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的那片芦苇坡
△文/郭卫东
在岁月的长河中回溯,村头那一片芦苇坡,宛如一幅珍藏在心底的画卷,每一次展开,都溢满了童年的欢声笑语,承载着我最纯真、最美好的回忆。
那片芦苇坡,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乐园。春天,大地刚刚从沉睡中苏醒,芦苇坡也被春风温柔地唤醒。嫩绿的野菜从松软的土地中探出头来,仿佛在向我们招手。我和小伙伴们拿着小铲子,欢快地奔跑在芦苇坡间,仔细地寻觅着荠菜、马齿苋、蒲公英。这些野菜不仅是大自然的美味,更是我们劳动的成果。挖满一篮子野菜后,我们带着满足的笑容回家,期待着餐桌上那一道道充满春天气息的佳肴。
夏天,芦苇坡变得郁郁葱葱,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芦苇长得比我们还高,微风拂过,沙沙作响,像是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交响曲。这里是小鸟的天堂,它们在芦苇丛中穿梭、嬉戏、歌唱。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总是想尽办法去捉小鸟。用自制的弹弓,或者在芦苇丛中设置简单的陷阱。然而,大多数时候,小鸟们都机灵地逃脱了我们的“追捕”,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兴致。除了捉小鸟,我们还会在芦苇坡旁的小池塘里嬉戏玩耍,清凉的水消除了夏日的炎热,留下的是无尽的欢乐。
当秋天悄悄来临,芦苇坡染上了一层金黄。蛐蛐在草丛中欢快地鸣叫,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傍晚时分,我们带着手电筒和小瓶子,蹑手蹑脚地走进芦苇坡。循着蛐蛐的叫声,小心翼翼地靠近,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捕获。有时候,为了一只特别能叫的蛐蛐,我们会在芦苇坡里搜寻好久,但当终于把它收入瓶中时,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
冬日里,芦苇坡被白雪覆盖,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积雪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捉迷藏场所。我们在芦苇丛中穿梭、躲藏,与小伙伴们斗智斗勇。冰冷的寒风也无法阻挡我们的热情,每次找到躲藏的伙伴,或者成功隐藏不被发现,都会引来一阵欢快的笑声。那笑声在寂静的冬日里回荡,仿佛能穿透冰雪,温暖整个世界。
如今,岁月流转,一晃我离开了那个小小的村庄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村头的那片芦苇坡,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它是我童年的见证,是我心灵的避风港。每当我感到疲惫和迷茫时,只要回忆起在芦苇坡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内心便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那片芦苇坡,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它承载着我的欢笑、泪水、梦想和希望。即使时光飞逝,即使岁月变迁,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因为那里,有我最纯真、最无忧无虑的童年,有我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思念。

作者简介:郭卫东,笔名石头,梁山人,大学文化,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已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新闻、通讯等约600万字。作品发表至《诗歌月刊》《青年博览》《打工杂志》《人民公安报》《山东广播电视报》《山东法制报》《济宁日报》《菏泽日报》《作家美文》《济宁文学》《鲁西诗人》《青年文学家》《千秋诗刊》《北国作家》等。2005年出版个人诗歌选集《漂泊的思绪》一书、2013年主编出版书画集《曹州书画百家赏析》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