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情依旧
——为《噪夕阳》一书撰写的序 (二)
作者/都世科
史天路老兄第三本专著《噪夕阳》书稿放在我的案头,这是继《微澜》、《涂鸦》之后的第三本著作,一个双耳失聪,做过颅脑手术,患过美尼尔斯综合症、病痛缠身的耄耋之人,其奉献精神委实让人感动,这三本书中的大多散文、诗词、杂谈都是他在退休之后撰写的。《微澜》洋洋洒洒36万字,收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家乡情等几十篇散文,篇篇情深意浓,字里行间流溢着对老人的孝敬、对兄嫂的仁爱等人间真情;十多篇言论,正如小题所示,均是实话、直话、心里话,在谈及社会上有失公允、缺乏文明礼仪之现象时,观点鲜明,爱憎分明;在谈及国人尊严时则言辞犀利、义正词严。还有30多篇系报社与基层通讯员互动文章,以及亲自采写的优秀通讯员人物通讯,也有近30首有感而发的诗词等,内容丰富,拜读之余除了感动便是敬佩。
《涂鸦》一书收录散文随笔10余篇;诗词歌谣40多首,散文语言朴实、生动,很富教益,诗词感情真挚,意境高雅。尤其是书中收录的书法作品,楷、隶、草三体书法作品功夫老道,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一个黙黙无闻的书法界后来者,竟然能写出这么美的字,其实知道底细的我等老友清楚: 史老兄习练书法少说也有半个多世纪了,只是在职期间忙于政务、新闻业务,时有间断,再加之本人又不喜显山露水,因此初睹者为之惊异。鄙人系书法门外汉,但能识美俗,五体投地之余早已有所收藏。2018年,在全国书法大赛中,他呈送的作品从一万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并获“中国百强书法家”称号;2019年,又在多家艺术团体联合举办的《中国艺术家走进新马泰文化艺术交流展》中,其参展的《楷隶草》三体书法作品又荣获最高奖《金皇冠奖》他的隶书以:浑厚大气、体势宽博、脱世拔俗、生动精致等特点,被赞为: 赏心悦目、妙不可言。书法确系史老兄强项、硬项。收入书中的三体书法,是他用了3年多时间,将习近平同志在各种场合讲话中用典、唐诗宋词元曲颠峰之作,以及中国古代经典名句搜集整理、精心编排撰写而成,有书法和工具书两重效用。
我和史天路同系陈仓区周原镇人,老家相距不足5公里。上世纪70年代初他在当时的周原公社任团委书记,我因停课闹革命成了村里的新农民,因担任村团支部书记,有缘结识他这个顶头上司,他平易近人与我很快成为朋友,随后我到北京去上学,他又调到宝鸡市委宣传部,在我上学期间,我们书信联系紧密,他了解我的家庭情况,在他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些资助我,可谓雪中送炭,让我异常感动,那年月普通干部月薪只有三、四十元,我几次婉拒,他就是宁肯自己为难,也要帮朋友的性格,我只好记下这份帮助之恩。我毕业后被分配到宝鸡人民广播电台,和史老兄便同在一栋楼办公。咫尺之距,有时因各自忙事,几日不见似乎隔年,那时,市计委的乡党赵辉(书法家)家属也不在市里,业余时三人常聚聊天,从国家大事到家庭琐事,那段时日也成了我俩向老哥讨教处事做人的学习良机,大半生的风雨人生经历证实: 史天路老兄确是我们名副其实的良师益友。那年月我和史老兄老家均有老人,逢年过节必互相看望,老兄重情重义,每逢他回老家,路过必去我家看望家父家母,老人感激之余,每次与我通话都会问及天路哥家里好着没有,让问候一声。随着儿女们长大,在上一辈的频繁交往中,子女们也成了好朋友,连我的几个弟弟,也熟悉并非常喜欢史老兄,毫不夸张地说我与史天路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拜读《微澜》和《涂鸦》两本书,他对我守口如瓶的助残济困等事,通过朋友的文章才有所了解,在宝鸡偶遇甘肃庒浪县一名腿有残疾的孤独青年,当了解到无依无靠,度日艰难的情况后,竟视作家人,四处打听求人安排糊口差事,自已花钱为其治病,又五赴庄浪县向党政领导、相关部门反映情况,10年时间,其艰难曲折,所付出的时间、费用和辛苦令人不可思议,他黙黙地做,悄悄地承受,只信奉“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怕人知,必是大恶”的古训。 用“感天动地”评价此事都不为过。他了解到陇县东南镇高庙村撒珠元因病危困一事后,主动要求份外(他份内工作是主编《宝鸡日报通讯》)采访,连续发表了《快救救一家不幸的人》等两篇报道,引起巨大反响,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帮其家人就医,两个孩子继续上学。救助危困,助人为乐系史天路多年来一贯的作风,他做的好事善事不再一一赘述。他高尚的道德修养,也为他著书立说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因他做人低调,性格内敛、谦逊,厌炫耀,所以前两本书我未及只言片语,此处顺手补写了这一段。
