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婚
文/张淑珍(福建)
农历正月十一,寒风中的温暖仪式,
墓地前,香烟袅袅,祈愿声声。
酒醉公,德高望重的老者,长袍礼帽,
手举面棰,写满吉祥,“早生贵子”的祝愿。
叩头作揖,虔诚的姿态,是对先祖的敬仰,
面棰轻扬,从新郎的肩头滚落至脊梁。
羞涩的新郎,欲躲还迎,羞涩的笑容,
被抓回来,“挨打”中,是幸福的模样。
这就是永定坎市,一项古老的传统,打新婚。
注:永定坎市打新婚是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镇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被列入龙岩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永定坎市打新婚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对卢氏第五代开基祖林婆太的祭祀。相传林婆太生前慈祥和善,儿孙满堂,后代子孙为图吉利,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在林婆太墓地前举行“打新婚”活动,祈求人丁兴旺、幸福安康2。
打新婚:仪式进行中,“酒醉公”登场。他由卢氏德高望重的老人扮演,身穿长袍,头戴礼帽,右手举着写有“早生贵子”的面棰3。“酒醉公”在林婆太坟前叩头作揖后,用面棰从新郎官的左肩滚打到右肩,再从上到下滚打脊梁,边打边念吉祥话,如“早生贵子”“双生贵子”等3。有些新郎官可能会不好意思躲避,但通常都会被“抓”回来“挨打”

作者简介: 张淑珍,福建漳平人。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神州诗歌报》《鸭绿江》《文化龙岩》等刊物。诗观:诗歌里放逐心灵,成就本真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