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暮穷途(118)
作者/三木秉风(周凤森)
崛起的中国不会再将帝国政治强加于其它弱国
自古天下政治道路只有两条,一是以道御政即王道政治,二是以术御政即帝国政治。《道德经》第四十章曰“弱者道之用!”不管是国内政治还是国际政治,王道政治以弱者为本,帝国政治以强者为本,此乃道政与术政之根本区别。而帝国政治以丛林法则为基础,是典型的以强欺弱的国际术政。近二百年中国饱尝了帝国政治的苦头,是故崛起的中国不会再将帝国政治强加于其它弱国!
大道东来,中国梦仅仅是世界梦的肇始,如何沿道行政以利国家大业?《孙子兵法 》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纵观世界历史,其实人类文明历史也是一部人类斗争的血腥历史。万余年来从原始部落到二千年前土地分封,从封建又到资本!人们皆为生存利益而战。今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帝国仍然为本国利益、民族利益、集团利益而战,不管师出何名?或曰人道主义,或曰世界和平,或曰平衡东亚军事对比之态势,但其利益导向决定了战 争境界及战 争范围的大小。毛泽东曾喊出“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宏伟口号,解放全世界需要的途径是思想包容甚至思想一统,这需要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实践中国梦!
老子所处的年代正是周室走向衰微且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老子目睹了战 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所以他是诸侯战 争的强烈反对者。从老子为道的角度看,天道、人道其自然规律是循环往复的,社会规律就是因果报应的规律,穷兵黩武带来的结果最终就是被他人灭亡,三千年世界帝国之循环往复已经反复向人们展示着这一军事互灭现象。老子认为:与其通过战 争去反复争夺土地,最终带来民不聊生土地荒废之象,还不如恬淡为上道法自然,“虽有甲兵,无所阵之”。在用兵之上,老子和孙子两者有不谋而合,都不主张用战 争解决争端。老子从道上讲用兵的危害,孙子则从术上及具体实践中,落实非战的原则。孙子曰“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即不战而屈人之心乃为上策,“上兵伐谋,而非攻城略地”。
而老子的观点对当今的启示也很大。《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老子认为,在战 争中先客后主,先退而进,这是大道的基本规律在战 争中的具体体现。毛泽东将这个战 争规律发展为敌进我退的“十六字游击方针”也即后发制人。今天面对当今美国的霸道局 势,中国要做到既不以兵霸天下,同时又能一览全国之上下,稳定国内民族冒险主义情绪,有礼有利有节,以老子以及孙子“不战而胜”思想作为指导。居安思危,慎战而不畏战,上兵伐谋,备战而不速战,从战略上让对手生出敬畏之心,让周边列国生出拥戴之心。
占领世界军事太空至高点!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以及太空武器,不仅占据太空有利位置,同时具备将对手的太空眼睛、耳杂、翅膀立即打掉的能力,让对方畏战!
跳出东亚包围圈向全球突破。当美国通过东亚再平衡遏制围堵我们时,中国跳出了东亚包围圈在非洲、南美洲、欧洲、中东、大洋洲以及美国的家门口中美洲广交朋友且小掀风浪。使美国在东欧近东、中东及远东从其战略上讲顾此失彼,处处限于被动局面。
自从美国重返东亚赤裸裸地平衡中国时,中国“弹簧”战略开始反弹,美方带来多少战略压力,我们就反弹多少战略进攻。正是中国的战略试探性进攻,我们在南海、东海、藏南、缅北以及世界各地逐渐获得战略主动权。这种填海造岛般的“切香肠”战略试探,让美日在香格里拉会议之外无可奈何。
在富邻睦邻温和共荣中等待时机。在战略上将中国经贸与四邻相联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与美国盟友逐个签署自贸协定,单独形成双边利益共同体,孤立日本,同时坚挺俄罗斯,通过乌克兰事件牵制欧美势力东扩,这为中国积蓄力量收回琉球群岛再赢得宝贵的战略时间。
全力惠及民生同时打造一流国防。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十多亿弱势群体的生存和生命尊严问题,既要打击官虫之硕鼠老虎,又要解决分配不公以及基本社会保障问题,让十多亿人民过上体面的小康生活。除此还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防、一流的航空航天,一流的航母、一流的导弹、一流的雷达等,让对手于自然畏惧中怯战甚至弃战。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