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田某四十三,铁拍抡得真正欢。八斤六两份量欠,十斤三两有点难。老王乒乓创奇迹,双手合一轮铁拍。青龙偃月伴风舞,威武雄风今盖古。那年张燕三十三,左右开弓不一般。拍子重量六斤半,飒爽英姿欺伟男。杨莹深藏不外露,家里盖房显身手:‘媳妇干活咋这美!’‘俺妈在校轮铁拍。’”
这是皇甫川田煜写的一手顺口溜,描写的是2007年左右,他在史家寨小学任教,和王志民、杨颖、张燕等人利用乒乓球钢拍锻炼身体的事情。王志民双手抡铁拍,张燕左右开弓,特别是杨颖,因为身体素质提高了,盖房时搬运材料,力气很大,大家都很惊奇,询问原因,孩子抢着回答,“我知道,我妈在学校是用铁拍打乒乓球的。”
田煜是谁呢,他又为什么要用乒乓球钢拍打球呢?
田煜是蓝田县汤峪镇田家村人。1965年出生,一共姊妹五个,田煜是幼弟。他的父母都是老实本顺的农村人,父亲曾经做过生产小队的副队长,只知道勤勉职守,不知道投机取巧,所以一直担任副职。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是贫穷的,加上子女众多,田煜一家的生活自然是清寒的,长期以粗茶淡饭度日。田煜回忆说,当他小的时候,长时间吃不到面条。田煜太想吃面的滋味了。他央告母亲说,吃顿面条吧,哪怕是稀的,能喝到一口面汤也好啊。然而,正是这艰难的成长环境,锻炼了田煜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了他从不认输,跌到爬起的性格。同时,子女众多,父母本身就难以照顾到每个子女,加上田煜是幼子,父母对他是放得比较松的,基本处于散养状态,这就养成了田煜凡事爱琢磨,什么事都想尝试一番,而且不会轻易放弃,自己认为对的坚持下去的人生态度。
因为是幼子,加上营养不良,田煜从小体质虚弱,从小学到初中,他和李文轩一直是班里最瘦弱的人。体弱则气怯,因此性格胆小、懦弱,遇事经常犹豫不决,做事缺乏自信,遇到困难往往感到畏惧。田煜很羡慕那些身强体健的人,这些人往往充满自信,敢于挑战一切。田煜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使自己也成为一个身体强壮、充满自信,敢于挑战一切的人。因此,从学生时代开始,田煜就注重体育锻炼,但因为各方面原因,锻炼时断时续,体质虽有增强,但自己仍觉得不满意。

最初的钢拍和最终制品
1988年,田煜进入西安师范蓝田班学习。1989年3月步入学校开始实习。走上教学岗位后,生活有了规律,锻炼也就一直坚持下来了。由于田煜家里有地,夏秋收获庄稼需要拉架子车,对腿力和臂力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加强锻炼,田煜采取了长跑、打篮球的运动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些运动对下肢锻炼非常有效,但对上肢效果有限。为了锻炼上肢,田煜先后推举过锁子石、抡过哑铃,甚至提着哑铃长跑。田煜发现,抡锁子石容易伤身,哑铃也过于笨重,不易坚持。龚文恒老师给他介绍说,可以用泥蛋子进行锻炼,重量可以加减,潮湿时还可以插进手指,做出抓孔,干时便可以抡动,在锻炼臂力的同时,还可以锻炼指功。经过四、五年的锻炼,田煜认为这些力量型项目存在着统一的弊端:枯燥乏味、不易坚持,稍有影响就可能导致锻炼中断,重新开始就要重下决心,非意志坚强者不能为之。这正是大多数人不能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坚持锻炼的根本原因。同时,田煜走上工作岗位后,看到学校因担心安全不敢抓体育,或者家长因抓学习而忽视体育,就深切的感受到,只有找到一种兼具趣味性和健身功能,且容易实施落实的运动项目,才能像流行歌曲那样,使人们产生兴趣,能够随时随地、不由自主地进行。也有利于孩子们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这是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有的责任。
田煜对其他各种常见的体育项目进行了一一筛选,但没有一个令他感到满意,足球不能锻炼上肢,且对运动场地和设置具有很高的要求,排球像篮球一样,虽然对运动场地的要求较低,但开展活动人数要求多,不易组织,并且因为个人控球或上球机会有限,上肢难以充分锻炼。乒乓球运动场地易找,球友也好寻,上肢也能得到一定的锻炼,但强度有限。

