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闌珊处 元宵佳節時
刘艳英 段广亭编制
社长主编刘艳英祝读者作者蛇年元宵节:
灯火阑珊处,元宵佳节时。汤圆香四溢,祝福声声至。愿你笑口开,好运自然来。事业风生水起,家庭和和美美。元宵快乐,万事如意!
副社长编辑段广亭元宵节祝作者读者:
元宵佳节到,祝福送不停,灯笼高高挂,幸福永照耀。汤圆甜蜜蜜,事业步步高。团圆乐融融,开心乐逍遥。愿大家元宵快乐,幸福常伴,创作辉煌!
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
寄情元宵节——
舞动春天的脚步喜上眉梢
火树缀着银花悄然来到
高悬的彩灯写满灿烂
炸响的烟花如歌如潮
圆圆的皎月含羞远眺
天宫上梳妆的惟妙惟肖
阿娜多姿恰是夜的情人
洒向人间淡淡的微笑
年轮的古琴
弹出动情咏叹调
龙腾的狮舞
绽放出“太一神”的味道
捧起一碗滚烫的元宵哟
沁入心田涌起阵阵美的思潮
楼宇春光花市如昼众人笑
千家万户姹紫嫣红灯影俏
无声的祈祷在天空升起
许愿的思绪飘向远方
(执行副社长:饶晓辉撰文)
南北作者庆元宵
正月十五话元宵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新年的钟声渐渐落下,又到了喜迎元宵的美好时刻,在很多地方有句俗话说得好,“不过十五都是年”,等元宵节过完了,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踏入新的一年。
元宵节是一年之中除春节外,第二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天的月亮尤为的圆,故也是新一年当中第一次月圆之夜,在这天都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和月圆,两种无不寓意着家人团团圆圆。并且人们为了欢度元宵,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在这天也会准备很多的娱乐节目,比如赏花灯、舞龙舞狮、猜灯谜、放烟花等供人欣赏。
那么,关于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您了解多少呢?正月是首,古谓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远自汉代以来,民间就有元月十五张灯、赏灯的习俗,所以人们又把这一天称作灯节。如我国民之故,在一复者、大地回春之夜,天明月悬,地灯万盏,人观灯会、猗灯谜、食佳,阖家团聚,其乐融融,足见了元宵之文义。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据说是在汉武帝时代,宫中有位宫女叫做“元宵”,很想念家中的亲人,但又无法出宫,有位大臣叫东方朔,他知道后决定要帮助元宵,于是他想了个办法。东方朔假扮成算命师,来为人民算命并说:“正月十五火焚身,就是指那天会有一位骑驴的女子,来烧这里,但只要在正月十三那天,城里的老人都到城门等候,天黑时,女子就会来,只要跪地祈求,全城便可得救。” 