感表达,直击人心。诗人将人潮作为核心意象,从身体的被挤压到人生方向的迷失,再到内心诉求的无人倾听,层层递进,深入剖析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关系,展现出一种在喧嚣世界中难以坚守自我的孤独与悲哀,引发读者对自身生活状态和人生选择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