田煜使用时间最长,感情最深的八斤六两的拍子
于是田煜设想对现有某项目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健身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受此思路引导,田煜瞄上了司空见惯的羽毛球、乒乓球运动。它对场地要求低,器材设备价位低,简便易行、且动作易于学习掌握,群众基础好,也更便于推广。特别是乒乓球作为国球,广受国人欢迎,若能充分提升健身效果,那么一定能助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同时,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的改造相对简单,容易实施。由此,田煜开始探索对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的改造。
这只是一个初步创意,田煜于是自己动手,进行尝试。改造方向自然放在增加球拍重量上,这是最简单最有可能实现的事。二者的改造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但对羽毛球拍的增重改造并不理想,因为羽毛球的增重,最终集中在拍柄上,而羽毛球阻力臂相对较长,这样会因为阻力的增加,反不利于运动的进行。于是田煜把精力集中在乒乓球拍的改造上。增重材料选择的是最常见且较为廉价的钢材。
第一只钢拍制于1999年,是用废品站里找到的钢板做成的,厚度不到2mm。形状很不规则,手柄只是板面钢板的延伸,做成后在手柄处裹上几层废纸,再用绳子缠上。当时正值盛夏,田煜在侯家村小学的会议室,同白少宇一起打球进行实验,房上放上一盆水,光着上身,打得浑身大汗。田煜以前没有打过乒乓球,但很快就适用了钢拍。在史家寨中学教学的滕选红,富有乒乓球经验,恰好在学校,看见了,便一同打球,反倒打不过田煜。

顺口溜说的最重的拍子,十斤四两
最简易的这只钢拍,给田煜提供了不少有用的信息:钢质材料对乒乓球拍弹性影响不大,对于乒乓球也不具破坏性,越是新手,越容易适应。田煜尝到了钢拍的好处,加快了对钢拍的探索步伐。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球拍质量的增加与健身效果是否可成正比增加;第二,球拍质量增加会不会对身体造成某些伤害;第三,球拍质量的增加对乒乓球运动原有的趣味性有多大影响?
田煜用许多质量不同的球拍进行了无数次试验。最终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第一,健身效果明显增强;第二,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第三,对乒乓球运动原有的趣味性影响非常有限,并且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左右手交替使用,可以使大脑左右两部分都得到充分开发。
探索是艰难和漫长的。在实验过程中,拍子的总质量随着板面厚度的不断增加而增加,致使拍子前重(板面)后轻(手柄),举拍困难,甚至有可能压伤手指。田煜试图通过加粗、加长手柄来实现板面和手柄部分质量的平衡,但又引起了球拍失形、手握不得力的新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田煜,田煜尝试了各种方案,都无法解决。甚至中间一度因为某种原因,田煜中断了乒乓球钢拍的实验,改打篮球和长跑。某次,田煜从田家村一直跑到骆驼岭观景台,膝盖因而受伤,医生嘱咐从此不能从事类似运动。田煜非常痛苦,又想起了乒乓球钢拍,如此好的运动项目为什么当初没有坚持下来,于是重新进行实验。一次偶然机会,田煜产生了加置配重块想法,但在如何实现配重块同手柄的完美结合,同时手柄的形状符合人体力学,则需反复的实验过程,才使这个问题得到了完善的解决。2020年钢拍终于定型面世,并成功的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下来就是手柄的抛光和整个钢拍的磁力抛的工艺问题了。

从创意的产生到专利的申请,整个研发过程前后持续了二十二年头。因为条件所限,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需要东奔西走、多方请教才能解决。田煜去过长安引镇无数次、西安二十多次、户县五次、泾阳一次、浙江两次、江苏一次,中间的艰辛一言难尽,换来的收获更是巨大无比。
田煜玩过的最重钢拍重达10.4斤,厚度约为24mm,最轻的只有0.7斤。随着球拍的分量不断增加,健身效果也显著增加,田煜的身体愈发强健。奇妙的是,在使用钢拍健身的过程中,他受伤的膝盖也慢慢得到了恢复。田煜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次,陕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屈彦雄、西安市阎良区西飞第一中学屈彦雄,给蓝田体育教师开设培训讲座,田煜听后才恍然大悟。重拍下蹲打球,身体移动相对较小,类似于靠墙静蹲,又因为打球具有趣味性,易于坚持,克服了靠墙静蹲的枯躁。这样就可以在不对膝关节造成磨损的前提下,刺激大腿肌肉,锻炼和加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尤其是锻炼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群,提升腿部力量,强壮膝盖,从而在运动中有效地保护膝盖。
更重要的是,同打太极拳等单体健身方式相比,制造和使用钢拍是需要同社会交往的,使得田煜的精神更加饱满、意志更加坚强,就连与年龄成反比的记忆力也在不断增强。在这个过程中田煜还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收获了友谊,结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人物”,自信心不断增加,极大地丰富他的人生。

