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
《恭喜发财》新诗读后感
萧 啸
风和日丽的早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向热闹而喧嚣的市井。
诗人漫步其中,耳畔突然传来一声清脆而富有节奏的“恭喜发财”。这声祝福,并非来自人群的寒暄,而是一只八哥之口。此情此景,令人不禁为之一振,诗人的心弦也被轻轻拨动。
老友的服装店门口,金色的鸟笼内,这只八哥上窜下跳,萌态可鞠,似乎成了店铺的招牌。每当有客人经过,它便热情送上“恭喜发财”的祝福。这简单的四个字,仿佛有着无穷的魔力,让路人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然而,正月初八的这天,诗人的老友却并不像他的八哥那样充满喜气。尽管这一天寓意着“发发发”,是许多商家新年开张的好日子,但老友的店铺却店门半掩,显得有些冷清。在八哥不停的“恭喜发财”声中,老友的一声叹息显得格外沉重。
“发什么财”,这简单的回应,像是老友的喃喃自语,又像是对现实的无奈与自嘲。诗人进店一看,衣架空空如也,只留下一地尘埃。这一幕,无声诉说着实体店在电商冲击下的困境,也反映了当下许多小商户所面临的生存压力。
回想十几年前,老友曾斥巨资买下这个档口,期待着“一店富三代”的美好愿景。虽然未曾大富大贵,但一家人的生活却也无忧无虑。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电商的兴起让实体店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当市场被少数人操控,财富被少数人掠夺时,那些依赖店铺生存的升斗小民,只能无力接受现实的惨淡。
八哥依旧在金色鸟笼中欢快地跳跃着,它渴了喝水,饿了吃食,对着来往的路人不停地喊着“恭喜发财”。然而,它却无法理解主人心中的苦楚和无奈。
这句“恭喜发财”,对于它来说,或许只是一种本能的模仿和娱乐方式;但对于主人来说,却是心中无尽的期盼和现实的反差。
“恭喜发财”,这声新年里喊不停的祝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吉祥话。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困境。
但愿这句祝福能够变成现实,温暖千万百姓的心房;也愿那些正在经历困境的人们能够勇敢面对挑战,走出阴霾,迎接属于自己的春天。
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诗集《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诗论《许峰诗论》七本书。
作者简介
萧啸,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宝岛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现任职湖北黄冈美嘉医疗美容集团总经理助理、高级顾问讲师,鄂州市菩仁医疗集团文化部长。黄冈市萧啸文化传媒负责人。本人特别热爱中国共产党,强烈支持宝岛回归祖国,愿将一生所学,贡献祖国。30岁大学毕业,任职中国宝岛地区知名新闻媒体总编辑,记者生涯18年,采访写作超过1千万字,1990-2000年带领宝岛新闻界突破传统,影响社会舆论发展至钜,创造世界新闻史多项记录。个性开朗豁达,经常保持积极奋斗向上,喜欢与人为善,乐于牺牲奉献,人称快乐教主,自号社会王萧啸,大家都叫我萧啸老师。主编:洪新爱
组稿、制作:放飞
图片主要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