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教育之路上探索,我有幸邂逅孟国泰先生的高快作文讲座,仿若置身迷雾时得见耀眼曙光,为我的写作教学与教育认知开启了全新境界。
孟先生的讲授,冲破传统写作教学的桎梏。他并未着眼于常规技巧的细枝末节,而是站在思维重塑的高度,带来“六个必须坚持”与“孟子之道”。这恰似拨云见日,让我意识到平日作文教学中思维引导的欠缺。我们应该从多维度观察、思考与想象,助力学生穿透表象,探寻事物本质,有效攻克了审题时偏题、跑题的顽疾。
谈及高快创作高分作文的秘诀,孟先生的见解鞭辟入里。立意新颖是关键,“四个不入题”原则为立意指明方向,确保文章价值、思路、情境与任务兼备。内容上,要做到丰富充实,灵活运用高中课本里的古诗词做小标题,不仅能凸显文化底蕴,还能让文章结构清晰。同时,日常积累写作素材尤为重要,社会热点、历史故事、名人轶事都是写作的宝贵源泉,只有有效掌握这些素材,才能在写作中信手沾来。
结对子小组互评作文环节,堪称讲座的一大华彩乐章。现场氛围热烈,同学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这一模式不仅锤炼了大家的口头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更引发了思维的激烈碰撞,得以升华。同学们从不同的维度审视作文,有的以逻辑为刃,剖析文章架构;有的凭语言感知为眼,揪出用词与语句瑕疵。大家坦诚交流,思维的火花竞相绽放。
观摩完结对子小组互评作文的活动后,我坚信这一模式极具推广价值。在互评过程中,同学们不再局限于自我审视,以客观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写作水平,明确优势与不足。同时,在阅读他人作文时,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技巧与创意,实现写作素养的共同提升。这种互评模式,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平台,还在班级中营造出浓郁写作学习氛围。
聆听孟国泰先生的讲座,宛如一把精妙的钥匙,解开了思维的禁锢之锁,使灵感如清泉般汩汩涌出。它让我深谙指导学生审题立意、高效成文、精准评文之法。写作世界广袤无垠,唯有冲破思维藩篱,方能展翅高飞,书写出绚烂篇章,实现“妙笔生花”的美好愿景。
作者简介
杨银玲,中共党员,山西省洪洞县第三中学校语文教师,多次荣获洪洞县模范教师、洪洞县教学能手称号。曾指导学生在山西校园文学总社发表文章,并获一等奖。座右铭:爱岗敬业,严谨治学。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