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记散文
曲院风荷
浙江东阳
徐志赓
曲水悠悠绕回廊,
西湖边畔柳丝长。
院墙内,碧柳轻摇,高枝鸣蝉唱夏章。微风轻拂,暗送那清芬意绵长,荷芰亭亭,花儿自妍,于波光中轻舞飞扬。
七月流火,我踏至曲院,只为赏那一池荷香。满池清丽,花儿显赫,嫩绿的荷叶间,朵朵荷花惊艳了时光。粼粼碧波轻荡漾,湛蓝浩渺天际旁,我站于湖之彼岸,静观荷香将美丽渲染。思绪在荷叶间轻盈跳荡,一池微波,柔风细吹,曲苑风荷的香,悄然间,已将我深深陶醉……
杭州曲苑风荷,夏日荷花之胜地,稳居西湖十景之二位。“曲苑”昔日,乃南宋朝廷之酿酒作坊,濒于西湖之畔,近岸湖面,荷花养殖,夏日一至,惠风送爽,荷香与酒香交织,令人未饮先醉,心旷神怡。
南宋诗人王洧曾赋诗以赞:
“避暑人归自冷泉,
埠头云锦晚凉天。
爱渠香阵随人远,
行过高桥方买船。”
字里行间,尽显曲苑风荷之韵味。
岁月流转,曲苑曾一度荒芜,湮没于历史尘埃。然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于苏堤跨虹桥畔建起曲苑风荷景碑亭,虽仅余小小庭院,院前湖面荷花寥寥,却仍不失其风雅。
时至今日,曲苑风荷最引人入胜之处,仍属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上百品种荷花竞相绽放,风荷景区尤为迷人。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名种荷花争奇斗艳,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小桥造型各异,人行桥上,仿若置身于荷海之中,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与人,两相依恋,情深意长。
曲院风荷公园,坐落于西湖西北隅,濒岳湖、西里湖,与苏堤遥相呼应。南宋时,此处称“曲院荷风”,曲院原为酿制官酒之作坊,金沙涧水潺潺流入西湖,曲院取此水酿酒,湖中荷花盛开,清香四溢,令人陶醉不已。清康熙年间,为迎皇帝巡游,特于苏堤跨虹桥畔岳湖中引种荷花,康熙书名立碑,改“麯院”为“曲院”,正“荷风”为“风荷”。一时之间,曲院风荷园林声名远播。然咸丰末年(1861),园林毁于兵燹,官宦富豪侵园为居。直至1950年,曲院风荷仅剩一碑一亭半亩地,濒湖荷花亦寥寥可数。
如今,新建的曲院风荷公园规模宏大,园林景观更胜往昔。园围东起跨虹、东浦桥,沿岳湖、金沙港绵延至西山路卧龙桥,迤逦数里,总面积达229.4亩。分风荷、曲院、滨湖密林、岳湖等四景区,各具特色。杭州市园林管理部门自上世纪60年代起规划修建,至今已修砌61座植荷池台,栽种42种荷花与6种睡莲,铺设三处大草坪,建起廊阁亭台,供人观荷赏花。1983年风荷景区建成开放,1985年滨湖密林区亦迎客来,内有大型石舫湛碧楼,别具一格。
在西湖诸多赏荷景点中,曲院风荷当属首屈一指。五个荷池,栽有近百个品种荷花,红底白边的香玉荷、白底红圈的双色玉蝶虎口、花盘直径达30厘米的红千叶与白千叶、人工杂交的玉茶碗、缸栽的千瓣莲……更有用我国辽东半岛普兰店泥炭层中发掘的千年莲子培育而成的古代莲,珍稀异常。“亭亭翠盖拥群仙”的荷池,水道相连,水上六座小桥或近水、或贴出、或依水而建,人行其中,恍若步入莲荷仙境。曲院赏荷,无论晴天、月夜或风雨,皆有其独特情趣。居于曲院中心的湛碧楼,是月夜赏荷之绝佳去处。楼临西里湖,湖面清澈如镜,清风明月夜,观赏莲池夜月,澄明雅洁,别有一番风味。而贴岳湖而建的波香亭,则是观赏雨荷的绝妙之地。
伸手可及之处,仿佛“花为四壁舟为家”,那份宁静与惬意,难以言表。曲院风荷中,迎熏阁高耸于园林之北,乃登高远眺之佳所。站于此处,可领略“接天莲叶无穷碧”,“十里芸荷香到门”的壮阔意境。滨湖密林区内,度假村错落有致,桦木结构小木屋与木板平房相映成趣,供游人租用。吊床、营帐、炊具等一应俱全,供游人尽享野炊之乐。1996年,景区内更充实了酒文化内容,首次举办西湖酒文化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品酒赏荷。院内增辟的酒苑,仿南宋官酿作坊之“酒道探源”陈列,引人入胜。曲水流觞一景的引入,更使曲院风荷重又飘起了那熟悉的酒香。
然而,都说接天莲叶无穷碧,却也有那如丝秋雨,不解风情地洒落。那一池萎调的莲荷,早失了往日颜色,散了芬芳。莲蓬蔫垂着头,宛如饱经沧桑的怨妇,诉说着贞洁与淡泊。风干的藕片千疮百孔,脱水的莲叶筋骨裸露,它们相依相偎,在精致的玉盘中排列成心形模样,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一把属于后现代主义的古琴,静静地飘荡在深水区,却再也奏不响那采莲少女的情愫。四面幽幽古韵飘来,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霉味与马蹄声。他走在路上,心中满是疲惫与感慨,仿佛那千年的时光,都在这曲院风荷中缓缓流淌……
