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桑恒昌先生及其诗作(两篇)

■ 感恩与珍惜
王佐臣
每每读桑恒昌先生的诗,身心仿佛徜徉于波涛滚滚情感长河,聆听那岁月铿锵回声,感受手心摸着千年万里长城与黄河的亢奋。
他的诗虽没有华丽词藻堆积,但字字闪烁家国情怀与刚直不阿的自然流露。他的诗完全摒弃哗众取宠谄媚奴态,句句直抒胸。荡漾人间烟火与忠孝气节。我常步于桑老诗行,采撷作者半个世纪以来用心血,用文字,交织的爱恨情仇背后的故事。剥开那艺术光环后,我与作者一同触碰华夏大地近百年来的苦难,动乱,和振兴历程中的点点滴滴,还有自己不由自主与秋风一起腾飞起思想风筝瞬间。近距离亲吻着老先生始终念念不忘那个崭新又未知的未来。身处烟火人间,辗转年轮,践行诗与远方,这就是现代诗人桑恒昌的朴素名片。一半感恩过去,一半珍惜当下,这就是山东文学巨匠桑恒昌先生精神内涵。他心甘情愿地站在时代前沿,寻觅生活里的方方面面诗意,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悟,通过笔端,汇集成一座座不朽的热血丰碑,教人叹为观止!读他的诗,那一肩担道义,两袖舞清风的形象跃然素笺,翩翩走近你我。如果这样形容他的诗,"一眼凝眸望穿秋水,隔断了奈河,醉花迟落。一声咿语轻出梦里”,或者那样描绘他的文字,"行指如兰适骨香,凝眸似水剪心愁。芙蓉花开霓裳醉,一瞥惊鸿塞上霜”,个人认为,一点也不为过。读桑老的诗,就好像凝眸这位八十多岁老作家那慈善面容,刹那间自己那苍白灵魂被一下子启蒙的高压电流击中,那种麻,那般痛,千丝万缕地连着爱,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桑恒昌对岁月眷念,对父母感恩,对人生领悟,是当下那些追逐名利所谓的文人,艺术家们无法理解,更是望尘莫及。他的诗,最令人折服之处,就是朦胧了无法再朦胧的诗意同时也是透明了不能再透明的诗意。大师就这样日复一日不厌其烦,用诗意语言反复重申:人活着,必须懂得感恩,必须热爱家园,必须勇敢地直面红尘中所有的不幸!
■ 评 桑 诗
孙战垄
桑恒昌先生是中国当代诗坛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诗歌创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光,是五颜六色的》《桑恒昌怀亲诗集》等12部诗集 ,作品被选入160多种选本,还被翻译成英、法、德、韩、越文发表,在国际诗坛也有一定影响力。
桑恒昌先生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特点。他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作品广涉人生的方方面面,情感真挚浓烈,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能被他以细腻笔触描绘得动人心弦,如怀亲诗饱含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眷恋,令人读来潸然泪下。在艺术手法上,他的诗往往以小见大,用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传递深刻的哲理与丰富的情感,像“每个生命,都在用时间自焚”,短短数字,便将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消逝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诗歌风格多样,时而婉约深情,时而大气磅礴,既有着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柔情诉说,也不乏对宇宙、生命的深刻叩问。
在诗坛,桑恒昌先生也有着重要地位。《山东文学通史》评价他是探索新诗意象化而卓然有成的一代,是山东诗坛继臧克家、贺敬之之后的第三代领军人物,其怀亲诗创作在上世纪90年代形成诗坛高潮,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众多诗人、诗评家对他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贺敬之赞其诗有“大”与“亲”的特点,郑敏认可他诗歌的凝练、思维跳跃以及诗思丰富。他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以独特创作风格和深刻思想内涵,为诗坛注入新活力,激励着后来者不断探索诗歌创作的无限可能 。

【桑恒昌简介】

巜山东文学通史》称,桑恒昌的怀亲诗创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诗坛的一个高潮,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他被誉为继臧克家、贺敬之之后,山东诗坛第三代,探索新诗意象化卓然有成的一代的领军人物。《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一书对山东文学六个门类重镇人物有这样的确定───
小说: 张炜、莫言;
报告文学:李存葆;
散文:山东籍王鼎钧;
诗歌:桑恒昌;
电影:张宏森;
电视:赵冬苓。
这就是现实的述说和历史的存留。
(济南市历下区退休语文高级教师王炳强组发)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