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家 小说
周羽
“爸,妈,我今年回家过年、吃年饭。”
林山给乡间务农的父母亲打完国际长途电话,便开始张罗回国、回乡、回家的事宜。
林山父母亲接完儿子电话,开始筹备年饭食材,东街买鱼西街购肉,忙得不亦乐乎。
儿子林山大学毕业,赴国外继续深造,今年是林山第一次从国外回家过年。
林山承诺:自己学业完成后,一定回国工作,年年陪父母亲吃年饭,哪怕是老外开出再优渥的条件,也决不当“汉奸”。
林山的诺言逗乐了父母亲。
按理,林山是可以提前些时间到家的,因为观赏沿路的几个景点误了些时间,所以,直到现在仍然在旅途中。
林山旅途的最后一站,是县城短途车站。
此时已是年三十傍晚,各线路的末班公交车都已回到站里,场子里整齐地停着几排公交车,车站里几乎看不到一人,惟一的希望就是出租车了。
林山站内站外四处张望,就是不见一辆出租车。
“怎么办?”车站离自己的家还有一段40里的乡路哩!
林山曾是长跑运动员,并获得过比赛名次,若是放在平时,步行40里路轻松拿捏,可今日不同往日,他随身携带有大包小包的国外“年货”,行动十分不便。
就在林山左右为难时,林山眼睛突然一亮——他看到远远的车站“寄存处”的窗口开着,里面一名低头看手机的女人露出半个头部。
“有办法了。”林山灵机一动,急急地走过去,将两个大包寄存到“寄存处”,只将另一个10斤左右的小包斜挂在肩上——那是父母亲最爱吃的美国罐头。
林山离开窗口时仍抱一线希望打听有无线路车。女人扭头回眸一眼,明确告诉他司机全部回家吃年饭去了。
林山这才铁定了步行回家的念头。
“正好练习一下跑步。” 林山自我安慰。
路上,林山肩上的“美国货”,随着林山的步伐,有节奏地“叮当”作响,一路洒下清脆的交响曲 。
林山走到半道转弯处时,发现一辆满载大白菜的农用三轮车陷入一旁的路沟里,急得满头大汗的车主一会儿用双手扒拉轮子下的泥土,一会儿
上驾驶室启燃车子,可两个后车轮总是在原地打转,越陷越深。
见林山路过此地,车主仿佛见了救星一般,忙请求林山帮助推车。
林山不由分说,卸下身上的包裹置于地上,上前就推。
车主将车开得直冒黑烟,两个车轮还是原地里旋转,车身没移动半寸。
车主急得不知所措,嘴里不停地念叨:“这如何是好?这如何是好?”
林山停止推车,直起腰来,重新审视农用车周围的地形,对车主支招:将车里白菜全部卸在路边,然后启动车子左转向,让右轮先驶出车辙;接着再右转向,让左轮驶出车辙。
车主扬起头,认真地想了想,觉得林山说得在理,便立即采纳了林山的招数,将车里的一包包大白菜卸到路边。
一旁的林山也帮忙卸大白菜。
车里的大白菜卸完了。
车主钻进驾驶室内启燃车子,按林山说的让车子先左转后右转,让两个轮子分别“撤离”泥沟。
此招果然灵验,两个前轮先后吃力地“爬”出了两道深深的车辙,接着一鼓作气,整个车子彻底脱离了泥沟。
车主将车子开到路上,熄了火,一步跨出驾驶室,高兴得不知如何感谢林山为好。
林山嘴里一边说“没事没事”,一边又帮助车主往车里装大白菜。
在装大白菜的空隙,车主告诉林山:他今天起早拉了一大车大白菜往城里卖,哪知菜还没卖出去多少就打烊了。没了买主,只得往回赶。不料在这儿转弯时,车轮陷入路沟里了,碰巧遇到了林山。林山又出招又出力让他摆脱困境,否则,他不知道折腾到什么时候哩!
说着说着,地上的一大堆大白菜全被装回了车里,车主欲开车启程。
当得知林山是因为没能赶上末班车才步行时,车主执意要用车送林山回家,林山执拗不过,只好让车主送自己。
车子路过一个村头时,林山说:“到了,我家就在村中间。”
车主还要继续送,林山已拧开了车门。车主只好作罢,再次感谢林山对自己的帮助。
林山回到家里,爸妈早已等候于饭桌旁。
菜凉了,爸妈再次将所有的菜一 一“回炉”,
由于反复加热,菜肴原本的鲜味,早已荡然无存。
可是,林山吃得好香、好香。

作者 周羽,湖北潜江人,作家协会会员,中央台特约撰稿人。数百件文稿见诸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半月谈、中央台等中央报刊台杂志;数十件文稿在省和中央获奖,其中《大棚里飞出致富歌》《梦圆》《姥姥心里乐开了花》等9件文稿获中央宣传部、团中央、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及中央台联袂征文比赛奖;《保护媒体反腐》在新华社瞭望周刊发表后被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版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