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耀平先生审稿)
岁逢新禧 梦萦情长
作者:尹昆明
新年的钟声悠悠敲响,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宣告着蛇年的正式来临。
看看街头巷尾,高悬的红灯笼摇曳生姿,暖黄的光晕如细密的网,轻柔地洒落在每一处角落,为这喜庆的节日渲染出一层温馨且迷人的氛围。
我静静地伫立在窗前,目光穿梭于这热闹繁华之中,内心却被一股浓烈且难以名状的思念悄然填满。在这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刻,那些于我生命中留下深刻烙印的人,他们的音容笑貌愈发清晰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如同一幅幅珍贵的画卷,缓缓展开。
记忆的时针悄然拨回那段纯真无邪的童年时光。尹朝辉,我的发小,与我同姓,来自同省同县,是我童年岁月里最亲密无间的伙伴。那时的我们,生活简单纯粹,却满溢着无尽的欢乐。
放学后,我们并肩奔跑在蜿蜒的乡间小路上,一路欢声笑语,惊飞了草丛里的雀鸟;我们一同在广袤的田野间追逐着五彩斑斓的蝴蝶,那灵动的身影与烂漫的春光相映成趣;我们还会坐在池塘边,静静聆听着此起彼伏的蛙鸣,感受着大自然最质朴的乐章。
朝辉自幼便对学习展现出异乎寻常的热爱与执着。无论严寒酷暑,他总是最早踏入教室,最晚离开。夏日的午后,蝉鸣阵阵,闷热的空气弥漫在教室里,让人昏昏欲睡,而他却如一座沉稳的雕像,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习题的世界里,笔尖在纸张上摩挲,仿佛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梦想篇章;冬日的清晨,寒风凛冽刺骨,天色还未破晓,他便借着那微弱如豆的灯光,认真地背诵着课文,朗朗书声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他的坚定与努力。他的这份刻苦努力,让他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众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学习的标杆与榜样。
后来,朝辉凭借着自身的优异成绩,一路披荆斩棘,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直至获得博士后学位。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各自的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生活轨迹也逐渐分道扬镳,但那份发小之间与生俱来的情谊,却始终如潺潺溪流,清澈而绵长,从未有过丝毫的改变。
我深知,无论未来的我遭遇怎样的人生困境,只要我向朝辉发出求助的信号,无论他身处天涯海角,亦或是远在海外,他定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一切,在最短的时间内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我的身边。他会不顾长途跋涉的疲惫,紧紧地握住我的手,那一刻,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无声却有力的安慰。他一定会耐心地倾听我的每一句倾诉,细致地帮我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用温暖的话语鼓励我重新振作起来,引领我一步步走出生活的阴霾。
有诗云:“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真正的友谊,宛如一坛深埋地下的陈酿美酒,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香醇浓厚,时间和距离都无法成为它的阻碍。
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我毅然踏入了军旅生涯。那是一段充满汗水与热血的激情岁月,而宋长庆连长,无疑是我这段人生旅程中最为重要的引路人。我参加的是军一级院校毕业入伍的新训营,军里对我们这批新兵寄予了厚望,特意抽调了军中最优秀的干部来训练我们,宋连长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皮肤黝黑,那是长期在阳光下训练留下的痕迹,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仿佛能看穿一切困难与挑战。训练时,他严肃认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指令都要求我们做到尽善尽美。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我们从最初的散漫无章逐渐变得纪律严明,从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一步步蜕变成为真正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军人。
然而,在那严肃冷峻的外表下,宋连长却藏着一颗无比炽热且温暖的心。记得有一次,部队组织十公里野外负重跑步训练,对于我们这些刚入伍不久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体能与意志的考验。跑了没多远,就有几个战友体力不支,脚步变得沉重而迟缓。宋连长看到后,立刻快步跑过去,一边用坚定有力的话语鼓励着他们,为他们加油打气,一边毫不犹豫地主动帮疲惫的战友背负行李。他自己还要时刻关注着整个队伍的行进情况,指挥统筹全局,但他却毫无怨言地承担起了更多的重量。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相互扶持,彼此鼓励,最终成功完成了这次艰难的任务。
在那疲惫的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战友情谊,什么是军人的担当与奉献精神。从此,我们在军营的日子里,一起摸爬滚打,一起经历风吹雨打,那些共同度过的时光,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璀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离开部队已经八年多了,但每当回忆起那些日子,宋连长的身影依然清晰如昨,他的谆谆教诲和声声鼓励,始终如一盏明灯,照亮并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离开部队后,我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困惑。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继续学习,充实自己,为未来的人生之路寻找新的方向。于是,我通过层层选拔,有幸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MBA班。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班主任陈志钢老师。陈老师在了解了我有北师大中文专业的系统学习经历和那段热血沸腾的从军生涯后,便将班级的对外宣传等文字性工作放心地交给了我。
起初,我以为这对我来说并非难事,毕竟我平时就热爱阅读,也自认为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然而,当我前几次交上稿件时,残酷的现实却给了我沉重的一击,我才发现自己的想法过于天真和自负。我的文字虽然严谨规范,但却缺乏生气与灵动,读起来枯燥乏味,如同嚼蜡。
陈老师并没有丝毫的批评与指责,而是耐心地帮我逐字逐句地修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细致地告诉我如何让文字更加生动形象,如何更好地融入情感,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逐渐摆脱了原来刻板的“八股文风”。
陈老师不仅在学业上对我严格要求,在生活中也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他的教诲之恩,我将永远铭记在心,他会同璀璨星辰一样,照亮我未来的人生路。
步入商业领域后,我结识了王龙胧大哥,他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益友。龙胧大哥产业众多,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但他却极其低调内敛,毫无半点张扬之气。与他相处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有一次,我们集体组织活动,有一个环节需要两人抬一坛几十公斤的大坛酒从礼堂中央抬上舞台。龙胧大哥主动要求抬后面,我深知后面的位置不仅不好发力,而且他还有较重的腰肌劳损。但他却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坚持要承担更重、更艰难的部分。那一刻,我被他的无私和担当深深打动,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敬佩之情。
还有一次,我的一位老哥想在首府找一份工程安全相关的工作,我向龙胧大哥求助。当时他正在自驾去三亚的高速路上,没想到他接到我的信息后,立刻将车开到安全停车区,给我回了电话。他详细地询问了情况,并表示会发动自己身边的人脉尽力帮忙。龙胧大哥的热心和真诚,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兄长般的关怀与温暖。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德不孤,必有邻”的美好品质,也深刻地明白了成功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品德与修养的升华。
如今,又是一年春节过去,在这团圆的温馨时刻,我对他们的思念愈发浓烈,如潮水般汹涌澎湃。我思念着朝辉,思念着我们一起度过的纯真童年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我思念着宋连长和那些并肩战斗的战友们,思念着军营里的热血青春,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铸就了如今的我;我思念着陈老师,感激他对我的辛勤教导,是他引领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我不断成长进步;我思念着龙胧大哥,感谢他在我人生道路上的帮助和支持,他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虽然我们如今都身处各地,为了各自的生活和理想而奔波忙碌,但我坚信,我们之间的情谊如同磐石,坚不可摧,永远不会褪色。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愿我们都能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绽放出各自最耀眼的光彩,无论历经多少风雨洗礼,归来时仍能保持那份初心,仍是那个心怀梦想、朝气蓬勃的少年。
(写于2025年2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