果然在正月十三那天来了一位骑驴的女子(其实是元宵妹妹扮的)。女子说:“我是领旨来烧城的,但百姓求情,我就给你们一个预言:长安在劫,火烧帝阙,十六天火,燄红宵夜。”说完便离去了。汉武帝知道后请东方朔想办法,东方朔说:“听说火神爱吃汤圆,就叫元宵来做吧,毕竟她最会做汤圆,另外还要臣民一起做灯,十五晚上挂满大街小巷,并点燃爆竹,到时候,火神就会以为那是大火,一定能瞒过祂。十五的晚上元宵照东方朔的指示,果然见到自己的家人;从此以后,这个习俗就流传下来,也因为供奉的汤圆是元宵做的,所以人们也叫汤圆“元宵”,正月十五也称做“元宵节”。
每逢元宵节除了提灯笼、吃元宵外,当然各地都会办的就是猜灯谜活动。但如今各地都有许多不同型态的节庆安排,像放天灯、放蜂炮、炸寒单等,变成每年固定举办的民俗庆典活动,也象征年节即将告一段落,代表过完元宵后,又将是上学、工作的开始了。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七律.庆元宵
李 凡(黑龙江)
火树烟花不夜城,上元佳节玉蟾明。
翩翩跳起丰收舞,娓娓频吹快乐笙。
涌浪人群扬笑语,迅雷鼓点响欢声。
神州奔向康庄路,海晏天和唱太平。
七律.闹元宵(新韵)
文/李 凡(黑龙江)
上元九域喜融融,遍地烟花遍地红。
风送纸鸢飞彩凤,众观灯火舞苍龙。
盼丰五谷天扬雪,乐寿千秋鹤立松。
又是人和欢庆日,神州无处不新容。
五律.元宵节
李 凡
新月亚冬开,元宵送福来。
天欢飞彩锦,岭笑绚红梅。
白雪堆金垛,银冰垒玉台。
中华逢盛世,九域待春雷。
李凡,黑龙江人,中华诗词学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作品刊于北京《华夏文苑、广东《美塑杂志》、《深圳诗词》、《诗词绥化》、《绥化晚报》、《黑龙江当代诗词》等多种报刊杂志。
快乐中国年
作者:一冰(大连)
一
火树银花亮闪闪,
鞭炮齐鸣迎月圆。
龙腾虎跃耍狮子,
流光溢彩不夜天。
二
圆圆月儿照人间,
七彩高跷门前演。
情窦初开少女笑,
八戒围着少女转。
三
八十老太抽大烟,
孙猴围着唐僧转。
银蛇起舞龙腾飞,
国泰民安中国年。
四
金蛇献瑞跃人间,
雷花腾空舞翩翩。
天漄海角共此时,
正月十五家团圆。
五
金蛇献瑞跃人间,
雷花腾空舞翩翩。
男女老少齐欢庆,
分享快乐中国年。

元宵节有感
王志霞(吉林)
辰朝上元至,梅鹊唱春声。
街路红灯亮,烟觉星雨晶。
吟今怀古赋,诗唱康安笙。
悬月忠贞照,同关家国情。
明月共赏闹宵、行,同乐花灯熣灿明。
北国南疆千般景,欣欢紫气福星迎。
汤圆滚出甜馨意,美酒香飘心醉情。
盛世太平桑梓幸,和谐共建华安盟。
王志霞,吉林珲春人,小学高级教师。热爱诗词写作,追求上进。

元宵佳节颂
作者:石国华
元宵月亮今又圆
亮丽月光照九州
天上皎月如悬灯
汤圆美酒飘神州
年复一年元宵今夜过
红红的灯笼耀神州
正月十五裹满了甜蜜
欢歌笑语充满了庭院
捧一碗热情腾腾的热汤圆
撩拨舌尖对美味佳肴共尝
火热的元宵节充满吉祥
期盼春风送来热情安康
万盏明灯灿烂明亮
欢乐歌声亮彩胸怀
满目奇光异彩
步入仙境天堂.