田煜试制过的各种未附加重块的钢拍类型
在产品的试制和实验过程中,社会上对钢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反面的意见。有些较为娴熟掌握乒乓球技巧的人,初掌钢拍,因为不适应,球速下降,动作变形,找不到平时的感觉,因而对钢拍不屑一顾。他们不知道,钢拍兼具力量型和技巧型运动的特点,其握拍动作和双手交替的要求,同普通的技巧型的乒乓球拍,是不同的,使用有一个从力不从心到得心应手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锻炼和健身的作用。这些人浅尝辄止,轻易断言,是因为他们没有比赛压力和进一步提高技艺的动力,固守于现有球技水平和思维惯性的缘故。相反,那些富有教练经验和偏重于力量型的乒乓球手,则更容易接受钢拍。
具有生活经验的人,则对钢拍大加赞扬。田煜在韩城有一个书画家朋友李艾珉,为陕西省书法协会会员,其美术作品《敬爱的周总理》巨幅素描,曾经受到多位画坛艺术家的好评,其书法作品《龙子雄风》、《虎》等被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收藏,并选编入《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大型书画典籍之中。李艾珉对钢拍就赞成有加,因为他有类似的经验。为了锻炼腕力,他在小罐头盒里倒入水泥浆,然后将毛笔倒插其中,待凝固后,持笔书写。开始的时候,也是力不从心,但时间长了,便龙飞凤舞,随心所欲。
在钢拍的制造过程中,制作人员也经历了一个不理解到支持的过程。例如,长安留公有一个金属加工的康姓厂主,田煜因为钢拍柄太长,需要其对进行切削。期初该人认为田煜只是一时心血来潮,不能坚持到底,注定要失败,因此并不当回事。田煜卸货搬运,他坐在一旁,拉着二胡。田煜说话,他只是点点头,嘴里“嘿”、“哼”,但时间长了,厂主看到了田煜的坚持和产品的进步,下来打交道就尊重了许多,言必称田老师,并帮忙卸货。又如,户县有一个锻造厂主,田煜为了铸造拍柄,前去拜访。该人一向对教师抱有成见,认为教师皆是敏于言而讷于行之人,向来不屑与之打交道,但见了田煜的初制拍子,破例请田煜进办公室,交流了一个多小时,临告别的时候,特意叮嘱一旦有成品,请田煜送去留作纪念。。

田煜试制过的各种附加重块的钢拍类型
如今,田煜在家里设置了运动室,围绕田煜身边经常用钢拍打乒乓球已达二三十人。
正是有这些人的支持和配合,坚定了田煜的信心,一直走到了今天对于钢拍的应用前景,田煜和我交流过。田煜是一个非常有创见的人,他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一致认为,乒乓球钢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一,作为乒乓球运动训练的辅助手段。当年,我国乒乓球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为了锻炼臂力,曾经使用哑铃来锻炼身体。无独有偶,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邓亚萍,因为个子矮,手脚粗短,因为不符合要求,未能进入体校的大门。年幼的她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为了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热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拍换成了铁拍。一开始,闪、展、腾、挪,举步维艰。腿肿了,手也磨破了。但是,训练难度和强度的加大,不仅锻炼了她的身体,并且增强了她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一旦恢复正常比赛状态,便如猛虎下山,她步法灵活,劈杀凶狠,夺得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在世界兵坛排名连续8年保特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容国团和邓亚萍,作为世界乒乓球界的顶尖高手,他们的训练思路最终殊途同归:通过加大身体负荷,锻炼臂力。长期训练,适应了这种非常规运动状态,做到了举重若轻,一旦恢复到常规状态,便呈现出寻常训练所不具有的运动优势,将乒乓球玩弄于掌股之间,趋于得心应手。