曲水悠悠绕回廊,西湖边畔柳丝长。院墙内,碧柳轻摇,高枝鸣蝉唱夏章。微风轻拂,暗送那清芬意绵长,荷芰亭亭,花儿自妍,于波光中轻舞飞扬。
七月流火,我踏至曲院,只为赏那一池荷香。满池清丽,花儿显赫,嫩绿的荷叶间,朵朵荷花惊艳了时光。粼粼碧波轻荡漾,湛蓝浩渺天际旁,我站于湖之彼岸,静观荷香将美丽渲染。思绪在荷叶间轻盈跳荡,一池微波,柔风细吹,曲苑风荷的香,悄然间,已将我深深陶醉……
杭州曲苑风荷,夏日荷花之胜地,稳居西湖十景之二位。“曲苑”昔日,乃南宋朝廷之酿酒作坊,濒于西湖之畔,近岸湖面,荷花养殖,夏日一至,惠风送爽,荷香与酒香交织,令人未饮先醉,心旷神怡。
南宋诗人王洧曾赋诗以赞:“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字里行间,尽显曲苑风荷之韵味。
岁月流转,曲苑曾一度荒芜,湮没于历史尘埃。然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于苏堤跨虹桥畔建起曲苑风荷景碑亭,虽仅余小小庭院,院前湖面荷花寥寥,却仍不失其风雅。
时至今日,曲苑风荷最引人入胜之处,仍属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上百品种荷花竞相绽放,风荷景区尤为迷人。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名种荷花争奇斗艳,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小桥造型各异,人行桥上,仿若置身于荷海之中,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与人,两相依恋,情深意长。
曲院风荷公园,坐落于西湖西北隅,濒岳湖、西里湖,与苏堤遥相呼应。南宋时,此处称“曲院荷风”,曲院原为酿制官酒之作坊,金沙涧水潺潺流入西湖,曲院取此水酿酒,湖中荷花盛开,清香四溢,令人陶醉不已。清康熙年间,为迎皇帝巡游,特于苏堤跨虹桥畔岳湖中引种荷花,康熙书名立碑,改“麯院”为“曲院”,正“荷风”为“风荷”。一时之间,曲院风荷园林声名远扬。然咸丰末年(1861),园林毁于兵燹,官宦富豪侵园为居。直至1950年,曲院风荷仅剩一碑一亭半亩地,濒湖荷花亦寥寥可数。
如今,新建的曲院风荷公园规模宏大,园林景观更胜往昔。园围东起跨虹、东浦桥,沿岳湖、金沙港绵延至西山路卧龙桥,迤逦数里,总面积达229.4亩。分风荷、曲院、滨湖密林、岳湖等四景区,各具特色。杭州市园林管理部门自上世纪60年代起规划修建,至今已修砌61座植荷池台,栽种42种荷花与6种睡莲,铺设三处大草坪,建起廊阁亭台,供人观荷赏花。1983年风荷景区建成开放,1985年滨湖密林区亦迎客来,内有大型石舫湛碧楼,别具一格。
在西湖诸多赏荷景点中,曲院风荷当属首屈一指。五个荷池,栽有近百个品种荷花,红底白边的香玉荷、白底红圈的双色玉蝶虎口、花盘直径达30厘米的红千叶与白千叶、人工杂交的玉茶碗、缸栽的千瓣莲……更有用我国辽东半岛普兰店泥炭层中发掘的千年莲子培育而成的古代莲,珍稀异常。“亭亭翠盖拥群仙”的荷池,水道相连,水上六座小桥或近水、或贴出、或依水而建,人行其中,恍若步入莲荷仙境。曲院赏荷,无论晴天、月夜或风雨,皆有其独特情趣。居于曲院中心的湛碧楼,是月夜赏荷之绝佳去处。楼临西里湖,湖面清澈如镜,清风明月夜,观赏莲池夜月,澄明雅洁,别有一番风味。而贴岳湖而建的波香亭,则是观赏雨荷的绝妙之地。
伸手可及之处,仿佛“花为四壁舟为家”,那份宁静与惬意,难以言表。曲院风荷中,迎熏阁高耸于园林之北,乃登高远眺之佳所。站于此处,可领略“接天莲叶无穷碧”,“十里芸荷香到门”的壮阔意境。滨湖密林区内,度假村错落有致,桦木结构小木屋与木板平房相映成趣,供游人租用。吊床、营帐、炊具等一应俱全,供游人尽享野炊之乐。1996年,景区内更充实了酒文化内容,首次举办西湖酒文化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品酒赏荷。院内增辟的酒苑,仿南宋官酿作坊之“酒道探源”陈列,引人入胜。曲水流觞一景的引入,更使曲院风荷重又飘起了那熟悉的酒香。
然而,都说接天莲叶无穷碧,却也有那如丝秋雨,不解风情地洒落。那一池萎调的莲荷,早失了往日颜色,散了芬芳。莲蓬蔫垂着头,宛如饱经沧桑的怨妇,诉说着贞洁与淡泊。风干的藕片千疮百孔,脱水的莲叶筋骨裸露,它们相依相偎,在精致的玉盘中排列成心形模样,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一把属于后现代主义的古琴,静静地飘荡在深水区,却再也奏不响那采莲少女的情愫。四面幽幽古韵飘来,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霉味与马蹄声。他走在路上,心中满是疲惫与感慨,仿佛那千年的时光,都在这曲院风荷中缓缓流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