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原疾驰:
北海道雪上摩托的激情体验
周天增
北海道,这片被神明恩赐的雪国,冬日里的每一处景点都仿佛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而它的底色全都是皑皑白雪。1月22日一大早,北京旅游团踏上了札幌喜茂别滑雪场,体验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雪上摩托之旅。
清晨的霞光透过薄薄的云层,照射在滑雪场的雪地和周边的树林里,天上飘逸着的雪花飘到脸上,又增加了丝丝冷意。我很惊奇,北海道难道晴天也下雪吗?田导说与这里的小气候有关,这里的雪很厚,很细,很轻,一阵微风也能把它从地上、树上卷起,而且卷得很高,漫天飞舞。原来如此。
这时,一位留着长发的滑雪男教练骑在履带式摩托车上,开始进行简短的骑前培训:手脚位置、油门、刹车、缓起步、慢刹车、禁打手机、禁打招呼…他讲的每一个要领,陈导都翻译给大家。
“我们都骑过摩托车 ",一位男团友好像等不及了。
"你骑的是陆地摩托,安全第一"!教练友善地答道,也很快结束了培训。

我们已戴好头盔和皮手套,打开了油门。望着这茫茫林海雪山,心里多少有些打怵,尽管八十年代骑过两年的铃木125,但这是雪上摩托,有生以来第一次驾驶,而且雪道陡不陡宽不宽,心里没底。以前曾看过巨星成龙演的雪景大片,里面就有几个雪上摩托呼啸而驰的惊险镜头。
这时,一个相扑运动员式的教练跨上摩托车,举手向大家示意,出发!只见他一加油门,摩托车开始启动,十几辆车依次跟上,大部分是两人一车。实际上油门一轰,我就镇静了,找回了当年的感觉。这雪上摩托也好像给大家壮胆,声音大得出奇,就像大型拖拉机在突突的耕地。道上的雪看起来很厚,但都被压实,道边的雪要高出路面一二十厘米,给人以松软感、安全感。我试着稳加油门,熟悉一下车的性能,但还是加大了,猛地窜了出去,差点儿追尾。团友们这时都找到了感觉,跟随着胖教练,渐渐加速,沿着盘旋的雪道轰鸣而上,卷起了一阵阵雪雾。
巨大的声音打破了雪山的宁静,女骑手们谨慎行驶,她们的眼神中透着紧张,但更多的是勇气;男骑手们内心的狂野表现在空轰油门上,无奈雪道狭窄难以超车,任凭引擎的咆哮声在山谷中回荡。开始拐急弯了,我感到车把很沉,费了很大的劲才校正过来。从"几字型”车道上侧目看到,女骑手们也在费力地拐弯,不知道她们的力气从何而来。该爬陡坡了,大家都轰大了油门,这些老字号摩托像"鞭不动、四蹄重"的老牛,喘着粗气向上爬动,巨大的声音震的树上的雪花纷纷飘洒。我很是担心摩托趴了窝,后面的车碰上车屁股。还好,摩托队终于爬上坡顶,我也长出了一口气,并能松驰下来看一眼右侧的山谷有多深。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从稀疏的树林间隙,几乎望不到悬崖下的谷底,顿时有点心慌,但树林的屏障作用,又稀释了万一滑下去就能挡住的恐惧。哈哈,没问题!这时身心已经松驰,有了人车一体的感觉,随着引导车开始加速,大家都提速前行。有位女骑手还一手扶把,一手玩起了自拍,潇洒得很。这些老摩托也进入了状态,变得欢快起来,又激起了团团雪雾,几个上坡很快被碾压。有的团友兴奋地尖叫:我来了,我来了!

正在兴致上,胖教练停下了车,指令大家原地休息观雪景。这时已驶入了半山腰,大家都有一种欣快感,因为都是第一次驾驶雪上摩托,新鲜,刺激。几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更是眉色飞舞, 她们唧唧喳喳地交流起了骑行心得。刚才在山下,教练还问她们到没到十六岁,不到十六岁不能驾车,但都蒙混过了关,过了一把摩托瘾,能不高兴吗。一个上二年级约八九岁的小男孩,埋怨妈妈开得太慢。妈妈说我超不过去啊!小男孩嗫嚅的不知什么,反正不满意。也就是他,在山下教练培训时,不小心把扔给妈妈的雪球扔到了教练头上,教练一回头一看是个孩子,便笑了笑,小男孩一脸懵萌,挺可爱的。后来一聊,姥姥家在曲阜,山东小老乡嗨!这时,他们几个已开始手脚并用,向高处的树林爬去,有的积雪深达半米,有的已冻成硬壳,实在太陡爬不上去,便坐上教练准备的塑料板,像坐滑梯一样飞速滑了下来,都滑得东倒西歪,引起了一片惊呼。

地上的雪比起一两天前的函馆五棱郭、洞爷湖的雪厚了许多,根本摔不疼;树上的雪如同细腻的糖霜,轻轻覆盖在每一根枝条上;山谷的雪,像是柔软的羊毛毯,铺满了整个谷底;远山的雪,层层叠叠,起伏跌宕,"落雪临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林峦"。每一层雪又像是跳跃的音符,阵风吹来,仿佛是优美的旋律在耳边奏响。
大家注意,原路返回,注意安全!陈导传递教练的指令。我刚才还在作继续上山的准备呢,不免有点遗憾,遵命!这是设定好的时间、安全里程和安全高度。返程就顺畅多了,熟悉的雪道、下坡的惯性使摩托的速度明显加快,车队像一条雪龙在雪道上翻腾,随着转弯和颠簸,时而摇头,时而摆尾,大有摧枯拉朽之势。每一次转弯,每一次加速,都是对骑手勇气和技巧的考验,不时能听到急促的刹车声。速度的加快与寒冷的感觉成正比,浑身凉嗖嗖的,手脚冻的有些僵直。但此时的寒冷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能够唤醒内心深处激情的力量,激发骑手们与朔风共舞、与树林握手、与雪山拥抱的情趣,那可是速度与激情的同频共鸣啊!
一个多小时的雪上骑行,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爽歪歪,摘下头盔的那一刻,大家连呼刺激,刺激!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满足。从中也深深悟到,生活中每个人都是骑手,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需要勇气去面对,需要智慧去驾驭。正如雪道疾驰,必须在激情与理智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命运之车一骑绝尘。
2025.1.24草于东京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