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英娥(韶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俗话说:“年关难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心心念念的“年”也许是父母心中的“怪兽”,首先得要一大笔钱来满足孩子们一年积攒下来的美好心愿:新衣服、红包、好吃的、好玩的,然后是人情来往也令人头疼。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多自然人不怪,礼少了可不行。父辈们把一块肉送来送去,肉都臭了还舍不得吃。拜年的时候一大队人提着或挑着拜年礼物去拜年情景成了我头脑里挥之不去的记忆——当然,那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年关难过”,只是觉得好玩。
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只要不刻意攀比,在经济上“年关难过”的心境应该不复存在了,但过年并没有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变得更轻松愉快。“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号召力有多强从春运就可以看出了。我也凑了一下热闹,成为了“添堵”的一员。等三位上班人员安排好了一起休息的时间,我们也浩浩荡荡回到了湖南父母家。北上顺畅,南下拥堵,不过也还是在能接受的范围。家里当然热闹非凡。除了父母开枝散叶的后代以外,还有很多亲友也来拜年。一向热情好客的妈妈因年长和身体状况欠佳而愁于应付,好在弟媳不时帮忙、有些亲戚主动下厨,这样才让她轻松了一点。天天车水马龙的,我也受不了,何况是年近耄耋的父母!先生见此情景,就跟我说:“今年过年还是接爸爸妈妈下来吧。”我跟妈妈一说,她很高兴。不过也担心老往外过年怕人家会“说”。
我一向疏于人情往来,过年也就主要关注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因此主要也就给两位小外孙女买新衣服、给父母拜年。微信好友愿意乘机联系一下拜个年的,我一律自己打字表示诚意,基本不用人家编好的“蛇年拜年用语”。拜年首先考虑的是亲人,像叔叔、姑姑之类;接着要考虑的是师长、好友;这样一路下来也用了不少时间。有人给我拜年的,我根据情况回复:打字的以打字回,发图片的以发图片回。这样又用去了不少时间。
当然,过年更费心费力的是搞卫生、挑礼物。因为家人上班,这些都是我全包了。搞卫生用了好几天的时间还没有弄彻底,买礼物虽然要去的地方少也颇费心思。给孩子们的新衣服最先买好,马坝没有看上的就去韶关,总算挑到了两件红彤彤的小衣服:一件大兔子耳朵衣服、一颗大爱心衣服。给父母和弟妹们的,以实用为主,各一桶油、一盒干果组合,给孩子们拜年的回礼是一盒旺旺饼干、一箱旺仔牛奶,桌面摆放的除了过年需要的年桔、苹果、油饺以外,主要是考虑孩子爱吃的棒棒糖、蛋形巧克力。过年的鸡、鹅都是亲家那边送过来的,油饺也是亲家自己炸的。我感到有几分惭愧,也就勉为其难劳动大半天酿了一些豆腐送过去。“我感觉到你做的给我吃、我做的给你吃这样很好。”亲家听了很开心,女婿听了也很高兴。当然,女婿也买了一些我们平常不怎么敢买的车厘子来孝顺两边的老人。好在,我们的人情来往简单,这些事做起来也就比常人要少很多、费的劲也就少了很多。
有人说:拜年的礼物就是用来互相交换的。这样说的没错。就我而言,相当一部分礼物也就用于相对简单的人情来往了。留下来的是父母给的油炸肉、亲家送的油饺、孩子送的车厘子,还有侄子送的纯蜂蜜和北乡马蹄。说来真是福薄,油炸肉、油饺之类我爱吃的因时不时牙疼而只能让给先生吃了,蜂蜜和马蹄我就提到了上班地。特别有意思的是,马蹄居然成了我治牙疼的“神药”,一疼起来就赶紧含一片马蹄到痛点,还真可以缓解不少。据侄子说:这些礼物都是他们从原产地提过来的,可见真是用心了!可见,送礼最关键的还是“用心”。心到了。礼也就送到心里了!
眼看就要“正月十五闹元宵”了,这个年也就过得差不多了,春节期间的的礼尚往来也就告一段落了。愿新的美好如期而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