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五A级景区湖南省新宁县崀山镇,有两个村庄,像两颗质朴的明珠,镶嵌在扶夷江畔。水西村与七星桥村,隔江相望,山水相依,多年来,靠着一条蜿蜒的江水,维系着紧密又深厚的情谊,大年初八,这里上演一场热热闹闹的民俗大戏——耍龙灯。
蛇年正月,暖阳慵懒地洒在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新春的喜庆与祥和。元宵节前夕,水西村的龙灯队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扎龙灯是个精细活儿,更是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老人们拿出积攒多年的手艺,竹条在他们手中翻转、交织,不一会儿,龙的骨架便初具雏形。年轻人则在一旁帮忙,递工具、搭把手,眼睛里满是好奇与崇敬。小朋友们也不甘示弱,围着忙碌的大人们,时不时插上几句稚嫩的建议。彩纸、金箔,在众人的巧手下,一点点装点着龙身,一条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的巨龙渐渐诞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大年初八这天,下午四点左右,龙灯队队长在群里发出消息:“各位乡亲,今晚咱们要去七星桥村耍老灯,大家早吃晚饭,做好准备!”这条消息瞬间点燃了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厨房里,锅碗瓢盆碰撞出欢快的节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匆匆吃完晚饭,便开始整理行装。
从水西村到七星桥村,需要渡过扶夷江,扶夷江,如一条碧绿的丝带,平日里温柔静谧,可一到夜晚,江面便笼罩在一片神秘的黑暗之中。这么多人晚上过河,安全是首要问题,队长早早联系好了船只,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大家有序登船。吃罢晚饭,龙灯队员们在队长的指挥下,身着统一的志愿者红马甲,精神抖擞地来到江边,红马甲在夕阳的余晖下格外鲜艳,宛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队伍里,有朝气蓬勃的小朋友,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男女老少全体出动,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
在众人的配合下,队员们安全地乘船渡过了扶夷江,一上岸,便来到了七星桥一组大江边,七星桥村的村民早已等候多时,各组组长按照事先的安排,组织人员热情地迎接水西龙灯队。一时间,鞭炮齐鸣,烟花绽放,将夜空装点得五彩斑斓,江面上倒映着绚丽的光影,如梦如幻。
从一组开始,龙灯队沿着规划好的路线,逐家逐户地耍起龙灯,每到一户人家,主人家都会早早地在门口摆好烟花、炮仗、香烟、瓜子等。龙灯队员们配合默契,只见龙珠在前引导,巨龙紧随其后,时而盘旋,时而腾飞,活灵活现。龙头高昂,龙须飘动,龙眼闪烁着光芒,仿佛真的在云端翱翔,龙身随着龙珠的舞动,蜿蜒起伏,似波浪般灵动。龙尾则高高翘起,左右摆动,威风凛凛。
龙灯后面,长者们伴着锣鼓,唱起了吉祥如意的戏曲,他们的声音或高亢激昂,或婉转悠扬,饱含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歌词里,有对风调雨顺的祈愿,有对五谷丰登的期盼,也有对家庭和睦、幸福安康的祝福。小朋友们手持小花灯,紧紧跟在龙灯后面,哼着小曲,唱着歌谣,稚嫩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一盏盏小花灯,如点点繁星,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为整个龙灯队伍增添了几分童趣与温馨。
在热闹的氛围中,时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龙灯队走过了七星桥村的一大半,还剩下三组没有走到。此时,已经是凌晨一点,队员们虽然疲惫,但脸上依然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队长看着大家,心疼地说:“乡亲们,今天太晚了,咱们先回家休息,等天气好点,再接着来。”于是,大家在依依不舍中,踏上了返程的路。
第二天,天气预报果然是下雨天,耍龙灯的活动只好往后推了一天。队员们虽然有些失落,但大家都理解,毕竟安全和天气因素都很重要,大年初十晚上,天气放晴,水西龙灯队再次踏上了前往七星桥村的征程。这一次,他们顺利地来到了三组,继续完成未完成的表演。
在三组,村民们的热情丝毫不减,龙灯队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情谊。表演结束后,七星桥村的村民们纷纷拉着队员们的手,感谢他们带来的精彩表演,感谢他们为新春增添的欢乐与喜庆,队员们也感慨万分,这次耍龙灯闹元宵的活动,不仅让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新春,更增进了两个村子之间的友谊。
当龙灯队最后一次踏上返程的船只时,扶夷江的水面波光粼粼,月光洒在江面上,宛如一层银纱。回望七星桥村,灯火依旧辉煌,仿佛还能听到那热闹的锣鼓声和欢快的笑声。这次耍龙灯闹元宵的活动,将成为两个村子里所有人心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它见证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见证了村民们的热情与团结,也见证了两个村子之间深厚的情谊。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份情谊将如同扶夷江的江水,源远流长,永不干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