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三国演义》欣赏(二十六)
文/乐天(张志江)
二百零六
夷陵之战③
——舍身之计(押送韵)
老眼昏花两鬓秋,
枯肠病枕三更梦。
弹冠妙策一孤僧,
解绶兴师千百众。
注:“舍身之计”,关于张飞被部下所杀之事,史学界始终存有争议。一是事件表象即真象,二是张飞年老体弱,身患绝症。为刘备出师有因,与诸葛亮商议定下此计。可谓有勇有谋;“解绶”,解下印绶。喻舍己之计。
二百零七
夷陵之战④
——子瑜劝和(押送韵)
对影邀君镜里情,
知音自古樽前梦。
江东父老乱云开,
海内河山双目送。
注:“子瑜”,诸葛瑾;“子瑜劝和”,公元221年,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诸葛瑾写信给刘备,劝他以天下为重,曹操才是蜀汉第一大敌,放下对东吴的恩怨,两家讲和。诸葛瑾的劝和,丝毫没有改变刘备伐吴的决心。
二百零八
夷陵之战⑤
——质子称臣(押东韵)
俯首称臣悲稚子,
折腰掣肘羡衰翁。
炎威向日人依绿,
汉室随风火映红。
注:“质子”,喻孙权将儿子送往魏国做人质;“称臣”,喻孙权连曹丕而抗蜀;公元221年,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为抗击刘备,孙权向魏国称臣,最终战胜蜀汉。此战役,成为积极防御的典型战役;“衰翁”,喻越国国王勾践。
二百零九
夷陵之战⑥
——张苞败敌①
败大将谢旌(押微韵)
名门将后殊文武,
逸足愁中竟是非。
鼠辈兴妖仇难挽,
风云动色恨无归。
注:“张苞败敌”,虎父无犬子。张飞之子张苞,与东吴名将谢旌交手三十回合,就把谢旌打得落花流水。之后,张苞又败一将。若不是被东吴大将李异暗箭所伤,张苞定会奇功得手;“逸足”,骏马。
二百一十
夷陵之战⑦
——张苞败敌②
一吼退敌(押删韵)
雄师百万徘徊久,
壮气千秋远近间。
瑟瑟魂销今日始,
昏昏魄落几时还。
注:“一吼退敌”,东吴不敌蜀军,孙权命韩当,周泰为大将再战。两军阵前,韩当命夏恂出马,刘备身后张苞挺着丈八蛇矛迎战。张苞大喝一声,夏恂没等交锋便心生恐惧,拨马而回。
二百一十一
夷陵之战⑧
——关兴败敌①
刀劈李异(押微韵)
临危得助丹灵耀,
破敌何劳龙伴威。
一刹魂游孤月满,
三更骨朽战云飞。
注:“关兴”,关羽之子;“刀劈李异”,关兴弱冠之年就随父上阵。李异是东吴大将,在军中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张苞箭伤落马之际,李异趁机砍杀张苞,被关兴一刀劈死;“丹灵”,太阳。喻刀光。
二百一十二
夷陵之战⑨
——关兴败敌②
斩杀周平(押先韵)
挥戈自恃欺千古,
举手方知妒九泉。
未识何言天外客,
相逢便作地中仙。
注:“斩杀周平”,吴军将领周平,见夏恂不敌张苞,催马助战。关兴纵马来战周平。张苞一矛刺死夏恂。周平大惊,被关平一刀砍死。
二百一十三
夷陵之战⑩
——黄忠出阵①
杀史迹(押庚韵)
偷天落得光阴逝,
取义非关羽翼轻,
不动声喧嫌俗眼,
无言影去了平生。
注:“黄忠遇险”,刘备见关兴、张苞等小将屡立战功,无意中感叹身边老将老矣。却惹恼了老将黄忠。他策马上阵,中计箭伤而逝;“杀史迹”,黄忠杀到吴军阵前,挑战潘璋。潘璋麾下部将史迹,交手三个回合,即被黄忠一刀斩于马下。
二百一十四
夷陵之战⑾
——黄忠出阵②
败潘璋(押鱼韵)
双龙跃浪终难解,
驷马凌空总不如。
自作多情悲几许,
应知回首愧当初。
注:“败潘璋”,位列东吴十二虎臣的潘璋,与黄忠交战数合,自知难以取胜,拔马败走;“双龙”,指黄忠与潘璋;“驷马”,喻地位显赫。
二百一十五
夷陵之战⑿
——黄忠出阵③
老将仙逝(押先韵)
孤军入阵谁称首,
劲气如风自是仙。
不尽虚名三尺井,
犹存陋巷一炉烟。
注:老将黄忠在夷陵之战中,不幸中计受了箭伤。虽被救出,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老将军黄忠的结局令人惋惜。


作者简介:乐天(张志江),祖籍河北河间。
退休前曾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偶有小作散见于党媒、《都市头条》及其它载体。在《荣耀中国》诗社发表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欣赏等连载,被平台推选进《百度》和《超易网》等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