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诗评:
最忆是故乡,思乡最断肠
——诗评雪非诗歌《吹过故乡吹过的风》
★吹过故乡吹过的风
雪非(河南)
孩童的信笺,从故乡吹来
携着麦花的清香,野花的笑靥
风与月光还在窃窃私语,轻轻呼唤
流浪的邮差,捎来故乡的问候
一叠旧梦,牵扯出温馨的思念
青瓦屋檐下,母亲一遍遍地嘘寒问暖
小米粥的味道,飘过岁月的褶皱
门前石凳边的家常,打湿记忆的阑珊
走在异乡的路上,仿佛听到故乡的哀叹
风是故乡的信使,云是天空放牧的羊群
吹过故乡吹过的风,心里满是浓浓的挂牵
把一把话语寄给母亲,那个永远的归程
一声我挺好的,泪水还是打湿了双眼
2025-02-09于观雪山房
★大卫诗评:
最忆是故乡,思乡最断肠
——诗评雪非诗歌《吹过故乡吹过的风》
《吹过故乡吹过的风》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浓郁乡愁,在情感表达与意象营造上极具感染力。
在情感层面,诗人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母亲的思念刻画得入木三分。“孩童的信笺,从故乡吹来”,以独特视角开启回忆,瞬间将读者拉回纯真的童年故乡,奠定了怀旧基调。“流浪的邮差,捎来故乡的问候”,借邮差传递情感,生动展现游子对家乡消息的渴望,“母亲一遍遍地嘘寒问暖” 质朴描绘出母亲的关怀,直击人心。“走在异乡的路上,仿佛听到故乡的哀叹” 则直白抒发漂泊之感,将乡愁具象化,引发强烈共鸣。
意象运用上,诗人巧妙融合自然与生活元素。“麦花的清香,野花的笑靥” 勾勒出乡村生机勃勃的画面,唤起人们对故乡田园风光的美好记忆;“风与月光还在窃窃私语”赋予自然以灵动,营造静谧氛围;“小米粥的味道”“门前石凳边的家常”等生活场景意象,质朴而亲切,勾起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使乡愁更具温度。“风是故乡的信使,云是天空放牧的羊群” 新奇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强化了故乡与游子的情感连接。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舒缓,宛如潺潺溪流,将乡愁缓缓诉说。诗中虽未刻意雕琢辞藻,却凭借真挚情感与巧妙意象,为读者呈上一首动人心弦的思乡之歌 ,读罢令人沉浸在深深的乡愁之中,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