红橙黄绿蓝靛紫
灯火绚丽如花开
元宵灯笼挂满谜语
千头万绪神秘异彩
元宵的月亮亮如昼
欢乐的笑声畅开怀
火树银花心情绽放
挥笔书豪展示风采
画月如仙境在心中漂浮
望月如昂首在欣赏天堂
月盈月亏展示天韵
天地人和明月共享
元宵节缤纷灿烂
舒展人间和睦胸怀
桃红柳绿迈进春天满色
月圆月满带来丰收期盼
千年元宵锣鼓敲响
家家欢乐团团圆圆
春天从今日起航
走进蛇年再创辉煌
石国华,中共党员,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下放知青,曾担任国企高管,外企首席代表,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工作。热爱文学,喜欢诗歌散文写作,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
元宵节
文/张利民(吉林)
霞彩银輝不夜天,歌珠滴水笑声喧。
霓虹界破绚云霭,练树城回蕴紫烟。
万叠波摇春入户,一襟风抱月临轩。
盈壶缱绻飞思绪,漫采诗芬酒半酣。
西平乐慢· 人月圆
张利民(吉林)
紫电青霞,翠霭云暉,元夕朗月归期。火树银花,韵和筝柱,娥眉敛步腰姿。箫鼓裙钗阵陈,楼阁清音缈缈,鱼龙串巷,今宵喜共佳时。莫怪嫦娥寂寥,愁无际,姣影红尘移。
飞屑旋舞,层楼亮透,童叟相携,情侣嘻戏。黯凝伫,流光缕缕,射电虹霓,振憾繁街闹市,点笔蛮笺,顿无抒景浪漫词。琥珀深浓,琉璃清浅,酒盏茶卮。眸眼冰轮,拾梦婵娟,微吟风物相宜。
张利民: 男1946年11月生人,1968年知青, 1970年参加工作,原吉林省营城煤矿党委机关退休,中共党员 ,诗书画爱好者,作品多次上刊出展并获奖。

七绝 元宵节有寄
憨翁(吉林)
元宵乐
烟花火树裂寒天,雪影灯光照不眠。
谁把乡愁磨做镜,春宵共赏第一圆。
劳月苦
聚散离合千古亊,何如劳月苦奔波。
今宵朗朗说圆满,明夜匆匆又消磨。
范勤。网名憨翁。共和国同龄人,现居长春市。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常以诗词楹联灯谜陶情会友。中华诗词学会、解放军《红叶诗词学会》会员。
闹元宵
文/王洪伟(辽宁)
月光轻洒,点亮元宵的夜
红灯笼高挂,似繁星落满人间
锣鼓喧天,敲醒沉睡的温暖
汤圆在锅里翻滚,如生活的期盼
甜蜜包裹在软糯之中,慢慢沉淀
孩子们的欢笑,追逐着烟花的绚烂
舞龙舞狮,身姿矫健
彩绸飞扬,把吉祥舞成诗篇
大街小巷,涌动着幸福的波澜
在这团圆的时刻,灯火阑珊
我们手牵手,共赏这月色婵娟
让思念和祝福,在元宵夜蔓延
王洪伟,男,辽宁阜新人,中共党员,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高级政工师,国企干部。现为阜新市作家协会、诗歌朗诵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文联及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相约春天》获2020年辽宁省总工会“特等奖”,《喜迎二十大,同抒一网情》获202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一等优秀作品奖”。2023年,被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评为文化艺术工作突出贡献者。作品发表于《大连文学》《辽宁文学》等平台,2024年获“鲁迅文学杯全国首届文学书画大赛一等奖”。
金蛇闹元宵
包秀芬(深圳)
金蛇狂舞掀春潮,
万家灯火庆元宵,
锦绣江山春常在,
祖国安宁步步高。
包秀芬:吉林长春人。一九六五年高考特招入伍,在吉林省白城兵器试验中心。一九七一年末调至陕西华阴兵器试验中心,至退休。正师职,大校军衔。在华山脚下工作生活35年,热爱文字创作,热爱西北风和陕北民歌。现定居深圳军休中心。
欢渡元宵节二诗一词
李振友(吉林)
九台区政府将三条主要大街妆扮得红灯高挂,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美丽壮观。元宵节,灯火夜,串串彩灯红满天,排排街树流光闪,十队秧歌大汇演,观灯展,燃花炮,人潮欢笑真热闹。
一
十里三街妆彩虹,
红灯银树耀明城。
斑斓焰火飞花雨,
祝福蛇年颂太平。
二
亮丽工程美市容,
欢情更比往年浓。
灵蛇献瑞迎春日,
喜庆祥和共此城。
如梦令·元宵节
李振友(吉林)
共度上元灯夜,火树银花飞曳。歌舞庆升平,盛世曲填新阙。辉彻,辉彻,举目晴空明月。
李振友,男,中共党员,退休干部,吉林省人,现住长春市九台区,系九台诗社社员,在《九台诗词》、《关东诗词》、《长白山诗词》,《长春日报》等刊物发表诗词几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