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唤醒沉睡沃土:描绘新农村建设的绿色篇章。在泰山脚下,当晨雾如轻纱般悄然弥漫过田野,那“泰山养生基地”的浓郁绿意便与远方朦胧的山峦相映成趣,仿佛大自然挥毫泼墨,创作出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此刻此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仅是三百亩土地的重获新生,更是一场关于土地、绿色与未来的深刻觉醒。它象征着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还有无数沉睡的宝地,正静候着被唤醒被激活,在绿色发展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土地作为文明发展的摇篮和民生的基石,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见证了历朝历代的兴衰变迁。但在城市化进程的浪潮中,一些珍贵的土地资源却因种种原因而暂时沉寂。它们或许被遗忘在角落,无人问津;或许虽被利用,却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如同明珠蒙尘,光彩不再。然而,这绝不是土地的终极命运。土地的价值,并非取决于其当前的状态,而在于我们是否能用前瞻的视野和务实的行动,为其注入绿色的生命力,激发其内在的发展潜能。


要盘活这些沉睡的土地,首要之务便是唤醒它们。这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局限,将分割零散的土地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规模效应。通过土地流转的整合等创新方式,可以实现土地的连片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需要摒弃粗放的种植模式,以科学的理念来规划布局农业生产。根据土地的肥力与气候等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实现精准农业与绿色发展的奋斗目标。


唤醒沉睡土地的关键是:自始至终坚守“生态优先”的原则。土地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要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绿色的生机与活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和谐共生。从泰山脚下泰山养生基地的富硒小麦与生态小米到全国各地的绿色农产品,都充分印证了一个道理:当土地与绿色理念相结合时,便能从沉睡的资源转变为活跃的资产。


绿色基地的建设直接关乎到新农业的生产,它是新农村振兴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它承载着无数农民的梦想与希望,为他们带来了更高的收益和
更好的生活。随着绿色基地的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唤
醒沉睡的土地,是一场关乎未来关乎民族复兴的绿色革命。让我们以远见卓识为笔、以绿色发展为墨,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共同书写出更加绚烂多彩的华章!


主编:吴文頗(源自大地),中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原任济南铁路分局副局长兼高级工程师。社会兼职:山东省企业经营管理学会书记兼交通运输专委会会长暨省学会智库研究院院长。现代诗集《源自大地》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任国务院安成信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文联主席文化部周巍峙部长、全国摄影协会主席邵华将军等领导学者,分别题词签名与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