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万荣县素有初二不出门的习俗,但蛇年的正月初二,二儿子却拉着我和二妹、外甥女一路向西,带着美好期盼,开启了一程说走就走的西安之行。
西安,珍藏着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瑰宝,周鼎秦俑、汉风唐韵,享誉海内外的古迹遗存不胜枚举。打开西安的方式不拘一格:文博游、美食游、亲子游、新春游、跟着唐诗游、追着赛事游……这些,在西安出生的我都不感兴趣,也没有心思去逛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去上巍峨屹立的古城墙,去登凌空高耸的大雁塔、小雁塔,去听钟鼓楼的钟声鼓点,观赏如诗如画的西安之夜,感受历史的厚重,品味古都的韵味,领略千年风华的绝美,而是直奔小妹家而去,两年多没见,怪想他们的。
新能源车风驰电掣,穿越千年的黄河古渡。我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不禁回想起多年前送父亲和大哥去西安的情景。凌晨三四点钟母亲就起床做饭,黎明时分,我们脚蹬自行车,载着亲人,顺着乡间小路骑行60里直奔运城火车站,绿皮火车咣咣当当、慢慢悠悠到达风陵渡。出站的旅客可不敢懈怠,在尘土飞扬的路上奔跑,赶往五里之外的渡口,然后踩着舢板,像煮饺子一样跳进船舱,听着船夫“睁开眼,把住腕;别偷懒,莫胆寒”的浑厚歌声,望着滚滚的波涛,触摸着黄河的脉搏,小心翼翼地到达码头,再从老潼关乘上卡车,经过30里的盘山公路来到新潼关,直到坐上火车才能松一口气,天黑前到达西安就算不错了,俗语“日毛贼过潼关” 则是形象生动的写照。如今,从家门口出发不到三小时,就已经坐在西安的餐厅了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是也,享受到国家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红利,我不仅是赞叹,更多的是感恩。
小妹是上世纪70年代末接父亲的班,进入这家铁道部下属的车辆厂的。结婚生子后,经过多年打拼,现已光荣退休。儿子儿媳事业有成;一对龙凤胎孙子孙女已上五年级,活泼可爱,成绩优秀;小妹学习书法,酷爱太极;妹夫爱好广泛,以器载道,寄情于物,涵养自身学识,不计名利忧乐,习武强身健体,练字陶冶情操,让那些庸常的日子散发出灼灼光华。一家人和谐美满,快乐幸福。
姐妹相聚,再加上侄女外甥女几个凑一块儿,我们就像一堆色彩斑斓的糖果被装回了同一个盒子,甜蜜又热闹,满是感慨和欢笑。又像是一群叽叽喳喳的喜鹊在开大会,瞬间刮起欢乐的风暴,笑声能把屋顶掀翻。好久不见,你们依然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岁月悠悠,我们的情谊如同陈年老酒,越品越纯。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你们始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咔嚓——”,一张洋溢着灿烂笑容的“全家福”,定格下我们4代人的幸福瞬间。
小妹陪我们来到父亲工作过的地方,这里的每个角落已成为我永恒的回忆,如同珍珠般散落在心间。那时的工厂,设备简陋,环境艰苦,但父亲总是乐此不疲,在那个曾经承载了他青春岁月的地方,用宽厚的肩膀和布满老茧的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家。离家的路虽然遥远,但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我们。每次写信,总不忘询问家中情况,关心我们的学业和生活,用无私的爱,滋养着我们成长的每一步。想到此,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感激与敬意,一股幸福的潮水,从我的心头漫过。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眼前的景象已截然不同。父亲工作过的厂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生产线取代了昔日的笨重机器,环境整洁有序,工人们统一着装,不需抡锤舞刨,只用手指操作,在明亮的灯光下专注地工作,就能完成任务,一节节功能齐全的智能化车厢从这里出发,给祖国的高铁输入了新的血脉。昔日居民区的平房已不见踪影,高楼挺拔林立,让我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
幸好当年的职工俱乐部还在,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电影院观影的地方,当时观看那气势恢宏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的激情澎湃,恍若昨日,历历在目,不禁让人心生感慨。这里留下我家两代铁路人匆匆的脚步和忙碌的背影,此刻,我的脚印与父亲的脚印重叠,思及父亲曾经奋斗拼搏的岁月,为他自豪!父辈们为党工作的精神让人感动,永远难忘,在我的心间生生不息。
在小妹的一再挽留下,我们住下了。出生地的乳香是那么甜蜜,婴幼时的童趣还存有记忆。姐妹们东拉西扯,忆起陈年旧事,笑声拌着泪水,不能自已。亲人间的相聚,如同星辰汇聚,照亮彼此的生命轨迹,相互的关爱更胜从前。那一晚,我与西安的万家灯火共眠。夜深人静时,我开始想家了,想失能的老伴,想给了我温暖的孩子们。感谢他们,一个陪我出行,一个照料父亲,让我疲惫的心灵才得以短暂的缓息。我们彼此支撑,相互治愈,这是人生的馈赠,也是亲情的奉送,更是一种孝道,我从心里感觉知足。
新的一年,愿你我都快快乐乐地生活,潇潇洒洒地走过。
2025年2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