乒乓球钢拍的各类定型产品
第二,钢拍是一个全新的可以锻炼全身的健身器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人们处于贫穷状态,忙于温饱的时候,健身是一种奢侈品。同时,相对于更容易出成绩,名利双收的竞技体育,健身为主的大众体育便成为次要的运动形式。随着小康社会的建成,人们收入和空闲时间的增加,健身运动便会成为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种能够使全身得到锻炼,协调身心,同时加强人际交往,且容易进行的乒乓球钢拍运动,随着共同富裕的逐步推进,将会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
第三,钢拍乒乓球也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竞技运动项目,可以像举重比赛那样,分等级进行比赛。传统的乒乓球对垒,对于选手的体重、身高等指标是没有任何要求的,但是用钢拍进行比赛,由于身体条件不同,适用的钢拍重量不同,对身体条件不加区分,将会出现适合重量级选手同轻量级选手同台对垒的不公平现象。这种新的钢拍乒乓球竞技运动是可期的。乒乓球运动本身起源于英国,但最后却成了中国的国球。这是因为乒乓球本身的趣味性、便于开展的特点,同中国人身体灵活,大脑发达,特别适合于技巧性运动的身体素质和国民性格相吻合。由一般乒乓球运动升级而来的钢拍乒乓球运动,应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果说钢拍最初主要起源于个人兴趣爱好,随着研发的深入,随着钢拍集力量与趣味性为一体的特点的进一步凸现,田煜深深地认识到,做好钢拍的推广, 使其普及全国,造福民众,是一种伟大的社会责任,应该成为自己终生矢志不移的事业。真能如此,才是真正的成功。此生足矣!田煜在钢拍柄上镌刻上“全民健身我争先”的字样,以命己心。

田煜家里的钢拍健身球台
钢拍要得到健身爱好者及全社会的认可,就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产品,让大家体验,为此田煜克服重重困难,借贷了二十多万元,生产了第一批产品,目前乒乓钢拍已推出1.3kg、1.55kg、1.8kg、2.05kg、2.1kg、2.6kg、3.2kg等7种规格的系列304不锈钢产品。
因个人能力及资金、宣传方式等出现了问题,推广宣传效果并不理想,但田煜并不气馁,因为钢拍的优势在长期研发过程中早已得到了所有体验者的认可,田煜自信,随着钢拍的日臻完善,认可度也随之越来越高。
为了推广钢拍,2022年厦门举行体育博览会,田煜也参加了。由于没有租到专门的展位,于是田煜到乒乓球运动馆进行推销。打球人员中有南京市奥体中心体育场的周一兵教练。奥体中心体育场是中国田径协会的批准场地,经常用于举办各种大型体育活动和比赛,包括足球、田径、篮球等。周一兵教练在这里进行球员培训和教学工作。他接过球拍后并没有说什么,便挥舞了起来,并不自觉的左右开弓,试过后,周教练对田煜说,“你回西安后给我寄一副拍子,我打一个月再做结论。”一个月后,周教练发来了他使用钢拍的几点体会。
第一,固定击球动作,提高板型的稳定性,减小动作的幅度,这个对成人、儿童都是有效果的。
第二,提高了运动的强度,健身效果较普通拍有很大提高。
第三,用双手持拍使身体左右均衡发展,身体左右不均衡本身就是单手持拍的负面。
第四,练好钢拍动作后再用普通拍速度更是明显提高。
第五,钢拍因为重,持拍动作需要上举才能稳定控制,这样的好处使得持拍人需降低重心,从而方便脚步快速移动,也使得持拍人力量变的稳定集中。
第六,配重块也不错,可以避免板子意外脱手,提高了安全性,板子的重心有了配重块能基本平衡。
第七,钢板使得持拍人养成多用身体的习惯,大大提高球技。
第八,在培训、练习、健身等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九,钢拍和乒乓球教练机配合效果非常好。
周教练经过一段时间后,发来了视频,指出自己无论是在球速还是力量上,都得到了提高。

周一兵教练用钢拍打球
田煜还联系了安庆师范大学的同乡孙明运教授,出资由孙牵头,立项进行钢拍的科学实验,最终得出结论是:
“健身钢拍体现出创新思想——哑铃的变形。从科学健身视角,我们认为,田煜健身钢拍最大的优势在于,健身钢拍可供选择类型较多,结合国球的乒乓单、双打,趣味性较强,寓健于乐,寓教于乐,健身场地充足,适用人群广泛。
对于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可以训练力量、固定击球动作等,增加机能和技能;对于大众,主要是健身强体,提高球技,脑、手、眼、脚协调配合训练,身心一统。几乎是一次投资,终生受益。
下来开展以下的科学研究,如健身钢拍和标准乒乓球拍的材料特性的区别;健身钢拍技术特征有哪些;健身钢拍对人体力量、灵敏、协调作用及心理影响;健身钢拍智能化开发研究等。”
安庆师范大学准备在校内成立乒乓球钢拍队,在开展试验的同时,开展相应的竞技运动项目。
我们祝福钢拍乒乓球运动,有越来越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