《噪夕阳》一书中,收录他撰写的通讯《我眼中的索维东》,我反复读了几遍,对这位乡党的清正廉洁、严于律己、无私无畏敬佩之至。他在吉林省人民检察院任副检察长、检察长23年时间,时刻牢记一名法律践行者神圣的使命和重大责任,一身正气、没有在各种诱惑中倒下,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主持办理了成克杰、陈良宇等震惊全国的大案要案。他以“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阎闾论短长”为左右铭,虽似铁面包公护法为民,但在众多亲友看来他不近人情,亲戚、同学、好友求他帮忙求职、提干、打官司等,他一一拒绝,就连自已的亲弟弟因车禍赔偿打官司,让他给地方法院打招呼,他打给8000元住院费,却摡不说情;自己3个子女就业他未找过任何人,有的成下岗职工,他都不为私事求人。他担心欠人情可能要用牺牲司法公正去偿还。在当今官员腐败成风、许多高官折戟沉沙,公平正义受到挑战的情势下,索维东这样的司法界领导干部实在难能可贵,系国之大幸、民之大幸,也应该是我们宝鸡人的骄傲。
为了采写索维东,天路老兄可谓费尽周折,他并非看重同学、乡党之情,他更在乎的是宣扬这种清明无私,刚正不阿的高级领导者典型事迹,会给社会送上一股馨人心脾的清风,鞭策激励无数人。

书稿中大部分内容为诗歌,从七言长诗到六、五、四言短诗,也有少许七言绝句。这些诗大都是作者每日观看新闻时政,即兴有感而发。今年9月12日,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宝鸡视察,参观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他在《习总来到咱宝鸡》这首诗中不仅描写了陈仓儿女欢欣鼓舞之情,也对何尊等国宝级青铜器文物借机进行宣扬,意在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悠久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在党50年》一诗,是他加入中国共产党50年之际,宝鸡日报社副社长李建铭带领报社工作人员登门祝贺,李建铭亲手将纪念章挂在他胸前,他激动得一时语塞,只是连说谢谢!晚上辗转不能入睡,动笔写了首七言律诗:“百年大党即华诞,风雷叱咤开新天。铸就辉煌震环宇,烈士豪杰热血染。党章党徽闪金光,自愧付出太有限。世代不忘党恩德,红色基因世代传。”原宝鸡市文史研究室主任、西北大学客座教授、宝鸡著名文坛巨匠李逢春系史老兄多年挚友,不幸因新冠突然逝世,这一噩耗如五雷轰顶,怀着万分悲痛,他写了《沉痛悼念老兄李逢春》七言长诗,历数李逢春曲折辛酸的人生之路,和在学术、文学创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冰清玉洁的高尚人格,字里行间无不充溢着对这位才华横溢、人品高贵者的敬慕与惋惜,以及对友人离去的真挚悲情,看罢让人泪目。
书稿中还有在孙子考上大学、内侄女举办个人画展写的激励赠诗,以及朋友、同事著书立说写给的赞扬鼓励诗词,无不昭示一位长者、友人的拳拳之心。
退休后许多人喜欢的是旅游观景、休闲娱乐,天路老兄最上心的却是国内外大事,社会民生问题,有感而发,每天有诗:“怒斥日本排废水”、“美国疫亡百万有感”、“多措治理欠薪”、“良好生态利万家”、 等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不是口头语,而是他以诗言志的真实写照,几百首诗词,无一不体现对国家兴旺发达、人民群众安乐幸福念念不忘的赤子之心。还有一些诗则是对人生、保健、处事待人等方面的感悟,读来也大有禆益。
书中收录了10几位朋友拜读他前两本书的体会,更有对他助残济困方面的赞美,我想这绝对不是对他这个普通干部、80岁老头的恭维奉迎,而是发自肺腑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人生何求,晚年何乐?还真应了”人各有志”那句名言,他视荣华富贵如浮云,多做益于社会和民众,有价值的事才是他无悔的追求。
2024.10.2
注: 《噪夕阳》一书已于2025年1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

(史天路(右)与都世科近照)
作者简介:都世科,宝鸡市陈仓区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采、编和管理工作、高级编辑职称。曾获宝鸡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曾多次获得省、市新闻奖。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签约作家;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小说分会顾问; 宝鸡市作家协会、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创作,近几年在《当代文学家》、《散文选刊》、《都市文苑》等刊物和平台发表数篇散文、小说、杂文等。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吴建辉(兼)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