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记忆
文/汪 纯
千百年来,世界各地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中国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的家乡冰城哈尔滨,是中国冰灯的发源地,冰雪艺术的摇篮,有着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年俗风味。
说起家乡的冰灯,可谓闻名遐迩。据《黑龙江外记》卷六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此为难得。”作为观赏艺术品,冰灯已有上千年历史。1963年哈尔滨举办了首届冰灯游园会,开创了现代冰雪文化史的首页。至今冰雪一甲子,悠悠六十载。
外孙四岁那年,第一次逛冰灯游园会。那满园的晶莹剔透、冰雕玉砌、流光溢彩牢牢地吸引了滴溜溜的小眼睛,连平日挪不动脚步的诱人糖葫芦也顾不上,对此起彼伏的各类叫卖都无动于衷……紧随熙熙攘攘的游人,来到了冰雪的奇妙世界。嫦娥抚素琴,雪花舞玉龙,冰狮子灯、冰塔灯、冰孔雀灯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外孙时而张大嘴巴惊讶地观望、时而惊喜地轻轻抚摸、时而开心地与之合影拍照,兴奋地久久不舍离去。从此,冰灯照亮了回家乡的路。随着年龄增长,外孙已不再满足观赏,更喜欢体验冰雪带来的乐趣。
一日闲聊。当他得知:冰灯最原始就是一种照明工具,后来人们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也制作冰灯摆在门前,或让小孩提着玩,增加节日的气氛,逐渐形成了东北地区独有的冰灯年俗。闻此立马提议:我们也做个冰灯吧!好哇!冰灯启梦,说干就干。外孙急不可待地把水倒入桶中,并听从女儿的建议,放入几滴红墨水,然后拿到室外冷冻,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跑出跑入盼望早点结冰。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形成了桶状的冰坨,倒出中间未冻的清水,形成中空的冰灯雏形。红色的墨水,在冰层中像舞动的飘带。因冰胆内凸凹不平,蜡烛怎么也立不稳。外孙忽然脑洞大开,把脚踏车上的车灯放入,闪烁着蓝焰的LED灯光,在红飘带的映衬下,经过冰凌的折射,简直太奇妙梦幻了!
观万千冬景当属冰城,绚丽的冰雪寰宇鼎盛。 随着科技的进步,冰灯制作越来越先进精良,规模也越来越雄伟壮观,已从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擢升为矗立于松花江北岸的冰雪大世界。美哉!遍地凝晶莹、树树梨花生。壮哉!摩天轮身披变幻的雪花霓裳高耸云霄;冰滑梯风驰电掣翩若惊鸿。妙哉!每座冰雕都在吐露心声,每盏冰灯都闪烁智慧的光芒……
冰灯不仅是家乡的一道年俗风景,已成为冰城熠熠生辉的耀眼名片,火遍全国走向世界。
2025年2月6日 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